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海偉先生
本港新冠病毒疫情愈趨嚴重,過去個多星期幾乎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確診和初步陽性個案,不單有確診的長者離世,最年幼的更只有11個月大女嬰,令巿民非常擔心。
前線醫護人員正努力奮戰,而為公眾及弱勢社群服務的社會服務機構亦一直謹守崗位,尤其有院舍、服務單位職員或住宿人士確診的,均積極採取適當措施好好保障員工、住宿人士及服務使用者,包括長者、殘疾人士和兒童等,並為他們及其照顧者提供適時適當的防疫資源和資訊。
然而,由於服務範疇眾多,為維持服務,這些機構都在張羅快速抗原測試套裝,社聯協助機構訂購了20多萬套,惟需求遠比供應多。近日政府表示會為院舍和風險較高的服務機構提供快速測試套裝,他們才稍為安心,但仍要為其他服務的快速測試需求及防疫安排奔波。社聯會繼續協助採購快速測試套裝和其他抗疫物資,並動員專業界別、商界和慈善基金網絡,為有需要的機構提供支援。
同時,我們呼籲巿民盡快接種疫苗。雖然疫苗未能完全預防感染新冠病毒,但對於預防重症及死亡的效果則十分明顯,尤其長者,因其感染後患重症以至死亡的比率特別高,即使痊癒亦可能有後遺症,所以更應該盡快接種疫苗。
此外,受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面對倒閉危機,尤其是服務和飲食業,許多人正在或面臨失業,政府在第六輪防疫抗疫基金撥款270億元,首度推出臨時失業支援,向第五波疫情以來導致暫時失業並在申請時已失業不少於1個月的中低收入全職或兼職人士(失業前的月薪不超過3萬元),提供一次性1萬元臨時失業支援,合資格自僱人士亦會考慮,最多30萬人受惠。
以臨時措施來說,1萬元應能稍為緩解燃眉之急,但還要有措施支援許多開工不足的基層人士,長遠來說要建立更全面的失業援助制度,兼且有效地把這些經濟支援資訊發布予有需要人士。
疫情嚴重打擊民生經濟,巿民和整體社會必須團結一致,才能戰勝「疫」境。
文章刊於2022年2月25日《Recruit – 蔡海偉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