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照顧者

發布日期: 2020-10-02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
社聯行政總裁
蔡海偉先生

早前一名母親疑不堪照顧壓力,勒斃21歲的中度智障兒子。這宗轟動全城的悲劇,再次喚起社會對照顧者的關注。說「再次」,是因為這類倫常慘案已非首次發生。今年5月,一名七旬母親疑因心力交瘁,與智障女兒一起墮樓自盡;再早些年,先後發生八旬翁勒斃中風妻子、兒子斬死有長期病患的年邁母親。

悲劇折射出照顧者支援系統不足,在母親涉勒斃兒子的案中,兒子一直居於特殊學校宿舍,至事發前數日因滿21歲必須離校,搬回家中居住。若智障人士要輪候入住政府資助的智障宿舍,現時平均要等十多年,意味成年智障者離校後或落入「真空期」缺乏支援服務。

原本應可由院舍分擔的照顧責任,由於住院服務嚴重落後,現在要資源匱乏的家人獨力承擔。智障人士的家人往往需要每周七天「全天候」照顧,如智障家庭成員有情緒行為問題等,勢必加劇照顧壓力。一旦壓力爆煲,隨時釀成慘劇。

社聯最新一項調查發現,不少成年殘疾人士的家庭照顧者承受沉重壓力,當中有五成人更屬高危群組,生活質素較整體受訪者為差。他們分別為「自我照顧能力較差對象的照顧者」及「剛離校殘疾成人的壯年照顧者」,雙雙自評照顧壓力大及個人生活計劃受到影響。

當局應設立個案管理制度以辨識高危照顧者家庭,並整合社區支援服務,增加具彈性的喘息服務和緊急支援,以至恆常化照顧者津貼等。不少外國政府早已制訂全面的「照顧者政策」,確認照顧者對社會的付出及貢獻,讓他們受到重視和尊重,擁有持續參與經濟、社區生活等的權利。反觀香港卻一直沒有訂立「照顧者為本」的政策,我們應反省社會是否忽略了照顧者的需要。

支援照顧者,政府和社會必須做得更多。

文章刊於2020年10月2日《 Recruit – 蔡海偉專欄》

照顧者的哀歌
照顧者的哀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