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

本港的社會企業(社企)於90年代開始發展,早期主要由慈善團體成立,多以解決貧窮和就業問題為主要目標,但經營上面對不少難題,包括租金高昂、營運成本上升,以及公眾認知不足等。筆者記得當年為協助社企突破這些障礙,社聯特別成立社企商務中心,提供一站式的支援服務,發展至今已蛻變成社會創新和共創(Co-Creation)的重要平台,而社企生態亦有許多變化。 我們自2007年製作《社企指南》,當時只有68間社企。而截至2023年4月,共有713個社企單位列載於《社企指南》,分別由381個團體營辦;四成營辦團體為獲《稅務條例》第88條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六成則為私營團體。 相較最早期的一成半,私營團體經營社企所佔比率逐年上升,反映愈來愈多企業家認同為股東賺取最大利潤並非唯一的營商目標,能為社會帶來可持續發展的效益亦同樣重要。私營團體經營的企業揉合科技、營商及創意思維去解決不同的社會需要,促成很多跨界別合作項目。 至於社企行業分布方面,首5個類別依次為「教育及培訓」、「生活百貨」、「健康護理及醫療」、「飲食」與「藝術及文化」。在新增的社企中,不少屬「企業服務及商業支援」和「愛惜地球」業務,反映近年較多新晉社企營運者選取開拓「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B2B)的商業市場,如職業轉介、在職培訓及營銷方案等服務,以及關注與環保相關的議題。 再者,以社會目標而言,《社企指南》列載的社企多以「就業融合」和「促進社會共融」為主,亦呼應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中的目標8:「促進持久、包容性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充分的生產性就業和人人獲得體面工作」,以及目標10:「減少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換言之,社企在達致自身社會目標的同時,亦在推動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期望未來能繼續與相關政策局、政府部門,以至其他團體一起制定社企長遠發展藍圖,進一步提升公眾對社企的認識和認受性,讓社企百花齊放,攜手共創更具影響力的方案,邁向社會永續發展。詳情可瀏覽《社企指南》網頁版:https://socialenterprise.org.hk/。 文章刊於2023年10月27日《Recruit – 蔡海偉專欄》 ...

社企「直播帶貨」

疫情嚴重打擊各行各業,社會企業(社企)亦不能獨善其身,據香港社會企業總會上月的調查,九成半社企的生意額大幅下跌,其中近四成半社企的跌幅超過一半或以上,另有一成社企在過去半年完全沒有收入。 不少社企都希望能夠轉型,將實體買賣轉到網上營銷,故社聯去年底在軟件公司SAP支持下舉辦《好 · 社企營銷策略挑戰 2021》,除為社企提供經濟援助外,同時教導社企網上營銷技巧,而晉身最後五強的社企更藉著「直播帶貨」比賽獲取更多網上營銷經驗。 上星期看過五強直播比賽,社企同事都很努力邊學邊做,經過多月特訓,做得有板有眼,例如以推廣共融和多元文化的WEDO GLOBAL(愛同行)首次拍攝其工作坊的宣傳短片和直播;推廣照護食的The Project Futurus則開通網上購物平台,方便客戶搜購;光咖啡在售賣優質咖啡的背後,為不同年齡人士提供培訓及就業機會;HotBubble著重本地生產,同時協助本地微創業者發展和提供更多就業機會予中年婦女;至於FairTaste 細味公平則促進公平貿易,幫助發展中國家農民的生活。 透過這次「直播帶貨」希望拉近社企與公眾的距離,讓大家有多一個渠道認識及支持社企。再者,近日政府發放第一期電子消費券,希望大家善用消費券支持社企,亦可以考慮於4月19日前購買《好 · 社企營銷策略挑戰 2021》最後五強的產品和服務,我們會根據其網上銷售平台的銷售額百分比來分配比賽獎金,同時公眾亦可投票選出「我最喜愛社企產品服務大奬」。請瀏覽好好社企FACEBOOK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emart.fans 文章刊登於2022年4月12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專為長者、病患及殘疾人士而設的康健服裝

長者、病患者或殘疾人士對衣服往往有特別要求,除了舒適美觀,也重視剪裁設計,以配合個人所需,方便居家出行。劉先穎 (Swing) 從事社工工作9年,當時主要從事院舍、復康及長者等服務。院舍工作令她決心創立社會企業 (社企)「縫補寶康健服裝」專門店。  「縫補寶康健服裝」專門店創辦人劉先穎說:「過去在院舍工作,工作人員需要照顧一些體弱的長者,都會比較辛勞。很多時候一般的衣服都是『過頭笠』地穿着,又或者衣服上有很多多餘的設計,那些都無助於照顧者為長者穿衣。透過不同的剪裁,可以幫助照顧者使用新方法去照顧一些體弱的人士,從而減少勞損及體力負擔。康健服裝既幫到照顧者,亦都幫到被照顧的人,大大提升生活質素。」  縫補寶主力生產三類產品,分別是第一類是透過特別剪裁方便穿脫的衣服;第二類是不易穿脫的衣服,以防止長者傷害到自己以及紊亂行為;第三類是復康輔助用品。  第一類是「縫補寶」很想向公眾推廣的,就是一些易穿易脫的衣服,這些衣服可能會用一些特別的物料造成,例如一些魔術貼、拉鍊、或者它們新引進並獲得台灣專利的天使貼。一些長者的雙手或者雙腳不是太靈活,動作未必做得那麼好,假如穿着一般人穿的衣服可能會有困難,透過一些從後打開或者從側邊打開的設計,能令到照顧者更加容易幫他們穿着。  第二類是有一些約束成份的物品,例如放撕(尿)片褲、連身衣,這些產品通常都是幫助照顧者去面對一些有紊亂情況,又或者一些皮膚上有需要照顧、容易有損傷的人士,就可能需要用到這些有少許約束性的物品。  當客人來到社企,Swing會以解決長者生活問題為本協助家屬。她不希望大家當「縫補寶」是一般的醫療用品公司,它們利用康健服裝是可以幫到更多的人解決照顧問題。有些客人很清楚他們所照顧的長者的需要,或者困難在哪裏,然後告訴「縫補寶」,員工便會透過不同的設計,以及專門訂做的服務,造出能幫助他們的產品。  Swing指出很多時候長者未必只是身體出現情況,當他們的行動受到限制,或者他們已經沒有辦法好像以往般自如地做到他們自己想做的事情,心理上都會受到影響,所以有時候反而需要關顧到長者的心理狀態,幫到當然好,幫不到的話社企員工也會運用知識或者連結,聯絡不同的院舍或社企,推介一些合適的服務給他們。  Swing 現時會到不同學校做講座,讓學生明白長者的需要。她說:「我們當然希望有更多人可以使用康健服裝,因為我們一向提倡康健服裝能改善長者的生活質素,亦都能夠幫照顧者減省體力及心理負擔。希望透過不同層面的教育,去推動這一項居家安老的生活配套,能夠更加完善地幫到長者,或者一些有需要的人士。」  短片製作:fluid ...

社企嘉年華 促銷推廣 x 公眾教育

社聯社會企業商務中心今年九月在新城市廣場舉行了「Give Me Five社企嘉年華」,活動與香港青山獅子會合辦,有超過10間本地社企參與展銷。 社企商務中心主管譚穎茜說:「很高興能在疫情之後做一次實體的展銷,我們在新城市廣場一年三天舉行了社企嘉年華。今次參與有十多個社企,展銷他們的產品與服務,我們也有一些公平貿易產品、咖啡,也有一些本土製作。」 除了可於嘉年華購物外,亦可參與《好好社企》特意推出社企禮券商戶推廣計劃—《Give Me Five》,使用政府派發的電子消費券到網上購買福袋。福袋內的產品均來自不同類型的社企禮券商戶,購買後將會由《好好社企》代為分享到相關對象手中,包括長者、基層家庭、照顧者、殘疾人士及兒童。顧客更可以額外選購社企禮券,親自到訪不同的社企、本土小店、有機及公平貿易購物點使用。 「《Give Me Five》顧名思義在五千元裏面取其百分之五,就是二百五十元,用於社企和有需要的人身上。《Give Me Five》活動有兩重社會意義,第一個意義在於, 二百五十元或者五百元的福袋,其產品也是由社會企業製造;第二就是福袋會分享予基層家庭,或者大家所揀選的一些弱勢社群,我們希望大家使用消費券的時候也能有着社會意義。」譚穎茜說。 疫情下,不少商戶的生意也受到影響,社企也不例外。但正因為疫情及電子消費券的推出,不少社企因此轉型為網店、提供網上服務或接受電子消費方式,社企「樂在棋中」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樂在棋中社會企業有限公司創辦人黃頌行說:「我本身是一個社工,當(成立)時察覺到很多家長和他們的小朋友把時間花在電子遊戲上,或者把電子遊戲用作電子奶嘴,我覺得桌上遊戲可以是一個另類的選擇,於是嘗試在社區裏做一些桌上遊戲的推廣。疫情的時間確實有很多人不能夠出街,又或者一些我們習慣使用的實體展銷方式取消了或者暫停營業,令銷量一度下降。我們的同事很有心,立刻想辦法將我們的網站改成一個銷售平台,也製作很多短片,例如一些遊戲的教學,甚至我們也會和一些機構合作,進行一些網上的工作坊,通過一些實時的教學活動,讓我們的桌上遊戲可以和一些愛好者進行互動,好好使用這個網上平台。在那個期間,我們的實體銷售確實下降了,但網上銷售慢慢上升了,可以說我們能夠過到這個難關。」 最後,參加了「Give Me Five社企嘉年華」的市民,有大約八九成表示增加了對社企的認識,以及日後也會多多關注香港本地社會企業。而大部分社企表示活動有效提升營業額及協助宣傳其產品及業務。社聯希望將來有更多類似的活動,為社企和社會帶來雙贏的局面。 社企禮券商戶推廣計劃 —《Give Me Five》詳情 https://www.goodgoods.hk/zh-hant/content/givemefive-chi ...

社企必須求變創新

第14屆社企民間高峰會下月初舉行,回顧十多年來香港社企發展軌跡,「盈利」與「公益」,由以往被視為不可並存,到今天隨著民、商、官等多方合作,社企生態經已形成並快速發展,營運模式與服務漸趨創新及多元化。惟受到疫情影響,各行各業飽受衝擊,社企的營運就更見艱難。根據社聯社會企業商務中心發表的《社企指南》,截至2021年4月底,社企數目達659間,較去年減少約1.1%,其中包括53間新加入,60間結業。 新增的社企認為,面對最主要困難是營運成本高昂(26.6%)、租金高昂(23.4%)及公眾對社企認知不足(22.7%)。它們認為,加強公眾教育(26.8%)最能幫助社企,其次為增加融資渠道(18.7%)和機構及公司制訂責任採購政策(16.3%)。 從《社企指南》的數據可見,本地的社企發展面對著不同的挑戰,疫情更加速了消費者購物行為的改變。社企今天需要提升數碼技能,善用網絡拓展業務。 有一間專門聘請婦女的餸盒服務社企,便留意到疫情加快企業數碼轉型,愈來愈多消費者習慣網購,更覺積極發展線上業務的重要性。這間社企在疫情期間,追緊市場步伐,改良網上營銷策略,加強電子商貿的應用,生意額於疫下不跌反升。隨政府派發電子消費券,他們亦積極採用更多電子付款渠道,進一步推動業務發展。 如何透過創新方案回應社會問題,是社企的核心。社聯將趁社企民間高峰會期間與業界交流,探討社會創新如何應用於社會服務及善用網絡開拓服務,期望促進跨界合作,支援社企發展。 文章刊於2021年10月20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