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pture

護理行業新力軍

本港人口高齡化,可見護理服務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奈何現行服務長期供不應求,數以萬計的長者正在輪候院舍服務。不過即使有地興建院舍和硬件,人力資源卻無法配合得到,院舍基層前線人手嚴重不足、流失率也高。 目前安老院舍基層前線人員的出缺率普遍達10-20%,而流失率更達25-30%(參考資助院舍統計數字,估計私營院舍可能更高),嚴重影響服務的質素及士氣。除了公眾對行業缺乏認識外,部分院舍的工作環境未如理想,還有一些私院侵害長者人權及私隱的事件等新聞,也會讓公眾對行業有負面印象,令有心人卻步。 最近和一些年輕前線護理人員談過,他們尤其擔心長者起居生活乏人照顧,每有院友離世也感到痛心。言談間,不難發現他們很有使命感,充滿關愛和熱誠。 然而,要讓年輕人繼續在行業服務,就要提供理想的工作環境及發展機會,也要得到社會對護理從業員的肯定。他們照顧長者的起居生活,守護著長者健康及生命,如此有意義的工作理應獲得更多尊重及讚賞。 如何吸納更多年青人加入安老護理行業是個大議題,政府固然有責任推動,而民間也著力回應這個挑戰。其中,一個慈善基金與社福界合作推行「護理關懷天使計劃」,提供奬勵金、社交康樂及個人發展活動、僱員支援計劃服務、並讓傑出青年從業員到海外交流,讓1000名前線同工受惠,藉以鼓勵青年投身安老護理行業,及讓在職人士繼續服務長者,確保安老院舍有足夠的人手照顧長者。 事實上,家人會老,將來大家也會變老,無論居家老或入住安老院舍,也需要專業貼心的護理從業員照料,我們都希望能有更好的服務。就由今天起,大家多認識護理行業,給予更多的尊重和支持。 (文章刊於2017年2月28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社區營造

分享兩個社區故事:  12年前,劉先生搬入當時仍屬中轉屋邨的天水圍天恩邨,該邨的社會設施貧乏,鄰里之間不願交流互動,亦沒有社福機構或地區組織提供支援,他一直住得不開心,甚至想要離開。 3年多後,劉先生獲發天晴邨單位,看到「社區發展陣線」的同工於當區擺設街站為居民提供支援,雙眼發光,笑言有「終於得救了」的感覺。「陣線」協助居民建立關係和互助網絡,劉先生亦熱心提出意見,後來更推動成立互助委員會,與街坊合力改善社區。 原來位處同一地區,只差在有沒有地區組織提供支援,居民生活差距可以這樣大。 另一個故事發生於西貢對面海的「聖伯多祿村」,該村村齡已逾50年,目前由村民組成合作社負責管理,香港明愛提供支援。聖伯多祿村承載着每戶村民一家三代的故事,村民不論年紀老幼,都會為村子積極付出。 早年雨季,舊村屋的天台嚴重漏水,村民首先向專業人士查詢報價,無奈高達百萬元,加上村民沒有個人業權,無法申請政府資助,村民無能力負擔。他們決定自發組織維修隊,憑藉他們以往修補漁船的技術,每天早晚共同協力,將屋頂完整復修,所涉花費只需五萬元,與專業人士報價差達20倍,更加為村民帶來很大的歸屬感。他們希望,世世代代都可以留在這個他們一手一腳建立的家。 這兩個例子同樣沒有政府幫助,但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要」,而是政策不到位。 房屋政策從來都應該以人為本,有瓦遮頭也要有人關心。未來十年不斷有新的公共屋邨陸續落成,針對新屋邨的支援服務尤其重要。雖然一直以來都有部分民間團體為居民提供支援,但由於資源不多,而且沒有政府配合,受助範圍始終有限。 營造社區和鄰里互助網絡不會從天而降,但如政策得宜,例如政府能於每個新落成的公共屋邨設立「新公共屋邨支援服務隊」,與地區常規服務互相配合,政府投入不需很多,效果卻可以很大,並且可持續。 祝願,各位街坊都可以笑口常開。 (文章刊於2017年2月21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你有多大壓力?

「壓力好大」是港人生活的常用詞,不少港人甚至已經習以為常,覺得有壓力是理所當然的事。民間推廣「精神健康」多年,無奈大眾的關注始終不多,亦忽略了自身的需要。 根據《香港精神健康調查2010-2013》估計,每七人便有一人有焦慮症或抑鬱症等情緒病;然而只有26%患者求醫,有更多患者默然忍受疾病的煎熬。不少患者因為懼怕外間目光而不肯求助,亦有些或因擔心失去工作、居所,甚至子女撫養權等,選擇隱瞞病情。 其實,每個人不論年齡、性別、職業和背景,都有可能受到精神困擾。設身處地,我們都希望得到支持與關懷。 最近發生多宗令人傷感的事件,有聾人被誤送青山醫院、接連有學童自殺、港鐵縱火案等,幾宗事件可能與精神健康有關。這些悲劇讓我們反思,應如何加強支援精神受困的人士,預防悲劇再次發生。 不幸事件提醒我們精神疾病的普遍性,治療及社區支援之需要。接納精神疾病患者及加強針對不同對象的精神健康教育,將有助於早期檢測、介入和預防。如果因為個別個案而令社會對精神病患者產生負面觀感,甚至歧視,只會令患者及家人孤立,令問題惡化。 另一方面,現時每名社工負責的個案平均高達六十四個,如何改善社工和精神科醫生人手不足的問題,以至覆蓋更全面的社區支持服務,也是當務之急。 以上種種需要政府及精神健康服務的專業人士關注,同時亦有賴於香港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協力。就讓我們摒棄歧視,讓有需要的人得到關心,免於歧視目光的恐懼。 最後,附上香港中文大學的抑鬱症自我測試和一間社福機構的熱線服務,如果你於過去兩個星期經常出現以下情況,代表精神壓力偏高,應尋求專業協助。 食慾改變,如胃口變差或過量進食 失眠或睡眠素質差 說話或行動變得比平日緩慢,或坐立不安 容易疲累 難以集中精神 自信心下降,或責怪自己 有不想生存或自殺的念頭 抑鬱症自我測試: http://cumood.scienceontheweb.net/mood_disorder_test/survey_6.html 香港心理衞生會心理健康熱線︰2772 0047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下午二時至晚上十時) (文章刊於2017年2月14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新春趁墟

過去的星期日,社聯與聖雅各福群會、仁愛堂及北區墟市節聯席等團體一同在聯和墟舉辦了一個新春墟市,各位攤販帶來富有鄉土氣息的新鮮農作物與特色手工製品。碰巧元宵與情人節臨近,有檔主把有機栽種的本地蔬菜巧手製成蔬菜花束,團體也借來一頂盈滿喜氣的大紅花轎供人拍照留念。檔主、顧客與遊人都逛得開心,一片喜氣洋洋,暖意濃濃。 這次墟市亦設「社區投票」,讓參與的街坊投選最希望在墟市出現的活動,善用社區空間。結果發現,原來街坊最喜歡社區環保回收活動以及藝術創作空間。主辦團體日後營辦墟市,也會聽民意增加這些元素。 近年公民社會大力推動墟市重現香港,希望讓難被主流經濟吸納的市民賺取額外收入的機會,顧客亦可以買到價廉物美及有本土特色的產品。墟市同時是一個讓區內市民交流的平台,檔主與顧客之間富有人情味的交流,相信在大型連鎖店中難以找到。 然而,要在香港辦墟市實非易事,我們與眾多團體都曾指出申請程序繁複及準則不透明。辦一天的墟市,要花上至少半年時間申請,包括向食環署、地政署、康文署、消防處等多個部門申請牌照,而且每次申請程序及標準都不一致。雖然政府過往在多個場合均稱歡迎墟市發展,行動卻未見配合。 民間希望獲得的援助其實很簡單,也明白難以強求政府一下子突破所有制度框框。如政府能考慮以試點計劃的形式,先挑選地區內部份適合的地點納入計劃,制定清晰且具透明度的指引,方便非牟利團體在地區進行更多受居民歡迎的墟市計劃,便是一大德政。 團體將於周日(12日)再次舉辦是次「情『農』墟」,地點移師至上水石湖墟行人專用區。雞年伊始,誠邀大家當日到墟市逛一逛,支持這些充滿人情味的地區經濟活動。   (文章刊於2017年2月7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七十。繼續從心出發

二戰後大批難民逃到香港定居,當時香港沒有甚麼福利制度,現時的社會福利署亦是在1958年才成立,許多扶貧及救災工作均由教會和志願團體負責。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就是在這種匱乏的社會環境下於1947年成立,並於1951成為法定團體,70年來因應社會轉變而發揮不同的功能。早期殖民地政府的福利制度零碎,社聯肩負協調服務的角色,讓各個志願機構能夠更有效接觸和協助有需要的巿民。 60年代香港社會貧窮,就業服務不多,社聯亦因而開展職業發展服務,也嘗試在尖沙咀開店,售買弱勢社群製作的工藝品。至於70,80年代,政府意識到一套整全福利制度的重要,當時許多服務標準均是透過社聯的平台與志願機構一同訂定,建立了緊密伙伴合作關係。 到了90年代社聯開始著力發展研究工作,為許多社會服務奠定數據基礎,而至千禧年將連結不同界別視為策略工作。今天,社聯無論與專業界別,商界及外國機構都有非常良好的網絡。 70年過去,社聯陪伴幾代香港人成長,見證許多社會大事,也因應時代轉變而變得多元。社聯的機構會員也由純粹的福利服務,覆蓋至關注環境保育、人權,甚至寵物權益等議題的機構。 然而,機構歷史悠長不等如故步自封,怎樣掌握社會脈搏和需要是社聯持續的工作。香港彈丸之地,居住了730萬人,可見的將來仍有許多新挑戰。藉著社聯70周年,我們也在思考未來發展,其中有兩項重點。 第一,人口高齡化是個不能迴避的議題,除了強化基本服務外,也要推動創新,怎樣善用科技於福利服務中,外國經驗已告知我們,這將會成為改善長者和照顧者生活的關鍵。因此,過去幾個月社聯派員到外地考察科技發展,並計劃今年六月舉辦一個與長者生活科技有關的展覽,推動本地創新科技和服務發展,希望港人生活得好,能於香港安身立命。 與此同時,社福界和公民社會的版圖也有很大轉變,小型機構和社會企業如雨後春筍。無論是提供具體服務,抑或從事倡議工作的,都十分需要得到相關支援,例如財務管理,機構透明度,以至營運能力等。故此,社聯將在這方面下功夫,期望能夠協助小型機構茁壯成長。 雞年依始,祝各位新年快樂,也期望各位與社福界共同持守社會公義公平,維護社會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和市民的福祉。 (文章刊於2017年1月31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