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潮玩「樂齡科技」

發布日期: 2018-11-21

透過「樂齡科技」,長者的復康運動變得不再沉悶,傳統長者服務亦變得多元化。

「今天踏單車了去荷蘭、夏威夷及銅鑼灣。」82歲長者王素嬌說。為什麼一天內可以全球不同地方踏單車?因為社福機構用了由於瑞典研發的「BikeAround」,它結合一台單車與Google地圖街景,連結弧型大屏幕,用家只需選擇想要探訪的地點並輸入地址,便可「出發」踩着單車遊歷各地。

這項目去年由瑞典科學家發明,本港最近已有安老院舍引入BikeAround,讓健康狀況良好的院友試用,他們都覺得這樣做運動較傳統的復康治療有趣,不只希望「重遊」昔日的居住地,更希望衝出香港「去旅行」。

試玩當天,王素嬌婆婆騎著單車,另外兩位老友記院友化身「團友」,一左一右坐在嬌婆婆身邊,三人一起「去荷蘭」展開尋找風車之旅。大家妳一言我一語尋找風車的位置,又為屏幕上的大藍天為之讚嘆。「團友」平姐發現荷蘭民房屋頂多以尖形設計,嬌婆婆就猜想旨在防止積雪;另一「團友」老趙問嬌婆婆踏單車累不累,已經連續踏了十多分鐘的嬌婆婆卻仍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最後嬌婆婆把單車踏到海邊,大家都覺得十分愜意,感覺好像一起「去旅行」。

香港聖公會將軍澳安老服務大樓一級職業治療師岑天茵表示,將「科技」融入社會服務,令傳統服務變得多元化,讓同工有更多訓練選擇。儀器利用地圖街景模擬外出相對較相片真實,有助提升長者的認知能力及改善他們的情緒,而多位長者一同參與更可達至小組訓練效果。

此外,另一款由日本研發的多功能運動儀器「Body Spider Exercise Machine」。東華三院賽馬會松朗安老綜合中心率先引入儀器,由治療師按長者需要設計合適動作配合儀器使用。

傳統的復康治療多數局限於復康室內進行手拉繩、手單車或腳踏單車等運動,長者各自獨立進行,除非刻意交談,否則並無互動。儀器則打破「自己一個做復康」的固有模式,儀器張開時有3米闊、2.15米高,設有6個座位,讓長者一同進行各式復康運動。

88歲長者袁麗萍表示,使用新儀器在室外與多位長者一起做運動,令她更開心。該院一級物理治療師鄧永業表示,長者群體進行復康運動可增加彼此間的動力,「一個人做則相對懶散一點」;儀器的另一特點是可以電動開合,讓用家輕鬆移動,於室內或戶外開展,「長者都喜歡在戶外做運動,曬曬太陽,經常問何時再於戶外開展儀器。」使用時,會有合共3名物理/職業治療師陪同最多5名長者做運動。

Tag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