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pture

社創.社區

日前到北區參加全港中學生「社創.社區4.0」比賽頒獎禮,這個計劃已來到第三屆,每年挑選本港其中一區作為主要探討地區,邀請全港中學生了解區內所需,從而想出新點子協助區內有需要的群體或解決民生問題。 繼前兩屆探討中西區及九龍城區後,今屆來到北區,透過與區內社福機構合作,讓學生實地考察,並向他們提供技術培訓與街坊交流的機會,鼓勵年青人以設計思維及應用科技針對社區需要構思原型方案。 結果令人喜出望外,共收到來自全港28間中學的45個解難方案,最終由四位真光女書院中三學生組成的隊伍奪得今屆冠軍。為使鄉郊長者得到支援,她們設計了「新『耆』智趣車」,建造一輛載有多款益智的桌上遊戲和娛樂設施的流動車,定期到訪北區分散的偏遠鄉村,長者可自由選擇將遊戲借回家,或直接在流動車內進行遊戲,讓銀齡社群可享受更多類型的娛樂消遣活動。 至於獲得亞軍的石籬天主教中學隊伍,則利用蚯蚓生物濾池技術,解決寮屋污水問題。此技術可淨化污水,為農田進行灌溉,亦可將有機肥進行買賣。 同學們經歷八個月的設計思維旅程,以同埋心去理解北區居民的需要,並設計出對應的解難方案,實在難能可貴。再者,透過區內外多方協作,使計劃不單只是一場學生比賽,亦是一個改善社區,實踐社創的行動體驗。 冠軍隊伍將於明年前往印尼峇里島,親身考察海外多元社創項目,進一步了解社創界的最新發展和動向。期望關心社區和創新種子在年青人身上茁壯成長,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文章刊於2021年7月20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空間改變心境

劏房租務管制有望最快年底落實。透過租管,總算有助劏房戶保障自己權益,不過劏房戶面對的問題豈只租務? 蘇小姐一家四口原本居於田灣100呎的板間房,月租約2000元,廚廁三家11人共用,排隊上廁所、爭爐頭煮晚餐,天天上演。這樣爭來爭去,幾戶人之間難免有磨擦。於是,蘇小姐索性提早至下午3時煮晚飯,或買飯盒在房內一家人吃。這樣蘇小姐總可減少與鄰居起爭端,但家中爭吵則避不過。全屋放了一張碌架床、一張摺枱和基本家電後,已沒空位可言,兩個兒子經常因爭摺枱做功課嘈交,爭輸的就要到床上溫習。夫婦倆亦不時因空間不足問題而心情煩躁。 這樣的生活維持了6年。吃外賣飯盒、小孩屈膝床上不健康,蘇小姐當然明白,但一家僅靠丈夫月入約萬多元維生,輪候公屋已約4年還未上樓,故租住平價板間房是唯一選擇,要搬往大些的地方不太可能。 直至兩年前,蘇小姐一家獲批入住過渡性社會房屋,月租約3000元。生活空間大增,爭廚廁的惡夢終於結束,兒子們亦不用再屈坐床上做功課,一家人也終可坐下來吃一頓住家飯。不僅如此,蘇小姐更組織義工隊探訪劏房戶,身體力行回饋社區。 蘇小姐的故事記錄在社聯出版的《住:以人為主——社會房屋共生實踐》,她受訪時提到「住的地方確實影響人的心境。」的確,住屋往往影響著生活質素的好壞,居於不適切居所絕不利於兒童健康成長、家庭和睦。正如書名所言,住,本應以人為主,我們這幾年推動社會房屋,就是致力改變基層住戶貧困孤立的處境,也冀讓社會看見住屋多元發展的可能。 趁書展期間,我們邀得作者與社工在場內與大家分享更多社會房屋事,互相交流,誠邀各位參與! 《住:以人為主——社會房屋共生實踐》新書發佈會 日期:2021年7月15日(四) 時間:下午1時至1時30分 地點: 超媒體出版社書展攤位(Hall 1C-D31) 《文章刊於2021年7月14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劏房住戶的困境

劏房問題一直為人詬病,但很多基層仍然蝸居這些不適切居所。究竟在租住劏房以外,他們有否其他住屋選擇?他們又需要怎樣的支援? 最近社聯公布一項低收入劏房住戶調查,以問卷訪問逾二千個低收入劏房住戶,發現受訪住戶的房屋開支負擔沉重,有近三成每月繳交的租金達到收入一半或以上。39%曾於過去三年內搬遷,主要原因都是期望改善住屋環境和減輕租金負擔。不過事與願違,不少住戶反而愈搬愈貴、甚至因搬屋而耗盡積蓄或引致情緒低落等。 調查反映受訪低收入住戶在劏房市場內面對不少限制,選擇空間極度有限,而且搬遷成本極高。縱然他們想改善住屋環境,但負擔能力低,市場只有很少、甚至沒有較可負擔的租盤選擇,結果愈住愈差,沒有生活質素可言。住屋選擇有限亦加劇他們的貧窮狀況,所帶來的經濟壓力也影響個人情緒以至家庭關係。 為了更深入了解劏房戶的租金水平,今次調查亦分析影響劏房租金的因素,並按此計算「估算租金」。綜合分析後,我們發現有15.8%受訪住戶繳交的租金,高出「估算租金」兩成。 大家都可以按附表列出的不同因素,自行計算各區劏房的「估算租金」。當然,基於調查收集數據的限制,「估算租金」僅作參考用途,但從中也可見劏房租金高昂問題的嚴重性。 當局應設立劏房租務資訊平台,並利用數據制定一個能平衡業主和租戶利益的參考租金水平,同時引入租客優先續租權、提供租金津貼,以至提供相關社會服務,才能有效協助劏房住戶。當然,足夠的公屋供應是解決劏房問題的治本之道。 《文章刊於2021年7月6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照顧者需要喘息空間

前幾天社聯剛公布一項關於照顧者的研究,發現主力照顧家人的非在職照顧者的照顧時數非常高,當中35至54歲組群的每周照顧時數平均達到96小時,遠高於港人每周40小時的平均工時中位數。 同時,超過六成以上的受訪照顧者很多時候和經常覺得照顧工作令他們心理上精疲力竭、減少自身未來的發展機會、倍感壓力,以至疲憊不堪。「疲憊及壓力」情況較同於驗證研究的英國、美國及中國內地為高。 當天一位四十出頭的照顧者分享生活片段,她獨力照顧現年十七歲患有智障及自閉症的兒子已逾十年,即她很年輕時已負上照顧職責。為了照顧兒子,又要上班賺錢糊口,已逾十年沒有到戲院看電影,每天睡眠少過五小時。身體也出現警號,脫髮及甲狀腺也出問題,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奈何坊間難覓適切暫託和喘息支援。她最希望有天可以倒頭大睡三日三夜,好好休息。 照顧者長期受壓,當局必須正視照顧者支援不足的問題,盡快加強各類服務,包括上門照顧服務、特定處所暫託、外出喘息服務,以及熱線及同路人小組等,同時制定「照顧者為本政策」,讓照顧者可以「抖吓氣」,並改善他們的生活。 《文章刊於2021年6月29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不要孤單面對照顧職責

照顧者面對許多困難,尤其要獨力承擔照顧職責的,身心都疲憊不堪。最近從同事聽到這個故事:一位女士的爸爸約六年前中風後,出現認知障礙,她的媽媽亦在爸爸生病後約一年,同樣確診認知障礙症。 自此,她天天忙著照顧父母,四處尋找相應的支援資源。生活都以父母為先,沒有一刻停下來,覺得自己好像突然失去所有私人時間,精神很繃緊。試過晚上臨睡時,腦袋都在想著父母的情況如何,很怕晚上他們會否出事。照顧工作亦令到她無法兼顧自身家庭,與子女相處的時間少了很多。 「父母只有我一個女兒,其他主要親戚都在大陸,所以當時父母生病,感覺就是要一個人應付兩個人,覺得很吃力……覺得突然之間自己要做很多事情,很多個角色,即你好像又做護士、又做醫生、又做家庭主婦、又做女兒、又做財務顧問。」 她的故事是許多照顧者的寫照,很疼惜身邊人,但卻忽略了自身需要。直到她參加了社福機構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為照顧者提供的喘息服務和活動,透過同路人的分享和彼此扶持,身心才得以稍為放鬆,保持良好的心境和體力繼續擔當照顧者的角色。 這類喘息服務正是照顧者所需的,當中還包括暫託服務和熱線等等。最近社聯進行一項關於照顧者喘息需要的研究也有相同結論,也具體顯現了照顧者的疲憊和壓力情況。下星期網誌我們再詳談研究結果。 《文章刊於2021年6月23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