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主人「哀傷輔導」

發布日期: 2024-02-29

「雖然社會上可能覺得對動物離開的哀傷不被認同,但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這種哀傷其實很正常,我們要容讓自己表達這份哀傷。」贐明會輔導員鄧海甄說。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8 年的數據,全港近百分之十的住戶有飼養貓狗的情況,鄧姑娘指出很多時候社會往往忽略寵物主人失去摯愛時的心理需要,社會並不太關注相關議題,但原來情況不容輕視。

過來人Catherine 說:「沒有辦法接受牠(寵物狗)離世,初時以為告別禮完成之後,情緒會好一點,但過後維持了兩個月每天以淚洗面,哭不停,之後發現自己有抑鬱症。我解釋不了為何我的狗突然離世,而之後的生活也不知如何處理及面對。」

人們經常說,人類是感情動物,其實無論是人還是動物,雙方之間都可以建立深厚的感情,而其實任何一方的離世,對對方可能都會造成很大的心靈創傷。一直關注生死教育議題的贐明會,也看出人與動物之間亦都會出現因生離死別而產生的心理後遺症。

因此,贐明會於2015年開展了「動 · 人情緣動物晚晴及離世輔導服務」,希望幫到社會中這群寵物主人,走出一向不被認同的哀傷。服務主要分兩個層面,第一是支援寵物主人如何面對晚年或者臨終的動物,希望讓他們多做準備,減少徬徨失措。接著當他們經歷動物離世後,贐明會也會支援他們,如何面對這份哀傷,適應生活,希望再建立跟他人的關係。

透過多層次的活動,輔導員讓服務使用者好好面對摯愛的離開,並透徹了解自己不同時段的心靈狀態,讓每個同路人都不再孤單,重新振作面對生活。Catherine說:「最初跟鄧姑娘面談,之後參與小組活動,有很多同路人,他們也會分享自己寵物離世時的情況。透過傾談,發覺原來自己不是唯一有這情況的人,久而久之走出了自己的困局。」

雖然計劃已經成功幫到不少使用者走出困境,但鄧姑娘及Catherine最希望社會認同寵物主人的這份心靈哀傷。

贐明會
「動‧人情緣」動物晚晴及離世輔導服務
https://www.cccg.org.hk/service/details/1/

短片製作:Fluid Production Company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