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pture

「貧富差距」與「共同富裕」

上周社聯舉辦年度重點項目「S+高峰會暨博覽」,吸引約9,500人次入場,數以千計的跨界別持份者共議本地與區域性的社會議題,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馬秀蓮教授更談到國家共同富裕對香港的啟示。 馬教授提及近百年前的德國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和中國科幻作家郝景芳的小說《北京摺疊》,兩者都描述社會分層,貧富差距,富人每天過著享樂生活,而貧窮階層則被困在幽暗角落。其中,未來的北京被分為三層,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生活在相互隔離的不同空間。第一層的富人統治階級有500萬人口,第二層是2500萬中產,第三層則是5000萬底層勞工,他們共享48小時,富人佔最多時間,窮人佔最少,每到轉換的時間,前一層的居民需要接受催眠,建築設施就摺疊起來,讓下層的建築展開。 雖然是電影或小說情節,但層階距離拓大的後果可能是人與人之間變得越來越冷漠,富人對窮人傲慢,社區共同感慢慢消失,不利社會發展。國家的共同富裕目標是實現全體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裕,建設一個以中等收入為主的橄欖型社會,預期2035年取得實質進展,到2050年建立現代化強國,實現共同富裕。 除了通過發展,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協調和加大再分配的成效,並發揮以志願慈善為主軸的第三次分配補充,讓每個人都能分享發展成果。 馬教授提到香港和內地同樣面對貧富差距和人口高齡化情況,政府、巿場和第三部門必須共同努力,不單社會和諧,民眾也要得到體面的生活,真正實現自我價值,這與社聯和社福界一直推動的官商民協作不謀而合。 事實上,新冠疫情後的復常之路並不容易走,我們面對經濟結構轉型、人口高齡化、市民精神壓力龐大等問題;而極端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發展,以至地緣政治等外在因素也帶來深遠的社會與經濟影響,必須跨界別和跨維度共同面對,才能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香港。 文章刊於2024年5月7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協助巿民應對極端天氣

全球暖化令世界各地面對更頻繁和強烈的極端天氣,香港也不例外,超強颱風、暴雨和酷熱天氣經常來襲,如十號颶風「天鴿」、「山竹」造成廣泛破壞,而去年也有「蘇拉」和發出過兩次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巿民生活受到影響,尤其最基層和體弱的一群。 政府在2021年制訂《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致力爭取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提及如何適應氣候變化,主要環繞基建防災抗災,警告和監測系統,以至天災應變計劃。去年天文台加強酷熱天氣警告服務,​勞工處亦推行《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和工作暑熱警告,提醒僱主及僱員採取適當措施,以預防在酷熱天氣下或高溫環境中工作而引致中暑。 然而,在政策,教育和直接服務方面還有許多工作有待推行和協作,將在這星期舉行的社聯「S+高峰會暨博覽」,環保團體和社會服務機構會就氣候變化對香港弱勢群體的影響作出深入討論。 有環團鼓勵年輕人通過創意、教育和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可持續的低碳生活;有的推動與環境相關的扶貧項目和綠色經濟;有基金以發展可持續農業作為氣候變化對應方案;亦有國際組織開展社區備災工作,提升公眾應對危難事故的知識及技能,同時改善高危社群應對城市危難事故的能力。 至於社會服務機構方面,推行社區計劃為清潔工友提供支援,關注在酷熱天氣下的工作狀況,盡力維持和保護他們的身體機能和減緩勞損。 氣候影響結合了多個元素,如結構性貧窮、社會和經濟發展不均等,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和關注,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個更高韌性和可持續的社會,盡力減低氣候變化對弱勢群體的傷害。 文章刊於2024年5月1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共享共創 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於2015年制定17個核心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期盼指引全球共同努力在2030年前建立更和平及繁榮的社會。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亞洲重要城市,有責任配合這些目標,平衡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當中涉及消除貧窮、環境保育、健康、平等共融、勞工保障、應對氣候變化,以至建構永續經濟等範疇,環環緊扣。 本地社會福利界一直提供各類型優質社會服務,致力改善弱勢群體的生活質素,促進社會公平和公正,確保人人享有基本的健康、教育和社會保障等權利,這些工作與SDGs不謀而合,但這並不足夠,也需要政府、不同界別和有心人共同努力才能成事。 例如香港消防處鼓勵少數族裔青少年投身消防工作,並在就業機會、職員培訓及公眾教育方面促進少數族裔平等權利。全球非營利機構B Lab推出B Corp(共益企業)認證機制,按公司管治、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會責任及客戶關係等作出評分,本港亦有愈來愈多企業加入B Corp行列,推動價值觀改變。香港樂施會近年積極關注因氣候變化帶來的社會不公平現象,透過援助、倡議、教育等多管齊下方式,令公眾意識到弱勢社群在極端天氣下面對的困境。創作「白熊和男孩」的本地圖文作家大泥則身體力行,除藉筆下的治癒系圖畫和文字故事觸動人心,也關注港人精神健康需要,以藝術陪伴有緣結連的人更明白自己,一同製造希望。這些都是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集結和動員不同界別及人士,社聯將於5月初舉辦「S+高峰會暨博覽」,以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框架,促進持分者協作和社會創效。當中,許多專題討論會嘗試跳出傳統社福框框,例如談及氣候變化、宜居城市、科技和人才、多元種族等,以整體格局看香港社會發展。此外,更首次與香港金融發展局合辦政策對談,論及「亞洲慈善和影響力投資的新興趨勢」,期望透過跨界別協作,引發更多創新方案。公眾可於網站(https://splus.hkcss.org.hk)登記參加,約140間社福機構、社企及影響型企業將展示其回應社會問題的有效方案,共享共創。 文章刊於2024年4月26日《Recruit – 蔡海偉專欄》 ...

少數族裔就業發展

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撇除外籍家庭傭工,本港有超過三十萬少數族裔人士,佔全港人口4.1%,其中南亞裔人士所佔比例較多,而南亞裔年輕一代雖在港土生土長,擁有中英文讀寫能力,亦有較佳的教育機會,但整體勞動人口的就業狀況有不少限制,多為非技術工作,好些收入微薄。 目前政府和社福界都有各種不同計劃協助少數族裔職志發展及就業,但成功與否很視乎僱主的取態和支援。在下月初社聯的「S+高峰會暨博覽」,就有環節探討如何在香港栽培多元種族人才,講者包括政府部門,企業和社福機構的代表,其中一位是巴基斯坦裔,在香港土生土長的消防員:簡澳沙瑪(Mohammad Osama)。 簡澳沙瑪投身成為消防員至今已四年,與隊友相處融洽,經常分享和講解少數族裔文化,而每當隊友工作接觸少數族裔人士時遇上不明白的情況,也會向他請教。他透過各種工作與活動認識到不同社群,不但能為言語不通的同鄉服務,更成為少數族裔與華人之間的橋樑。 消防處亦在基礎訓練教材及試題加入中英對照,並且容許以英語作答,方便少數族裔應試。截至今年2月,消防處有18名非華裔人員,為增強同事的文化敏感度及共融工作環境意識,有定期會議及舉辦講座和經驗分享會,促進少數族裔的平等權利,建立多元共融的工作環境。 事實上,香港作為國際都會,少數族裔的多種語言能力和和文化有著獨特優勢,只要有適切的教育和就業機會,同樣能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共同構建包容、公平和多元的香港。 文章刊於2024年4月23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營商社會共益發展

隨著公眾對社會議題的認知不斷提升,評價企業是否成功,盈利不再是唯一標準,當中也須顧及社會整體發展,社聯多年來推展「商界展關懷計劃」,由最初倡議企業社會責任,到現在的共享價值,視野越趨廣闊而深入,涵蓋環境、社會與管治(ESG),以至聯合國提倡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國際間不同國家及地區也有各種針對可持續發展企業的認證制度,例如全球非營利機構B Lab 推出B Corp(共益企業)認證機制,按公司管治、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會責任及客戶關係等作出評分。B Lab將於社聯下月初舉行的「S+高峰會暨博覽」展示共益企業的影響力商業模式,探討合作機會推動商界向可持續方向發展。 早前我們與取得B Corp認證的商界朋友訪談,可持續發展顧問公司PIE Strategy 分享,每個企業都可以成為一股向善的力量,關鍵是要知道如何將可持續發展的視角運用到公司的策略中。成本屬可計算範圍,更重要是轉型後除了能為企業建立正面形象、幫助建立客戶忠誠度外,ESG經營理念亦可被視為開拓新市場的策略。以人囗高齡化為例,當中存在很多新商機,企業可以推出針對長者需要的產品,同時又可解決他們面對的困難。 至於另一間同樣獲B Corp認證的國際護理及家居產品零售企業L’OCCITANE,由原材料採購、工廠及生產線、店舖及辦公室裝修,以至員工健康等,均會全面照顧。他們採用「3Ps」經營策略:People(人)、Planet(地球)及Profit(盈利),考慮盈利的同時,亦回饋人類和地球。 共享價值正在創造一個新的商業模式,當企業規劃商業策略時,除敲定產品回應市場需求,亦兼顧創造社會價值。只要有更多這類型企業,消費者便可以透過支持這些產品,達到推動社會發展的效果,共享共創。 文章刊於2024年4月16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