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代共融 給老中青的「家」 @ 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 – 香港善導會「甦屋2.0」

市民愈住愈貴,愈住愈細,不同年齡的人都面對著住屋問題,特別是未輪候到公屋又住於不適切房屋的基層市民,當中包括:因事而未能與家人同住的青年Wendy及年長更生人士標叔。 Wendy在青年宿舍住戶居住了一年多的時間,但因年齡屆滿後須搬出,她說:「香港的土地問題己存在很久,對比其他地方及國家的青年人,香港的年青人自己搬出來住是十分困難,一來樓價貴,二來是物價高,所以我們自己搬出去住是不容易的。」幸好,Wendy在離開青年宿舍前,在網上找到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聯)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並申請入住位於中環的香港善導會「甦屋2.0」項目,於今年4月搬入。 另一位有住屋困難的長者標叔說:「我原本在善導會的樂富中途宿舍住,因為到了居住限期(九個月),需要離開,非常徬徨,幸好,善導會社工介紹我入住『甦屋』,安定下來了。」 香港善導會總幹事李淑慧表示,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 – 一個「家」,當人長時間居住於不適切的環境,他們缺乏安心及自由的感覺,在精神上亦都不能放鬆。再者,如他們獨居,他們欠缺鄰居及家人支持;在患病或不開心的時候,又缺乏朋友和他們傾訴,的確對他們的影響很大。最後,要讓人們看見希望。當長期居住於不適切的環境、等待公屋,加上在坊間私樓的租金十分昂貴,自己經濟上負擔不來,這令他們失去盼望,不知在那一天才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 因此,社聯於2017年得到政府、香港公益金、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社創基金)支持下,推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除提供過渡性住宿外,合資格的社福機構成為營運機構後,會向住戶提供社區為本的社會服務,並與住戶共同努力,協助他們日後在社區獨立生活。 今次香港善導會負責營運中環士丹頓街項目,項目名為「甦屋2.0」,以「跨代共居」的概念,服務對象包括有住屋需要及獨居的長者、中年及年青人士,希望給予老中青一個「家」的感覺。善導會相信一個健康的家庭,有「老中青」成員,在這種家庭𥚃,年青人可以教長者科技及生活技能,長者亦可以照顧年青人的生活需要等。 目前「甦屋2.0」入住率已愈九成,初期已有很多人申請,十分受歡迎,入住的長者生活質素得到改善;而年輕人方面,一般而言,他們的家庭關係比較薄弱,甚至與家人相處得不開心,善導會希望年輕人在「甦屋2.0」居住,與中年及長者住客相處,讓他們明白到年紀比自己大,差異不一定大,又或大家一定相處不來。 「甦屋2.0」住戶Wendy指,入住幾個月後暫時給予她「屋企」的感覺,一方面,環境不錯,𣎴同於不像青年宿舍,這裡是自己租的地方,有歸屬感,另一方面,沒有其他人牽制自己或訂立規矩,自己需要對租的地方負上責任。另外,因疫情而失業的Wendy更獲豁免她兩個月的租金,舒緩她的經濟壓力,令她感到十分窩心。 「甦屋2.0」住戶標叔笑說:「在這裏好開心,容許我長期在這裏住,我都接受。」他指這裡沒有年齡的代溝,你關心我,我關心你。他和年青人接觸多了,明白大家的思想有分別但可融洽相處。在生活點滴方面,當大家在樓下碰見,年青人會叫長者開着門等他,在下雨的時候,年青人會提長者帶雨傘。 社聯發揮平台角色  支援社福機構及弱勢社群 李淑慧覺得社聯在這個計劃「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中發揮了平台角色,社聯不單物色合適的住屋,亦協助社福機構及弱勢社群尋找不同資源,例如:基金申請及家居電器等。再加上社聯因應不同機構的服務特色及對象,將不同地區的社會房屋項目審批及交由不同的社福機構營運,配合不同社群的獨特需要。 ...

Hong Kong Dialogue: Making Progress in Fostering Equalities

Introduction Hong Kong Dialogue is an annual initiative of Youth Co:Lab co-led by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and Citi Foundation. 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is the host of the Hong Kong Dialogue this year, where a 2-day conference will be held on the theme of Making Progress in Fostering Equalities in February, 2020, with a view to examining the needs of marginalized and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nd youth and identifying solutions to enhance inclusion and ensure equal opportunities and outcomes for them,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ree marginalized groups including children and youth with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ethnic minority youth, and youth with aspirations deviant from the mainstream. Date and Time 21 February, 2020 (Friday) 2:30 – 9:30 pm 22 February, 2020 (Saturday) 10:00 – 5:00 pm Venue Auditorium, 1/F Duke of Windsor Social Service Building, 15 Hennessy Road, Wanchai, Hong Kong.   Objectives 1.    Recognize young people as active agents for social chang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2.  Engage young people as experts of matters affecting their lives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of marginalization; and 3.    Create a platform for true dialogues between youth and non-youth stakeholders to generate solutions to foster youth equalities. Programme ...

集體敘事在社區:知識與技巧.共學支援受社會狀況困擾人士

「逃犯條例修訂」引發廣泛社會爭議及不同場境形形式式的衝突,主流媒體充斥著激烈的畫面,但當中人士的經歷、感受、聲音和需要均難以被發現與照顧。 工作坊將分享應用集體敘事實踐促進社區人士立體對話的經驗、知識與技巧,並與參加者一同探索運用敘事治療支援受社會狀況困擾人士的更多可能性。 日期: 2019年12月2日(星期一) 時間: 下午2:30至5:30 地點: 香港灣仔駱克道3號5樓501室 講者: 趙德財先生(聖雅各福群會高級經理) 形式: 應用案例分享及討論 對象: 社工或輔導員,須對敘事治療有基本認識,具實踐經驗更佳 名額: 30 費用: 全免 *備註:本節結束後將會邀請有興趣的參加者組成實務小組,以共學如何運用敘事實踐回應近月社會狀況引發的社區、家庭和情緒問題。 報名:網上報名 查詢:2864 2958(鄧小姐) ...

暴力鞏固暴政 年輕人勿犧牲

政府上星期透過《緊急法》訂立《禁蒙面規例》,接連幾天假期,即使沒有不反對通知書和冒著違法風險,仍有大批巿民蒙面上街抗議,而前線抗爭者與警方的衝突未止,二百多人被捕,超過一半是學生,更有二十多名年齡在十六歲以下的青少年。看到他們被捕的畫面,其驚恐的神情,尤其令人心痛。  顯然而見,禁蒙面法激發反政府情緒,年輕人愈來愈憎恨政權,即使拘捕幾千人,或者稍能壓下亂局,但將來又可能再前仆後繼參與抗爭行動。政府已經失去幾代人的信任,必須想想如何和平理性地收拾殘局,設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是必然考慮。  前線的勇武派,年輕人們,不值得因仇恨政權、警隊和異見者而干犯嚴重罪行。痛恨濫用私刑的警察和黑社會,就更加要警惕,不要變成自己痛恨的人。大家或許對警隊公正執法失去信心,但「私了」隨時搞出人命,而縱火或投擲汽油彈都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如果不幸禍及無辜,自己於心何忍!而且這些罪行的刑期特別長,隨時斷送大好前途,各位在行動前更要想想至親至愛的家人朋友。  再說,暴力行為升級,只會給當權者無限藉口,打壓得更嚴厲和粗暴。持續下去亦將影響區議會選情,影響選民對民主的支持。  抗爭可有許多方法和可能性,即使不喜歡某店某集團,在不破壞店舖下,也能發起罷買或杯葛行動,這是巿場和法律下可做得的抗爭行為,現時零售市道低迷,抗爭者不要低估這些杯葛行動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上,也能繼續抗爭,積極跟進各項民生和政經政策,廣結公民社會,搶佔輿論陣地和議會席位,傘落民間。  誠如這次社會運動的成功要訣:「Be Water」,如水如冰,潛藏力量。  文章刊於2019年10月9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守護每一個學生

從前開學,總是懷着盼望及戰戰兢兢的心情,希望見到久未碰面的同學,預備迎接忙碌而豐富的校園生活,也會憂慮班主任會否特別刻板及嚴肅。無論如何,經過個多月的暑假,回校上課的第一天總是帶着一份喜悅。 這個夏天對每一個香港人都是異常漫長而又沉重。對部份學生,開學將會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盼望,但對部份學生卻可能是一份恐懼! 經歷兩個多月的反修例運動,社會危機與撕裂之嚴重已遠超所有人的想像。新學年開學在即,無論學生、家長、老師、社工及輔導人員均擔心這些矛盾會伸延至校園,觸發欺凌行為,亦擔心大量學生因為連續不斷的社會衝突而面對情緒困擾。 情況實在不容輕視,各相關專業界別必須嚴陣以待,應對社會危機。香港中學校長會、社聯和香港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組將攜手支援學生,並為教職員和社工提供訓練,建立應對能力及網絡。社聯亦會透過學校及青少年服務社工,為因社會危機而導致嚴重心理創傷及家庭關係決裂的學生作出轉介,協助他們獲取心理治療或精神科服務。 我們必須堅持,無論發生甚麼事情,必先守護學生,盡力提供一切協助。我們會一直陪著學生和家長走過這段艱難時期,以關愛包容化解糾紛;我們願意聆聽學生的心聲,讓他們感到愛與尊重,協助他們梳理心中的憤怒及鬱結。透過學校、社工及臨床心理學家的專業協作,致力令每一位學生都免於恐懼。 事實上,校園固有價值觀是應對危機的重要元素,包括關愛、聆聽、互相尊重和支援,師生們持守信念,絕對有助避免敵意和仇恨滋長。 最後,請任何人士或團體不要把學校和家庭捲進社會動盪的漩渦,這是年輕人的最後靜土和安全區,也是促進復和之地,大家應當共同守護。 文章刊於2019年8月28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