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pture

62萬人的力量

Smita幫助尼泊爾族群中的長輩登記接受子宮頸檢查,甚至多走一步,帶他們到醫院接受檢查。至於巴基斯坦裔的Sami、Esha、Sabiha則份屬表兄弟姊妹,都喜歡打閃避球,日子有功,有自己的粉絲,也希望成為自己同儕的榜樣,可以過上自己選擇的人生。以上的少數族裔名字在華人社會可能比較陌生,但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香港就有近62萬少數族裔人士,佔總人口約8.4%。 少數族裔各有自身文化,生活和成長於華人社會,或會遇到不少難題。社聯自2021年開始與社福機構合作推行「P.R.A.I.S.E. 少數族裔適應、融入與種族共融計劃」,在少數族裔聚居的元朗及葵青區提供支援服務,包括新來港適應計劃、健康檢查及講座、照顧家庭需要,以至青年及就業支援項目等,務求鼓勵不同年齡層的少數族裔為自己和社區帶來改變。 期間,我們更培育了60多位青年領袖大使和60多個模範家庭成為「Change Agents」。這些年輕人擁有夢想和目標,視香港為家,有的完成學業後成為中文教師授人以漁、有的以音樂和運動突破界限,「敢想‧敢變」。 在月初的展覽及閉幕禮上,有模範家庭分享近年歧視少數族裔的情況已經減少,唯日常生活時仍有發生,他們教導自己的孩子要主動走出自己的社群,認識華人成為朋友,增進互動溝通。這與我們團隊的研究結果吻合,很多時少數族裔社群需要主動認識華人,相反華人作為主要社群,絕大部分都沒有少數族裔朋友。62萬人的社群其實不小,他們可能是我們的同學、同事及鄰居,作為華人社群,我們更加需要聆聽他們的生活經驗,一同推動改變,才可以共建真正和諧平等的社會。 文章刊於2024年3月14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同事生日喜慶

許多年前開始每月宴請生日的同事聚餐,雖然機構規模不大,每月也要分三至五輪進行,因為人少反而能多談一點,由閒話家常,談談生活興趣,或是對工作和機構發展有些想法,均能增進互相認識,對同事和機構都是好事。 無論是正式或非正式的,這類良好的雙向溝通很重要,作為管理層也應聆聽員工的意見和需求,並根據其反饋進行改進。事實上,今天只靠薪酬福利已不足以留住人才,要讓員工感到他們是機構的一部分,並與其價值觀和目標相契合時,他們更有可能投入到工作中,並充分發揮他們的潛力。具有歸屬感的員工通常更加積極主動,願意承擔責任,並對機構的成功感到自豪。這種正面的工作環境將促進團隊合作和創新,對機構的發展至關重要。 為提升員工歸屬感和投入感,許多企業和機構都採取不同形式的家庭友善措施,讓員工在工作和家庭之間保持平衡,例如提供彈性工作時間、遠程工作選項、育兒和照顧家庭成員假期,以至生日假期等。員工在工作場所得到支持和尊重,將更有動力為機構做出貢獻,從而推動機構發展。 提到員工生日假期,社聯的NGO人才發展專頁【Talnet】最近提供了一個很有趣的冷知識。有個朋友上星期(2月29日)生日,如果公司提供生日假期,是否也是四年才一次? 原來香港法例第410章列明,如在閏年2月29日出生,則在閏年以外的其他年份,須以3月1日作為他的生日。不過,這不代表他有兩個生日,法例只是處理保障訂立合約、契據和遺囑的有效年齡。 【Talnet】還有許多有用和有趣的人才發展資訊,歡迎大家來交流:https://www.facebook.com/ngo.talnet 文章刊於2024年3月7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適時投放資源關顧弱勢社群

財政司司長剛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重點集中於經濟及產業發展,並且調整一些稅項以增加收入,在紓解民困及社會福利服務方面著墨不多。面對龐大財赤,可以理解政府必須謹慎處理公共開支,但隨著本港人口高齡化及服務需求有增無減,例如長期照顧服務、精神健康、支援照顧者及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等,政府仍須持續關顧弱勢社群,適時投放資源。 社福界特別關注政府進一步推行「資源效率優化計劃」至2026/27年度,各政府部門需要每年節省經常開支1%。雖然節流措施不影響綜援及公共福利金計劃,但可能會影響其他支援弱勢社群的社會福利服務。政府及民間團體發表的貧窮報告均顯示香港貧窮情況仍然十分嚴重,基層巿民和弱勢社群對福利服務的需求殷切,近年更出現不少與照顧者相關的家庭慘劇,故政府在考慮削減資助前,須先與業界商討和評估對服務的影響。 另一方面,政府今年內檢討「二元優惠計劃」及「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這兩項計劃均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前者提高了長者和殘疾人士外出消費、社交以至就業的動機,減少社會孤立、促進共融;後者大大紓緩基層勞工的交通開支,鼓勵跨區工作,有助改善勞工不足的情況。政府作出檢討時,必須兼顧相關社會效益和巿民期望。 此外,還有一些服務有待投放資源改進,例如兒童住宿照顧及相關服務,當中以「強化人手配置」和「引入專業支援」最為迫切,包括增加前線照顧人員、社工、保健員,以至聘請專業人員、購買專業服務或設備,從而提升服務質素。期望政府在未來財政狀況許可下,能夠撥備資源,讓兒童得到妥善照顧。 文章刊於2024年2月29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資助基層照顧者接受心理治療服務

近年不時發生照顧者不堪沉重壓力而導致的慘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而政府亦先後推出多項計劃,例如設立照顧者支援專線,各區成立關愛隊,以至強化相關社會服務。然而,支援方案還可動員私營界別,尤其是與精神健康相關的治療服務,力求將接觸面擴大。 基於這個原因,我們在嘉里集團郭氏基金會支持下,剛於2月初開展一項新計劃:「關照您:心理支援計劃」,資助面對情緒困擾的基層照顧者接受心理治療服務,包括年長並有身體機能衰退人士的照顧者、殘疾人士照顧者、精神病或情緒病照顧者、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照顧者,以至長期病患者的照顧者。 計劃的其中一個重點是照顧者可以自行選擇合適的介入方式,例如臨床心理治療、心理輔導、精神科評估、教育心理治療、家庭治療、藝術治療及音樂治療,藉著不同專業支援以改善身心狀態和提升抗逆能力。服務當中亦設有照顧者互助小組,讓同路人互勵互勉。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及香港心理衞生會作為營運機構,將以個案管理形式跟進及支援各申請個案。成功申請的照顧者他們可獲$7,000港元資助作為心理評估及相關治療的費用,試行一年名額為200個。如欲查詢申請辦法及計劃內容,可於星期一至六,上午9時至下午6時,致電5729 1077。 文章刊於2024年2月21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院舍培育 關愛領袖

營運社會服務從來都是一門專業,除了日常運作,亦涉及非常多的風險管理項目。就像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少點應變能力也不行,尤其是院舍管理層,由照顧服務、傳染病疾控,到人事、財務和項目管理,必須「十八般武藝,樣樣皆精」,並不斷提升能力。 過往在院舍主管培訓方面,資助和私營界別很「切割」,也欠缺交流和互相學習的機會。幸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社聯和香港老年學會將推行為期3年的「香港賽馬會院舍主管關愛領袖培訓計劃」,加強培訓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主管的管理技巧和領導能力,以提升院舍實施「以人為本」的照顧和工作文化,讓資助、自負盈虧、私營和合約院舍的主管亦能受惠。 這類培訓計劃最重要還是「貼地」技巧訓練,故邀請了許多擁有豐富經驗和智慧的導師,他們的參與不僅是為了傳授實踐經驗,更是為培育一代又一代的關愛領袖。這種傳承的意義在於將寶貴知識和價值觀代代相傳,啟發並激勵更多院舍主管,為社會帶來更多溫暖和改變。這樣的領袖訓練不僅是對個人成長和發展的投資,更是對整個社會福祉和服務進步的投資。 未來3年,預計總共聯繫360多間院舍,培育420位優秀主管,而首屆的140位主管則率先於今年3月至9月接受培訓。 除了舉辦培訓計劃,社聯還將建立全港首個院舍共享平台,吸引和發掘對院舍服務充滿抱負的同工。首屆的院舍主管將成為平台的學長,透過定期聚會和工作坊,提供一個開放和互動環境,讓大家進行專業交流、相互學習,並建立強大的院舍主管支援網絡,藉此提升院舍管理質素,惠及長者及殘疾院友。 文章刊於2024年2月16日《Recruit – 蔡海偉專欄》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