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pture

天生我才必有用

附圖的圖案美麗嗎?這不是某大品牌新出的花紙或布藝,而是一間創新庇護工場學員的作品。 最近參加香港心理衞生會賽馬會協創坊的開幕典禮(「樂融+創新」@JCCCW.NET活動),看到學員的天賦和努力,真正體會「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思。 有別於傳統庇護工場,協創坊是香港首間與基金協作優化服務的工場,大幅度將原來的李鄭屋工場改為現代化的單位。學員可以參與製作不同産品,更與工藝師傅及設計師合作,將學員零碎的工藝設計雛型轉化為完成品,不再像過去只不斷重複做同一種工作,例如入信封、膠叉等包裝和加工工作,這有助學員強化工作和就業能力。 學員不但能提升滿足感,自信及自我形象,還能增加收入。有家長告訴我,女兒現在更願意上班,比以前更開朗,社交活動能力也提升了。 職業康復服務邁進新一頁,訓練漸趨多元化,更涵蓋各類手工藝品,例如玻璃工藝、麵粉黏土、皮革、手繪環保袋,並有外展工作訓練包括汽車美容、辦公室/學校清潔服務等。這些服務有助學員發揮工作潛能和才藝,滿足全人發展的需要。 (文章刊於2018年4月24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第三齡

上星期舉行了本年度香港第三齡學苑結業禮。第三齡學苑的校訓是「知樂自得」,凝聚一羣志同道合的退休人士,自務組織學習活動,自行策劃學習中心的方向及運作模式,並負責所有財政及行政事宜。 在結業禮上,看到老友記的歡愉,足顯這種自學模式很符合他們的需要。事實上,政府亦確認「長者自務學習」的好處和影響力,並於安老服務計劃方案提出以「自務會社」模式,鼓勵長者發起、籌辦和管理自己的學習及義工活動。「香港第三齡學苑」就是一個很好的示範。 獲選「最富才藝導師」冠軍的是葉鵬威(威哥)。威哥是位退休公務員,2002年退休後便參加一間社福機構的服務,更積極拓展第三齡學苑,鼓勵退休人士終身學習和參與義務工作。他多年前已獲選傑出第三齡人士,今年他又多一個榮譽,皆因他在學苑負責教授多達十三種不同課程,包括長者IT資訊、手機及平板電腦應用、生態及古蹟文物導賞、團隊管理及個人提升等。 無論是探討長者政策,參與義務工作,推動長者終身學習,甚至在我們的樂齡科技博覽中試用創新產品,總會看到威哥的身影。威哥時刻充滿活力,精神奕奕,怎樣都猜不到他已年過七十。 其實社區上還有許多像威哥般多才多藝的退休人士,身體健康,亦沒有經濟掛慮,能夠鼓勵和協助其他老友記終身學習,所說的並非艱深學問,而是培養一些興趣或嗜好,為退休生活增添色彩。 (文章刊於2018年4月17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莘莘學子亟待支援

近年發生多宗年輕人自殺事件,不少還是莘莘學子,我們惋惜之餘,其實還有許多事情可做,最基本是要了解他們的精神狀況和壓力來源,希望能及早在崩潰邊緣把他們拉回來。 其實相關蛛絲馬跡早已存在,最近專責學校社會工作服務的同工就走在一起,調查中學駐校社工所處理個案的潛在危機,共收回419份問卷,佔全港九成有政府津助駐校社工服務的中學,過去一個學年合共負責29,726個案,兩成個案屬「精神健康個案」,意指持續出現暴躁、反叛、易哭或情緒波動等,而影響到日常生活(如進食、睡眠、工作、學習、社交及自我照顧能力等),當中又以第一組別(Band 1)學校的精神健康個案稍多,達到40%,而第二(Band 2)及第三組別(Band 3)分別為34.9%及25.1%。 最引起關注的是在全數近三萬個案中,有2,321宗個案曾有自殺念頭或行為。學生自殺一宗也太多,何況有二千多人曾有輕生念頭,甚至付諸實行,這是整個社會必須處理的問題。 駐校社工估計仍有大量潛在及未有支援的個案,但目前相關服務已遠超出正常負荷。當然,加強服務有助辨識和支援遇到困擾的學生,唯困擾原因複雜,同時需要家庭,朋友,校方,以至其他身邊人的關心和諒解,才能得到舒緩。 (文章刊於2018年4月10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支援新屋邨居民

房委會商業樓宇小組委員會上周通過以優惠租金將新落成屋邨部分尚未使用的非住宅單位,例如互助委員會辦事處或儲物室,租予非政府機構作臨時工作基地。這項措施將有助服務單位「駐邨」提供更便捷的服務,讓新入伙居民能夠盡快適應社區。 事實上,新屋邨居民多屬基層家庭,需要社工隊協助適應生活環境,甚至連簡單裝修也需援助。例如有位單親媽媽獨力撫養年幼女兒,苦候六年終於上樓,但處理好女兒轉校和搬遷的問題,卻已經耗盡積蓄,連新屋的地板和基本傢俱都沒法負擔。最徬徨的時刻,幸得駐邨社工協助求助申請租金緊急援助及短期食物援助,才能熬過難關。她其後更成為邨內義工,幫助別人同時擴闊自己的圈子,融入社區。此外,支援邨內基層兒童,例如提供功課輔導及其他社區照顧,也是重要一環。 不過,現時社福機構許多時候只能利用屋邨附近空地或公園提供服務或舉辦活動,情況極不理想。今次房委會的新措施雖有助服務單位短暫駐邨,但只是權宜之計,長遠來說,日後在公屋社區設計上,應預留空間予非政府機構提供服務。 房屋政策不只關乎硬件上的「一間屋、四幅牆」,亦在乎居住者的生活需要,提供適當的軟件服務,巿民才能安居。 (文章刊於2018年4月3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扶貧。共議

過去周未有兩個關於扶貧的場合,周六有官方「扶貧委員會高峰會」,焦點落在社會房屋,尤其是組合屋的發展進度;至於周日就有民間團體發起的「民間扶貧高峰會」,當然較難吸引傳媒目光,但有幾點值得一提。 其實,討論扶貧不單是政策制訂者的專利,如何在民間推展一個由下而上的扶貧運動,也十分重要。今次公眾共同就「青年貧窮」、「照顧者及兒童」、「基層住屋問題」三個課題商討對策。雖然不同背景及年齡層巿民的觀點可以有很大差別,但透過聆聽和溝通,是建立共識的不二法門。 主辦單位也進行民調,邀請巿民就二十多項認為該在香港推行的扶貧政策評分,結果巿民最關注「增建公屋」,其次「增加門診服務」,而第三位則是「制定標準工時及超時工作補薪制度」。 至於我談到少數族裔的貧窮情況,早前政府統計報告顯示少數族裔貧窮人口比例較高,尤其是南亞裔家庭,唯現行支援卻十分鬆散,當局必須改變支援策略,更積極主動接觸少數族裔。 這是都是小巿民的心聲,對制訂合適的扶貧政策有很大參考價值。 (文章刊於2018年3月27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