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兩個社區故事:
12年前,劉先生搬入當時仍屬中轉屋邨的天水圍天恩邨,該邨的社會設施貧乏,鄰里之間不願交流互動,亦沒有社福機構或地區組織提供支援,他一直住得不開心,甚至想要離開。
3年多後,劉先生獲發天晴邨單位,看到「社區發展陣線」的同工於當區擺設街站為居民提供支援,雙眼發光,笑言有「終於得救了」的感覺。「陣線」協助居民建立關係和互助網絡,劉先生亦熱心提出意見,後來更推動成立互助委員會,與街坊合力改善社區。
原來位處同一地區,只差在有沒有地區組織提供支援,居民生活差距可以這樣大。
另一個故事發生於西貢對面海的「聖伯多祿村」,該村村齡已逾50年,目前由村民組成合作社負責管理,香港明愛提供支援。聖伯多祿村承載着每戶村民一家三代的故事,村民不論年紀老幼,都會為村子積極付出。
早年雨季,舊村屋的天台嚴重漏水,村民首先向專業人士查詢報價,無奈高達百萬元,加上村民沒有個人業權,無法申請政府資助,村民無能力負擔。他們決定自發組織維修隊,憑藉他們以往修補漁船的技術,每天早晚共同協力,將屋頂完整復修,所涉花費只需五萬元,與專業人士報價差達20倍,更加為村民帶來很大的歸屬感。他們希望,世世代代都可以留在這個他們一手一腳建立的家。
這兩個例子同樣沒有政府幫助,但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要」,而是政策不到位。
房屋政策從來都應該以人為本,有瓦遮頭也要有人關心。未來十年不斷有新的公共屋邨陸續落成,針對新屋邨的支援服務尤其重要。雖然一直以來都有部分民間團體為居民提供支援,但由於資源不多,而且沒有政府配合,受助範圍始終有限。
營造社區和鄰里互助網絡不會從天而降,但如政策得宜,例如政府能於每個新落成的公共屋邨設立「新公共屋邨支援服務隊」,與地區常規服務互相配合,政府投入不需很多,效果卻可以很大,並且可持續。
祝願,各位街坊都可以笑口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