三贏熱食券

 熱食券的合作機構一般是大型連鎖快餐店,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卻特別尋找獨立的小食店或是小型連鎖食店合作,成為「愛心食店」,提供食物種類包括米線、薄餅、素食、茶餐廳食品等,為受助人提供更多選擇。 「一來為小店帶來收入,建立品牌;服務對象亦可以如同一般人,自由到區內的不同食店點餐,有助消除標籤;同時推廣互助文化。」該會服務總監嚴若芝表示,相比快餐店的純粹一買一賣,小店對服務對象會提供多一份關心,更能讓服務對象感到社區間的連繫和關愛。 65歲的黃女士數年前為了治療脊骨花盡積蓄,開始使用食物援助服務。她說為了省錢,很少出街,每周一至兩次使用熱食券的機會,最能推動她外出走動。 ...

「坐得起」(床椅合一)友善輪椅

 根據政府人口估算,在2029年,每4個香港人便有1個是65歲以上的長者 。人口高齡化,長者對安老院舍的需求增加,自然對院舍護理人手帶來壓力,提升院舍工作效率及改善長者生活質素成為社福界關注的重要議題。 現時行動不便的院舍長者,日常生活都依靠吊機協助移動。可是,操作吊機人手需求大,長期卧床的長者較難於每天離床,參與院舍活動,而部份長者往往因活動不足,引致各種身體問題,例如:因皮膚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不足,引致壓瘡;或是因長期躺在床上不動,肌肉慢慢萎縮、失去力氣等等,令健康變差。 為了改善長期臥床長者的活動性,同時減輕院舍人手壓力,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組織了專業的團隊,包括大學教授、長者服務機構代表、物理治療師等,研發一張名為「坐得起」(床椅合一)友善輪椅,可利用搖控及手動操作,靈活變換成床或輪椅,輪椅椅背及腳墊可完全平躺至180度,實現簡單、輕鬆、舒適的移床過程。輪椅有可調節的座椅靠背、座椅高度及扶手,讓不同體型的長者坐得更舒適及安全。 「坐得起」現仍處於試驗階段,日後會再加以改良,冀望為成為香港院舍護理人員的好幫手、卧床長者的好拍檔! ...

三餐不繼

社署目前資助7間機構推行短期食物援助計劃,協助難以應付日常食物開支的個人或家庭度過難關,一般服務期最長僅八周。八周過後,基層真的可以改善經濟狀況? 獲社署撥款營辦短期食物援助服務的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表示,過半使用者會在八周援助期過後重新申請。 另一間短期食物援助服務營辦機構、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亦面對同樣情況,並以額外資源自設名為「拾落穗者」的社區食物銀行,協助受助者度過在重新申請服務期間的「糧食真空期」,惟資源十分有限,每年約60萬元支出的壓力不小。 社聯認為,應該取消八周援助期的限期。 看【社情】,了解更多 https://goo.gl/xUORyF ...

被愛包圍 安詳離世

 「一般長者在晚期最後的3個月,約有20日在醫院內渡過,長者在臨終時前情況反覆,不斷出入醫院,在陌生的環境下面對一些不熟識的人,長者與家人都出現不安情緒,再加上醫院探病時間有所限制,家人不能長時間陪伴長者,令晚期長者感到孤獨。」救世軍「香港安老院舍完善人生關顧計劃」社工陳浩光說。 「醫院的環境沒有安老院舍好,記得當年我需要在晚上陪伴因病住院的爸爸,日間是媽媽及其他兄弟姊妹照顧,家人只是坐在床邊陪伴,如有甚麼緊急情況,要求所有人離開到外邊等,所以大家覺得辛苦。」連簡開說。簡開的父親晚年患上肝病,經常出入醫院治療,最終在醫院離世。 簡開和媽媽深深了解晚期病人及其家人的痛苦,而媽媽中風後入住安老院,想掌握自己的晚程,參與了救世軍的「香港安老院舍完善人生關顧計劃」,在醫護人員及社工協助下,制訂「預設醫療指示」及臨終照顧計劃。最後媽媽在情況轉差時,入住院舍的特別房間,護士在主診醫生指導下24小時監察院友,她媽媽可以在家人及其他院友陪同下,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陳浩光指出,長者為自己的晚程作出選擇,有尊嚴地離世,社會及家人應尊重他的選擇,而家人在做決定的時候,得到社工及計劃團隊協助,讓家人不用單獨做決定,在院友病情反覆時,社工可以與家人做一些心理準備及情緒支援,令家人在長者晚期時能夠舒服及安心地陪伴長者走最後一段路。 ...

「親子遊戲」認識子女情緒

 父母盡心盡力照顧子女,為子女提供他們認為最好的教育,但兒童的心靈健康及需要卻往往被受忽略。久以久之,影響到親子關係,子女亦會出現負面情緒及行為問題。 有兩名分別8歲和6歲兒子的全職主婦Karen說:「大兒子雖然是8歲,但好像是10多歲的孩子,十分反叛,不聽大人講,細兒子就有情緒及行為上的問題,很容易哭,尤其在與哥哥有衝突時,哭得更嚴重」。Karen辭職做全職主婦前,經常要超時及在外工作,所以由丈夫負責管教工作,丈夫在管教上感到很大壓力,情緒亦轉差,Karen回家很累,沒有心力理會丈夫及兒子,最後形成惡性循環,影響到家人情緒及關係。 香港家庭福利會社會工作顧問黃景麗指,現時在家長教育中太著重行為本身和立即見效,不過人與人的相處沒有「即食麵」,父母要了解小朋友,取得子女信任,一點一滴累積親子關係。因此,香港家庭福利會推出「親子遊戲輔導計劃」,期望透過親子遊戲方式,讓家長成為孩子的輔導員,協助子女克服並預防各種情緒及行為問題,建立健康品格,同時改善親子關係。計劃經理陸月惠表示,除了家長於課堂學習理論外,回家後需與孩子開展特別遊戲時間,並拍一些短片帶回在堂上分享與孩子互動的過程,讓其他家長互相借鏡,學習如何從遊戲中增加子女的自尊及自信,或是發洩出一些情緒。 Karen參與計劃後,更了解兒子的需要,知道如何處理兒子的不安情緒,例如:細兒子早上起床時經常哭,從前她會叫兒子不要哭,要趕時間及催促他,但上了親子遊戲後,原來他們的不良行為,例如他經常哭泣,其實背後是有些情緒及原因,原來他很倦或早上覺得冷,接著Karen 明白要學懂認同子女的感受,並指出為什麼不開心,不會責罵他為甚麼要哭,最後兒子知道媽媽理解自己,便對著媽媽點頭,停止再哭。計劃令Karen得益,發覺親子遊戲並不單單只有治療有用,而是在生活上也能實踐,現時兒子的確少哭了。 黃姑娘期望透過計劃教育家長,讓他們要學習方式去了解及接納子女,而子女亦願意和他們分享。這樣的話親子關係就能成為一個救生圈,協助子女成長,當將來子女遇到困難時,亦能夠承托得起。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