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 availab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東華三院全方位支援南昌220居民,住戶入住後生活大大改善

「未搬入組合屋之前,是住在油麻地6樓的天台屋,居住環境比較惡劣,天台在夏天溫度很高,開着冷氣都有二十六、七度,小朋友的情緒非常波動,容易發脾氣。當時租金及雜費佔我(們)的總收入大約四成,令家庭開支十分沉重,小朋友有一些興趣班想參與,亦不能達到要求。」南昌220住戶張先生說。 「成功抽中組合屋後,我和太太兩晚睡不着,覺得是非常好運,很難形容開心程度,大家都在想搬新屋後有什麼可以改善。」張先生說。他搬入新屋後,一家人都快樂了,生活壓力減少。另外,他期望在入住組合屋兩年期間,當住屋開支減少,便可餘下更多金錢給予兒子學習及空間發展興趣。在疫情期間學生需要進行網上學習,上網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他以前天台屋上網時,上網速度時好時壞,來到這裏上網速度正常,剛剛兒子完成了網上學習,非常暢順地聽到老師說話,老師亦很清楚聽到兒子的說話,張先生亦覺得十分感恩。再者,在以前住的地方很多蛇蟲鼠蟻,現在南昌220特別乾淨之餘,太太和他都覺得空間大了很多。 事實上,香港仍有不少市民生活於不適切居住房屋,居住環境極為惡劣,受制於房屋開支及高昂的生活成本,這些基層貧困戶往往處於一種極度孤立的社會狀況,很多更是足不出戶,不認識社區支援及服務,社區鄰里關係亦薄弱。東華三院主席文頴怡指,因應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推行的南昌街組合社會房屋計劃,東華三院希望積極參與,並有幸獲揀選為是項計劃的「營運機構」,期望透過東華三院社區建設的經驗,協助正輪候公屋的基層市民改善他們的住屋條件,及進一步建設和諧共融的社區。 東華三院有意將「共享經濟」的概念引入南昌街項目的鄰里建設方面,透過促進居民互助分享生活用品、分享技能以及分享時間,希望於深水埗區建立大型「共活」空間,目標是鼓勵鄰里間守望相助以及提升社區建設能力,以達致居民由「受助」邁向「自助」及「互助」的目標。 「南昌220」項目提供89個一至三人單位,東華三院早前收到約四百個家庭申請,絕大部分單位已經入伙。此外,東華三院亦提供儲蓄配對計劃,若居民每月儲蓄$200元,可獲$200元的配對資助,完成兩年計劃後的總金額為$9,600元,可用作新屋搬遷或其他應急之用。 東華三院行政總監蘇祐安表示,居民獲得通知簽約後,感到相當興奮。因為計劃同時獲得「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提供購買電器的資助,每戶可獲$1,000元購買家庭電器;另外,「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亦贊助住戶購買傢俬,最高資助額為每戶港幣$4,000至$6,000元。當中按住戶人數不同,有不同的資助額,一人住戶最高可獲$4,000元、二人住戶最高可獲$5,000元、三人住戶最高可獲$6,000元津助。住戶表示資助非常實用及貼心,可即時為他們解決很多搬遷及購買傢俱的煩惱。 ...

私人業主:「住屋是基本人權」 與非牟利機構携手提供社會房屋

「在舊區很多時候(業主)會租給二房東,我們看到市場是不斷加租金,但好多時我們是不想加價的,不過就算我們不加,亦不會直接受惠於租戶,因為當中有利潤,二房東都會照加價,住戶仍然要承受很高的租金,我們的確不想這樣的情況發生,亦不想住戶住在那麼差的環境中。我們再想想有什麼方法做到雙贏呢,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業主可以收到租金,租戶亦都不用住在那麼惡劣的環境呢。在社區上,除了二房東外,會否有其他機構可以協助我們,既可協助我們管理物業,亦可以幫助住戶,而非政府機構是否可行呢!」業主莫小姐說。 社聯社會房屋中介平台 協助小業主及社福機構 在出租物業、裝修單位及協助基層租戶方面,小業主及社福機構都面對不同困難,小業主雖然了解出租及裝修單位事宜,但會面對租戶入住後的單位保養及其他物管問題;另一邊的社福機構雖懂得如何協助基層街坊,但缺乏出租及維修單位的經驗。 因此,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在「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中承擔房屋中介平台之角色,負責承租及翻新部分的私人單位,再分租給認可營運機構(社會服務機構及社會企業)營運及提供支援服務,以減低營運機構的風險及成本。社聯亦會透過聯繫不同的專業團體,分別協助進行單位勘察、草議租約、協助相關的工程項目等。 啓愛共融社區中心創辦人及總裁傅雅妮指出,機構曾試辦過渡性房屋,面對著不同的困難,例如:需要學習不同樓宇及租務的專業知識,但社福機構的強項是協助解決基層市民的身心需要,並不是學習那些與樓宇相關的知識。她說:「我覺得社聯的社會房屋中介平台好重要,一個有實力、有心及大型的平台,而我又好信任社聯,社聯同事好有心,人力物力支援亦很足夠,而中介平台不是全部站於商界及政府那方面,不是站在任何一面,只是按信念而行,我很信任社聯,很多人可以給予意見我們,在過渡性房屋,我好開心與你們合作,你們不會收埋不協助我們。」 業主莫先生指,住屋是基本人權,有一些住屋的基本條件是需要滿足的,例如:廚廁要分開,有一張枱可以食飯及做功課,需要有一個窗,有充足的陽光,有流通的空氣。他透過社聯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讓業主得到合理的租金收入、維持及確保物業及租客的質素,同時住戶可以以較低的租金入住單位,減低他們的住屋開支壓力。 所以社會房屋中介平台在小業主及社福機構中扮演重要角色,產生協同效應,協助雙方解決困難,同時有效發揮各自的優勢。 社福機構在社會房屋的角色 有別於私人租務市場,社會房屋由社會服務機構營運,除了協助管理單位外,同時為入住的基層家庭及有特殊需要人士提供社會服務支援。傅姑娘指,讓社福機構加入社會房屋中,整個項目配套元素增加,例如:社福機構提供食物援助及網上學習支援的服務,住戶便可以得到食物援助及學生網上學習配套服務。 「找非政府機構承租的好處是,首先他們不是牟利,變相中間就少了一層(二房東)賺取利潤的人,我們收取的租金是以政府的綜援租金津貼,而住戶交的租金是合理水平,而我們亦可收到合理收入,而我們收到的租金和之前租給二房東的差不多,甚至我們有多剩餘的錢,可以用來維修及翻新單位。」業主莫小姐說。 ...

高功能自閉症年青人生活技能訓練

自閉症譜系青年邁向成人階段的過程充滿著不同的改變及挑戰,而獨立生活技能,是青年成功過渡到成年的指標。然而,基於高功能自閉症青年的特質,於適應轉變方面比一般人困難,所面對的成長挑戰將會更大。24歲的Michael,患有高功能自閉症,即是語言能力和智能方面與普通人無異,但擁有典型自閉症譜系障礙的特質,如社交溝通困難、思想固執等情況,令媽媽Windy非常擔心。 服務使用者Michael的母親Windy說:「其實他小時候參與家務不多,因為功課很忙。但在自理能力方面,我們也看到,他在歸納、整合方面比較弱。當時都會有點擔心,最主要是對於他的情況和病症不了解。」 獨立生活的定義包括:溝通管理、預備膳食及清潔、健康管理、處理家務及家居維修、購物、社區流動(如:乘搭交通工具)、財務管理和危機處理。協康會於2016至2020年期間,收集約300名15至40歲高功能自閉症青年,有關獨立生活技能方面的評估, 只有8%的青年可以完全獨立生活,當中更有四分之一人是需要協助才能獨立生活。 協康會職業治療師陳智豪:「 我想是他們特徵上,本身的計劃和組織能力比較弱。以及他們會有固執行為或者特定興趣,令他們對環境上的要求,例如做多一點家務的時候,他們產生的焦慮和壓力會更大。例如他們完全不懂煮食,沒有洗衣的概念,因為家人已幫他們完成。洗碗後你會發覺還有肥皂泡在碟上,這情況也見過。」 協康會為高功能自閉症青年提供獨立生活技能訓練,其中包括煮食、家居清潔、金錢管理、社區適應及危機處理等等。 陳智豪說:「我們的形式很多變,透過評估後,會有個別訓練,也有小組訓練,也舉辦過獨立生活營,來幫助他們提升獨立生活技能。」 「在房間裏,空間雖然不大,你會看見床舖,他們要學習的是自己整理床舖、更換、摺好。也有機會燙衫、摺好自己的衫褲,掛好。」 「財務管理上,他們首先要和生活接軌,一些很簡單的活動,例如了解現在一包八公斤的米要多少錢,自己的上網計劃用多少錢,有什麼事是必須支出,什麼是有選擇,可以取捨的。」 Michael參加了計劃後,在職業治療訓練及社工協助下,學習多種獨立生活技能,時間管理與規劃亦大有進步。 Windy說:「雖然他常常說自己不行,很多事也不懂,但我覺得他學習很快上手,我對他可以獨立生活有信心。」 令Windy欣慰,是兒子自工作後,每個月也會給父母家用,日常基本開支也可自己負責,從沒有入不敷支,更會主動和她一起準備食材及煮食。 「煮食技能好了很多,如洗、切、煮。他也有研究煮卡邦尼意粉,我覺得他玩得很開心。」Windy 表示。 有不少家長曾反映子女屬於高功能自閉症人士,未有入住宿舍的需要,但又未能完全獨立生活。如果政府可推行全天候獨立生活技能訓練先導計劃, 由非政府機構籌劃及推行,不但減輕政府行政負擔,亦可以加快對自閉症青年的協助。 ...

建立民間社會房屋生態 @ 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由2017年9月開始,為期三年的民間主導房屋試驗。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作為房屋中介平台,承租和翻新閒置住宅單位,邀請不同非政府機構參與,負責營運項目,並為社會房屋居民提供社會支援服務。「有賴社會上不少善心業主對『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的支持,我們衷心感謝他們的參與和鼓勵。計劃自開展至今,接獲有意出租的住宅單位共有743個,提供超過500個單位給有需要的基層市民居住,現時超過1000人入住。」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督導委員會主席陸志聰醫生說。 根據社聯「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的社會影響評估,發現97.4%的住戶表示滿意計劃,成效非常正面。基層街坊入住共享房屋前居住在不適切住房,人均居住面積只得62平方呎,入住後大幅上升93.5%,達至120呎,住屋質素得以改善。至於住屋開支方面,租金及水電費的中位數由$5380大幅下降31.2%,減至$3701,舒緩住屋開支壓力。住戶亦成功建立社區資本網絡及鄰里互助關係,例如:參與更多社區活動(+16.9%)、義務工作(+12.6%)及樓宇管理(+60.9%)。而95.9%受訪居民表示在入住後認識了新朋友,街坊在彼此認識後,亦會主動關心鄰居及對方需要,避免「被社區孤立」的情況。 推動社會房屋運動  成就香港民間社會房屋生態 「過了三年,我們累積經驗,真的很多人,很多不同群體可以參與其中,不論是發展商、個別業主、政府部門、基金會、甚至商界朋友,可以和我們一起為基層市民提供適當的居住環境。我覺得已經推動社會動員,讓這(社會房屋)運動繼續走下去。」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說。 蔡海偉指,社聯一開始訂立目標,在數年時間內建立這個社會房屋生態圈,在營運「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前,香港不是太多社福機構擁有營運社會房屋的經驗,至今共有14間社福機構參與了計劃,提供房屋單位及社會服務給有需要家庭,推動到鄰里之間的關係,互相守望相助。機構也反映計劃很有價值,非常實際及「好貼」地協助基層市民,機構亦覺得應該做得更多,除了14間機構參與外,有不少機構願意再行多步,例如:一些機構自行興建「組合社會房屋」,擴大本港整個社會房屋的供應,反映「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有成效。再者,越來越多機構及有心人願意參與投入整個社會房屋計劃,對於不少市民輪候公屋,民間提供社會房屋的能力的確是大大提升。 「雖然做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是好辛勞的,不論是社聯及營運機構的前線同工,都是花了很多努力,但見到街坊的改變,看見街坊的回應很正面,令我們都覺得十分值得,我們的計劃協助了很多家庭,大家都覺得好感動好開心。」蔡海偉說。 ...

Community housing promotes understanding toward multiculturalism and ethnic minorities, leading to proposals for new housing projects @ HKCSS “Community Housing Movement” – SOCO “Sai Wan Shun Sing Mansion” project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renting an apartment, most property owners and agents are Chinese, who have various understandings of the ethnicity minorities. Most consider them as poor tenants with strong odor who either could not afford the rent or skip it entirely. The owners think that the cooking practice of ethnic minorities is often complained by their ...

網上學習 多元遊戲 支援SEN學童家居訓練

「在疫情期間學校停課,SEN (特殊教育需要) 學童沒有訓練,對他們的整體發展能力有影響,(例如) 對言語障礙的小朋友,他們要有恆常言語治療,但停了便出現倒退的情況;對專注力 (問題)的小朋友,少了專注力訓練,困在家沒有上課沒有訓練,亦會影響與父母的親子關係。」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復康服務督導主任陳韻玲說。 因此,顧積善堂慈善基金與社聯 WiseGiving 合作,透過顧積善堂 COVID-19 疫境送關懷計劃,與7間機構携手支援不同地區的基層家庭及有特殊教育需要 (SEN) 的兒童及青少年,以解燃眉之急。其中一間參與機構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舉辦了「樂學繽fun計劃」,為40個SEN的學童在疫情之下提供網上密集訓練,包括:功課輔導、社交訓練,專注力訓練及讀寫訓練,再者導師亦會教授興趣小組,例如:魔術、跳舞班、音樂、STEM、藝術等,讓他們有一個充實的暑假。此外,功課輔導班亦會持續去到9月。 其中一位參與計劃的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家長Ada指出,疫情下兒子不可去街,一整天留在家,媽媽會叫他做功課,兒子就會覺得媽媽很差,只懂叫他做功課,而媽媽在家也有很多事情及家務需要處理,沒有很多時間與他玩樂,最後兒子感到煩擾,更會發脾氣,而媽媽會罵兒子,令大家都會不開心,關係轉差。參與「樂學繽fun計劃」後,兒子每天都期待網上上課,在課堂中不但可以他教他做功課,同時教導他社交及興趣,所以他整個人開心一些,經過訓練後專注力及社交能力都有所改善。此外,作為照顧者的媽媽,在兒子上課時,都可以有時間輕鬆一下。 「兒子在『樂學繽fun計劃』認識很多人,他會跟家人一齊分享,等爸爸放工可跟他一齊互動,一起談心,在家人關係上有很大的突破,不像之前 (兒子) 總是會搞這樣搞那樣,現在情緒、行為及我們之間的家庭關係得到改善。」另一位家長 Lili說。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