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s

「香港社會發展指數2018」發布會

香港社會發展停滯 房屋問題愈趨嚴重 【新聞稿2018年5月23日】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今日公布最新的「香港社會發展指數2018」,採用2016年的各項社會發展指標數據,就香港社會發展作整體分析。經加權計算後,2016年的整體社會發展指數為205(基準年1991為100),較2014年輕微倒退1點,是自社會發展指數發布18年來,首次在經濟發展強勁下,錄得社會發展停滯。 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先生指出:「過去十年,香港經濟發展強勁,但貧富懸殊狀況未見改善,基層享受到的經濟發展成果有限。『房屋分類指數』倒退是拖累社會發展指數下跌的重要因素。基層市民安居愈來愈難,房屋問題成為本地貧窮狀況的結構性因素。」 「房屋分類指數」自2008年起急劇下跌,由2008年的86大幅跌至2010年的-5,自此跌勢未停,2016年更跌至-342,較2014年的-238大幅倒退43.5%。公屋輪候宗數持續上升,2016年有284,800宗,最新的平均輪候時間更達5.1年(截至2018年3月底),加上整體住屋開支佔住戶總開支的比例進一步升至35.8%,租住私樓的基層巿民經濟壓力尤其沉重,租金佔開支比例達到44%,他們要壓縮其他生活所需以應付租金開支。 「家庭團結分類指數」雖較之前錄得升幅,惟發展趨勢仍處於負數,錄得-114。在5組社群研究中,「婦女」及「青年」社群指數均遜於2014年。15至19歲青少年失業率回升至13.8%; 10至19歲青年自殺率由每十萬名有2.87人升至4人,情況值得關注。另一方面,雖然「兒童」指數有輕微改善,但17歲或以下的虐兒個案數目增加,反映保護兒童方面的力度有待加強。 「婦女」社群指數的發展明顯較2014年下跌8.63%,各項指標均錄得倒退。其中,女性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與男性的比例差距是近十年新高。根據政府統計處資料,2016年女性入息中位數只有男性入息中位數的66%,比2014年下跌超過半成,反映女性處於不利處境。與此同時,女性勞動參與率下跌,她們要照顧家庭往往無法經濟自主,退休後又缺乏退休保障以確保穩定收入,處境更見不利。 低收入人士人數保持平穩,但基層用於應付住屋及膳食基本開支的比例上升,令低收入人士的處境不利。雖然政府於2016年推出「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現為「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但若基層住屋狀況不改善,改善低收入人士處境的空間仍然有限。 社聯促請政府: 著手處理貧窮問題的結構性因素 要紓緩房屋問題,社會必須要有更多中短期措施,例如過渡性社會房屋供應。政府除了推動社福機構推行社會房屋計劃,亦有需要在社會房屋方面有更大的參與,投入土地及資源。 長遠而言,政府需要維持充足及穩定的出租公屋供應,可考慮與市區重建局合作,利用市區重建項目為房委會開拓新的土地供應,同時令舊區更新發展更為平衡。 盡快檢討現行的《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在法例上打破現時業主與租戶之間嚴重失衡的議價能力。 全面檢討綜援制度,重訂基本生活標準及所需金額。 繼續推動退休保障的發展,令非從事經濟活動人士的退休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關注婦女在社會保障及就業上面對的不利處境,採取合理措施消弭兩性的待遇差別。 加強保護兒童及青少年的直接服務 增加每間中學社工人手至兩名,以預防、紓緩及處理學生精神健康問題,尤其為有需要學生提供個別輔導。 增加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服務資源 成立在即的「青年發展委員會」應成立專責小組,找出和處理學生在學業上感受過大壓力的原因並提出改善措施。 檢討現行「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漏洞,令防止虐兒的保護及支援網得以擴大。 關於「香港社會發展指數」 --------------------------------------- 社聯於1999年制訂「香港社會發展指數」,集合本地及外國專家為香港發展一套客觀、科學化的指標系統,追蹤本地的社會發展進程及評估本港整體社會和經濟的需要。首份報告於2000年公布,其後每兩年發表研究結果。今日發表的是第十份報告,採用2016年的社會發展數據,概括描述香港2016年的社會發展狀況。社會發展指數由47項指標組成,涵蓋14個領域,例如經濟、環境、政治參與、人身安全及文化科學等;同時分析5組社群的發展,包括婦女、低收入人士、兒童、青年及長者。研究單位將1991年的標準化社會發展加權指數定為100,藉以比較各年的發展趨勢。 下載新聞稿、研究簡報及活動圖片(檔案為壓縮檔Zip,請以軟件解壓) 傳媒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主任 陳敏婷小姐 Tel: 2876 2469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社聯回應立法會帳目委員會《社會福利署對整筆撥款的管理》報告

【新聞稿2018年5月2日】立法會帳目委員會今日就審計署署長第69號《社會福利署對整筆撥款的管理》提交補充報告書。社聯作出以下回應,並期望通過「整筆撥款津助制度」檢討,各方持份者對以下種種問題深入溝通及研究。 回應社會需要的彈性 近年審計署、相關部門和立法會的報告,不斷提高社署對資助機構的監管要求。公眾對問責期望越來越高無可厚非,我們提出以下觀點,讓公眾能較平衡討論這個關乎社會服務發展的重要議題。 第一:整筆撥款制度的原意是讓機構具靈活空間,應付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一旦社署每事過問,機構靈活調動資源以滿足社會需要的空間自然縮少。社聯強調受資助機構必需對社會問責,而我們一直吸納社會賢達參與機構管治正是發揮監察機構的重要功能。政府在履行監管角色時,必須平衡利弊。 第二:提高監管要求無可避免帶來行政成本的上升,政府必須相應提高中央行政的資助水平,否則機構唯有壓縮服務以應付行政要求。事實上,我們時常聽到前線員工為了處理行政要求,減少投放在直接服務的時間。 儲備及盈虧 帳目委員會高度關注部分獲津助機構持續錄得整筆撥款營運虧損、卻同時有機構儲備出現盈餘。社聯認為關鍵在於機構具長遠的財務策劃,只要不會影響服務質素及員工權益,即使短期出現赤字,亦無須過慮。事實上,當社署以中位工資計算整筆撥款的基準,有不少機構均需籌款以維持服務質素及員工聘用條件,彌補資助的不足,因此出現虧損或用盡儲備亦不足為奇。社聯認為社署應檢視及改善其撥款基準,以紓緩機構財政壓力。 員工流失問題 社聯認同社署應與機構商討解決員工流失的問題,包括檢視社福機構從業員的薪酬待遇,年資認可等問題。挽留人才,是保障服務質素的最重要因素,業界需確保員工在穩定環境下安心工作;而政府亦要檢視現時的撥款基準和人手編制是否提供足夠條件吸引合適人才在非政府機構服務。 近年,社福機構員工流失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很多有經驗的社工均轉投社署,以能獲得更好的待遇及職業保障,這亦反映社福機構在整筆撥款資助制度的困境及弱勢。如果撥款基準不作出適當改善,社福機構的員工流失問題將難以改善。 披露最高級三層人員的薪酬 帳目委員會指出社署需加強監察受資助機構的薪酬披露。事實上,機構一向遵從社會福利署的規定及方式,披露最高級三層人員的薪酬,並接受查閱相關資料。如有相關要求的修訂,應及早與業界商討。 傳媒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高級經理 曾志康先生 Tel: 2864 2982 / E-mail: [email protected] ...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網站啟用

西環及土瓜灣項目現正接受租戶申請 【新聞稿2018年4月13日】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網站(http://communityhousing.hkcss.org.hk) 今日正式啟用,為公眾提供社會共享房屋的消息及資訊。 此計劃網站旨在讓公眾了解計劃內容,並為不同持份者,包括業主、營運機構、租戶及承辦商提供相關資訊。社會共享房屋的單位資料及申請方法亦於網站公佈,供公眾連結至營運機構網站申請。 現正接受合資格租戶申請的項目: 西環長庚里項目:39個單位,以1-2人單位為主,少量家庭單位 土瓜灣道項目:53個單位,以2-3人家庭共住為主 瀏 覽 項 目 詳 情 關於「社會房屋共享計劃」 ---------------------------------------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是一個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營運,在政府支持下,由公益金、社創基金、合作夥伴和支持機構、業主、社福機構及社會企業合力推動的社會運動。計劃目的是通過提供過渡性住房和支援服務,為個人或家庭提供短期紓緩,包括有明確過渡性房屋需要(輪候公屋最少3年或有其他長遠居住安排)、現正居於不適切住房、低收入及急需社區支援的住戶。除提供過渡性質的住宿以外,合資格的社福機構會成為營運機構後,會向租戶提供社區為本的社會服務,並與租戶共同努力,協助他們日後在社區獨立生活。有興趣參與計劃的業主、社福機構及社會企業,請致電3596 7128或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查詢。 傳媒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高級經理 曾志康先生 ...

香港第三齡學苑 推動長者智惜用電 鼓勵社區環保節能

【新聞稿2018年4月12日】由港燈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聯) 合辦的「香港第三齡學苑」(U3A) ,今日宣佈推出「智惜用電樂齡大使」訓練計劃,藉培訓本地退休人士,再透過他們各自的網絡,向社區宣揚環保和節能訊息。 在今日 (二零一八年四月十二日) 舉行的2017-18年度U3A結業禮上,港燈董事總經理尹志田表示:「   隨住社會大眾對環保及氣候變化的關注,U3A今年特別推出『智惜用電樂齡大使』訓練計劃,憑藉港燈百多年來累積的經驗,以及營運電力本業的專長,我們會與第三齡人士分享環保和節能的最新知識,鼓勵他們將環保訊息宣揚開去,攜手構建一個更綠色的社區,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今次共有二十九位歷屆「傑出第三齡人士」及U3A學員,率先承諾接受訓練成為第一批「智惜用電」樂齡大使,肩負日後在社區推廣節能和綠色生活的任務。 出席同一場合的另一位主禮嘉賓、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歡迎訓練計劃。他表示:「我深信參加的學員必定能擔當好「智惜用電」樂齡大使的角色,身體力行,在社區各個層面協助推動節約能源及提升能源效益,惠及環境和社群。」 除了這第一批「智惜用電」樂齡大使外,訓練計劃亦開放予全體U3A學員,他們在今年內會參與一系列講座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有關全球氣候變化、智能環保生活、家居節能等新趨勢,以裝備自己日後到社區協助推廣節能。課程將於今年十月開展,第一批完成訓練的大使,可望於十一月左右正式走入社區履行大使職責。 另外,參加今日結業禮的U3A學員代表超過三百名,來自十六間機構轄下的五十一間自務學習中心。過去一年,各中心合共開辦了八百多個課程,為退休人士提供了一萬一千多個學習機會。學苑亦藉今日結業禮頒發多個獎項,以表揚傑出學員、學長和中心機構。 今年已年屆八十、來自明愛沙田長者中心的吳妙容,獲頒「最勤學學員獎」冠軍。她在過去兩年合共完成了三十五個課程、共三百四十堂,充分體現好學不倦的精神。而榮獲「最富才藝導師奬」冠軍的,是來自明愛元朗長者社區中心(天澤中心)的葉鵬威,他在學苑負責教授多達十三種不同課程,包括長者IT資訊、手機及平板電腦應用、生態及古蹟文物導賞、團隊管理及個人提升等,多才多藝亦樂於與人分享。 除個人奬項外,學苑亦向保良局頒發「最佳管理團隊奬」冠軍,以表揚機構不單自務管理完善,百分百由U3A學員自行管理,更是提供最多課程、學長人數及跨中心數量最多的U3A成員,自務成效值得嘉許。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在最後致勉辭時指:「『香港第三齡學苑』的成績有目共睹,政府亦確認『長者自務學習』的好處和影響力,並於安老服務計劃方案提出以『自務會社』模式,鼓勵長者發起、籌辦和管理自己的學習及義工活動。『香港第三齡學苑』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香港第三齡學苑」由港燈百週年紀念基金贊助,社聯統籌。透過撥款資助長者服務機構成立「第三齡自務學習中心」,鼓勵退休人士以「自發、自學、自教、自管」的模式,實踐終身學習、健康身心和服務社會。過去十二年,合共開辦六千三百多個課程,提供超過十萬個學習機會,近年亦由提倡「知樂自得」發展至「行健自強」,鼓勵第三齡人士多關心和服務社區。有關U3A的詳情,請瀏覽網頁www.u3a.org.hk,或致電2864 2957向社聯查詢。 -         完  -       傳媒查詢:   香港電燈有限公司 經理 (企業事務) 周志敏 電話:2843 3255 手電 :  9254 9107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主任(長者服務) 王雲豪 電話:2864 2957 ...

「中學生精神健康及自殺問題」 學校社會工作服務個案調查結果發布

逾2,300名中學生曾有自殺念頭或行為   駐校社工服務需求超負荷難發掘潛藏自殺問題個案 【新聞稿2018年4月3日】近年學生自殺數字有上升趨勢,駐校社工亦見學生情緒及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嚴重。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聯同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網絡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回覆問卷的中學駐校社工處理個案中,兩成(5,945宗)個案屬「精神健康個案」,意指持續出現暴躁、反叛、易哭或情緒波動等,而影響到日常生活(如進食、睡眠、工作、學習、社交及自我照顧能力等)。 問卷調查於去年7月至10月間進行,共收回419份由中學駐校社工填寫的問卷,佔全港九成有政府津助駐校社工服務的中學,在過去一個學年合共負責29,726個案,其中8%(2,321宗)個案曾有自殺念頭或行為。 「精神健康個案」中,來自第一組別學校的佔40%,較第二及第三組別為高(分別為34.9%及25.1%);「自殺問題個案」中,來自第一組別學校的佔37%,也高於第二及第三組別,分別是35%及28%,情況值得留意。按業界多年觀察,第一組別學生普遍對自己要求更高,以及面對更沉重學業及課外活動成就上的壓力。 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網絡副主席盧松標先生指出,自殺問題個案本身較為複雜,處理的難度較高,介入時機和準確判斷至為關鍵。在2016/17學年,學校社工跟進自殺問題個案時,平均每個個案需時33小時,然而以駐校社工人力資源計算,數字上每個個案平均只有14.2小時的服務時數,顯示社工工作量已遠超出正常負荷,服務資源並不足以滿足學生已表達的需要,遑論主動識別潛在需要,提供預防和及早介入。 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先生表示:「學生自殺一宗也太多。駐校社工跟進的有關個案只屬冰山一角,據其他相關研究所得,仍有大量潛在及未有支援的個案,然而在服務需求超負荷的情況下,前線社工難有空間發掘潛在或不願求助的個案,只能處理較嚴重的個案。另一方面,不少學生縱然精神健康出現問題,卻因害怕被標籤為精神病患者而不願求助或拒絕求醫,即使經社工成功游說就診,現時精神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非常漫長,令有需要的學生難以得到及時支援。」 面對多方面問題而出現精神健康困擾及/或自殺念頭或行為的學生,跨專業緊密合作,提供協調的支援非常重要。我們建議: 跨專業協作支援有精神健康困擾及/或自殺念頭或行為的學生非常重要。建議政府現正試行的「醫教社同心協作先導計劃」,應優先服務已由學校社工或老師識別其精神健康急需支援、但未獲確診的學生(如正輪候精神科服務者)。 增加每間中學社工人手至兩名,為有需要學生提供個別輔導;接觸及識別潛在的有需要學生,提供及時而適切的支援;以及了解、動員和強化學校、家庭、朋輩等支援系統,為學生提供保護環境。 增加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服務資源,以縮短新症輪候時間,另加強精神科外展服務,以解除兒童及青少年對精神病標籤的抗拒。 由青年發展委員會成立專責小組,積極及深入了解引致學生在學業感受過大壓力的教育政策、制度或相關措施,帶領改善教育制度,為學生提供愉快充實的學習環境。 下載文件及活動圖片(檔案為壓縮檔Zip,請以軟件解壓) 傳媒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主任 陳敏婷小姐 電話:2876 2469 電郵:[email protected]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