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幼兒母親身心健康狀況研究調查」

受訪基層母親自評身心健康差 家庭背景、照顧責任沉重及欠缺支援為高危因素 「基層幼兒母親身心健康狀況研究調查」 【新聞稿2023年5月14日】社會上有不少育有幼兒的基層母親,她們在照顧幼兒方面的困難和需要、以至她們自己身心健康問題多被忽視。為識別影響基層母親的一籃子風險因素,找出高危社群,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於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進行「基層幼兒母親身心健康狀況研究調查」,透過20間社會服務單位接觸441位基層母親,她們至少育有一名0-6歲的兒童,並為主要照顧者。社聯於今日母親節發布調查結果。 社聯總主任(政策研究及倡議)黃和平先生指出,高危群組(自評生理健康及自評心理健康均低於35分)具有一些特徵,包括處於分居或離婚、育有特殊需要兒童、子女年齡越少(0-2歲)、照顧時間長、租住私樓分間單位,以至沒有親朋支援。這些負擔沉重壓力的基層母親連帶影響子女的身心照顧需要,例如較少戶外活動和運動,子女也有可能有較多的情緒行爲問題。 441位受訪者中,84%受訪者為全職家庭主婦,有57%育有兩名子女,12%育有三名以上子女;35%受訪者的子女有特殊教育需要。 49%受訪者平日獨立照顧子女的時間為8-15小時,另有23%達到16-24小時,幾近全日無休,而假日的照顧時數就更高。不少受訪者表示,她們的伴侶較少分擔家中的照顧責任,一般為4小時以下。由於長時間照顧家庭,她們沒有太多社交支援, 27%受訪者與朋友或其他家人見面的頻率,少於每個月一次,而且多用社交媒體保持溝通。問及過去一年在經濟或照顧子女上遇到困難時是否有親朋好友能夠提供幫助,分別有47%及40%受訪者表示沒有,其餘大多只有一至兩位親朋好友可以幫忙。 根據受訪者的自我評估生理和心理健康,多數(33%受訪者自評生理健康,46%自評心理健康)集中在少於35分的低分區,而達到平均值50分的只有極少數(6%受訪者自評生理健康,9%自評心理健康),綜合結果較普遍香港市民的自評分數為差。事實上,受訪者鮮有運動,58%受訪者平日睡眠時間為6小時或以下,而有36%受訪者表示睡眠質素差或很差,另65%受訪者有持續三個月或以上的痛症,至於曾經或現在患有抑鬱症、焦慮症或產後抑鬱症則分別有25%、28%及33%。 個案分享 育有兩名分別6歲和2歲子女的基層母親陳太分享,誕下幼女後有產後抑鬱徵狀,當時雖被轉介到專科跟進,但礙於要長時間照顧女兒和同住的年老長輩,故沒有接受跟進診治,至今仍有各種情緒狀況,如經常心跳加速、憂慮、內疚等,一直沒有好好處理。由於是全職照顧者,家中大小事務都由她擔當,但又經常被家人嫌棄做的不夠好。身心健康一直惡化,經常極度勞累,睡眠嚴重不足,情緒很差,患病仍要繼續支撐家務,甚至有次因感冒在診所門外暈倒。她認為託兒服務對兒童照顧者最為重要,讓母親可以稍肆休息和有自己的空間,身心才能回復健康。 社聯建議: 優化家務指導服務 研究發現照顧0-2歲嬰幼兒的受訪母親在身心健康上較高危,亦發現他們不少缺乏其他家人或朋友支援。建議優化現時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的家務指導服務,增加服務供應及宣傳,並建立跨專業團隊,為在照顧嬰幼兒上面對困難的婦女提供產前產後的一站式支援,包括教育育兒知識、家居環境安全風險評估、家務支援及產後健康復原支援等。 家庭為中心的基層健康介入 基層醫療強調預防疾病,以家庭為中心,可鼓勵社會服務單位與區內持份者,如母嬰健康院或地區康健中心協作,於社區推行強化家庭健康管理能力的計劃,如舉辦親子運動班、推廣家庭健康飲食、進行家居藥物/疾病管理教育、組織育兒互助小組等。推動計劃的資源,則可設立「十八區基層醫療發展基金」支持服務機構提供服務。 加強社區保姆服務 社區保姆計劃為九歲以下兒童提供託兒服務,但名額不足,故應加強社區保姆服務,包括增加義工補貼及社區保姆提供服務的處所。 下載研究簡報、基層母親陳太圖片 https://bit.ly/3VTYAc3 傳媒查詢 黃和平先生 社聯總主任(政策研究及倡議) Tel: 9254 6091 E-mail: [email protected] 曾志康先生 社聯企業傳訊高級經理 Tel: 9475 5627 E-mail: [email protected] ...

社聯制訂全港首份「照護食標準指引」

社聯制訂全港首份「照護食標準指引」 食品及飲品形態劃分等級 解決吞嚥困難人士及照顧者的切身需要 【新聞稿2023年5月9日】香港步入高齡化社會,根據政府統計處推算,到2040年3成以上人口是65歲或以上長者,而年屆85歲或以上的長者將由現時不足25萬倍增至超過50萬。由此預視,因年紀老邁及各種病患而引致吞嚥困難的患者數目亦將逐漸上升,如何為他們提供合適膳食不單是照顧者的難題,更是社會的挑戰。 過去香港沒有統一的「照護食」標準,市場上不同機構、院舍及產品供應商各有準則,各有應用。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於 2019 年進行「照護食的使用現況及需求調查」,院舍員工及家居照顧者均認為有更清晰的「照護食」標準及指引十分重要,例如:食物的軟硬度及營養成分,以便選擇合適的「照護食」食品;亦有超過六成照顧者希望改善食物質素,但不懂相關技巧。 有見及此,社聯與香港中文大學食品研究中心及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合作,以「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為基礎,在策略夥伴嘉里集團的贊助下,配合科學化的數據及本地適用的詞彙描述,制定一套統一、清晰及本地化的《照護食標準指引》,同時附加本地照護食菜式的烹調方法給各界參考,供家庭照顧者及不同專業人士使用,滿足吞嚥困難人士的基本膳食需要。 今日社聯假社企餐廳「銀杏時光」發布《照護食標準指引》,簡介指引內容、適用方法,及邀請出席者試食根據指引製作的菜式。出席發布會的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社會福利界)狄志遠博士、立法會議員(醫療衞生界)林哲玄醫生、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社聯「照護食」專責小組主席兼香港中文大學家族企業研究中心和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區玉輝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榮休教授關海山教授、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吞嚥研究所所長暨副教授陳文琪博士,以及嘉里控股有限公司社區投資及員工參與高級經理李培德先生。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表示:「『照護食』包含不同形態的食物,透過各種烹調及處理方法,調整食物的形態、軟硬程度、黏稠度和飲品的『杰』度,以更精準地配合不同程度吞嚥及咀嚼困難人士的需要。把食物做得安全又好吃,讓患者有尊嚴地重拾進食的樂趣,改善生活質素,正是『照護食』的意義。期待透過指引能推動業界發展,擴大供應,並令大眾更了解『照護食』,掌握製作及簡易測試方法。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聯繫各界,同行共創,將『照護食』帶入社區。」 根據《照護食標準指引》,將食物及飲品的狀態劃分為9個等級,例如稀薄如水為0級,細碎及濕軟為5級,至於7級則為食物原狀。一般個人照顧者或院舍人員可以用餐叉、餐匙及針筒測試食物和飲品的形態;至於食品生產商則可使用特定測試儀器取得科學化數據,以更精準地生產「照護食」食品和飲品。《指引》亦詳列烹飪要訣、營養要素,以及45種本地常見食材及17款菜式的烹調示範及測試應用實例。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吞嚥研究所所長暨副教授陳文琪博士:「吞嚥困難人士和照顧者往往在準備飲食時感到迷惘,擔心是否安全及合乎規格。是次指引能讓大眾了解『照護食』的不同等級與自身吞嚥困難狀況的關係、學習如何測試『照護食』,不同持份者能一起創造更多姿多彩、更安全、更專業的『照護食』給吞嚥困難人士享用。」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榮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食品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關海山教授:「食品科學技術可用於測量食品質地,為食品質地加入客觀量度和把文字描述標準量化,可讓商界以統一標準製作食品,令用家清晰地分辨每個等級的食物,期望『照護食』的開發更趨多元化,讓吞嚥困難人士有更多選擇。」 《照護食標準指引》為「照護食」使用者、照顧者、治療師、院舍、食品生產商等不同界別的人士在製作及購買「照護食」產品時提供參考依據。在照顧層面,指引讓使用者和照顧者可以掌握具體及實用資訊,有助選購合適的「照護食」產品,改善及配合復康情況。在服務層面,食品生產商可視指引為參考藍本,生產標準化的「照護食」產品,從而拓展市場,增加供應。 為推廣「照護食」,社聯倡議:  政府、公營機構及專業組織採納及推廣《照護食標準指引》 期望政府及公營機構:包括醫務衞生局、社會福利署及醫院管理局能採納及推廣《照護食標準指引》,並透過其轄下單位向服務使用者及其照顧者介紹《指引》,讓他們了解烹調「照護食」及測試食物等級的方法,支援他們的飲食及健康需要。舉例,地區康健中心可以向其會員及照顧者介紹「照護食」及製作方法,安老及復康服務單位可採用《指引》的標準為有需要的服務使用者提供食物,而醫院管理局可根據《照護食標準指引》更新「食物指引」,並向離院病人介紹《指引》。同時,鼓勵專業團體,如言語治療師、醫護人員或飲食業的組織,以至及相關培訓院校進一步採用《指引》,使其成員或學員得以掌握和使用。 增加培訓及提高公眾對吞嚥困難及「照護食」的認知 政府增撥資源為前線員工進行培訓,包括社福同工、院舍護理員、營養師、廚師等相關專業人士;並且進行公眾教育,透過社區服務單位讓公眾認識吞嚥困難問題及「照護食」,讓社區上的吞嚥困難人士及其照顧者都能掌握烹調、餵食和測試技巧。  加強為潛在吞嚥困難人士進行檢測 提供資助讓有需要的人士更快更易地診斷不同程度的吞嚥問題,例如接受言語治療師的評估,從而擬定合適的治療和跟進日常膳食的方案,改善生活質素。  -- 完--  下載研究簡報、新聞稿、照護食標準指引、「照護食」烹調示範及測試應用短片、個案分享背景,及記者會圖片  https://bit.ly/2023_CareFood 傳媒查詢 張展興先生 社聯共創 – 點子匯經理 Tel: 2876 2442 E-mail: [email protected] 楊德威先生 社聯企業傳訊主任 Tel: 2876 2474 E-mail: [email protected]   ...

逾八成受訪基層婦女欲投身職場
社聯促提供支援 釋放基層婦女勞動力

逾八成受訪基層婦女欲投身職場 社聯促提供支援 釋放基層婦女勞動力 【新聞稿2023年4月27日】本港過去兩年的勞動人口減少139,300人,多個行業正面對人力短缺的問題,除了搶人才外,亦必須積極釋放潛在勞動力。為了解基層婦女參與勞動巿場的意欲、限制及理想條件,探索釋放基層婦女勞動力的出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進行「基層婦女就業參與度研究」,於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期間透過社交平台及社會服務機構邀請育有年幼子女及每月入息低於全港家庭入息中位數的婦女填寫網上問卷,最終收到575份有效問卷。 近八成(79.9%)受訪者的年齡介乎30至49歲;約兩成(22.1%)屬分居或離婚狀況。受訪者的平均家庭人數為3.5人,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介乎$14,000-15,999(包括工資、政府現金援助、親友資助等),較全港數字低超過四成。另外,超過七成(72.9%)受訪者現時沒有受薪工作。 即使有受薪工作的受訪者,她們無論在每星期工時、時薪及每月工資上均低於全港有工作女性的數據。她們大多希望增加工時,尤其是兼職工作的基層婦女,但亦有不少限制,例如有需要照顧子女、缺乏學歷技能、以及市場上沒有適合工作等。 至於現時沒有受薪工作的受訪者,有七成半過往曾經有工作,普遍在過去幾年離開職場。無論從未工作或已有職場經驗的受訪者,她們都有很大意欲投入勞動巿場,分別達到近八成(78.6%)及九成(89.2%)。然而,他們同樣受到照顧子女、缺乏學歷技能、以及市場上沒有適合工作等限制。 正如許多家庭面對的狀況,子女年齡越小,照顧責任越困身,較難從事全職工作。是次研究發現有近六成(58.3%)受訪者認為在照顧子女上所獲得的協助不足夠或非常不足夠;現時有工作的受訪者中,有76.8%曾因照顧責任而辭職,她們現時的工資中位數比辭職前為低。 至於學歷技能方面,教育程度和專業資格影響其全職工作的比例、工時中位數及工資。研究又發現,有七成半(75.7%)受訪者希望進修,理想的進修時數中位數為每星期10小時,雖然有部分受訪者表示想進修英文、美容護理及保安課程等,但許多受訪者其實不清楚應進修甚麼課程,這可能與她們對工作及行業發展不認識有關。 問及對理想工作的想像,大部分受訪者均希望於上午至中午時段工作,相信是配合子女上學時間。此外,現時沒有工作的受訪者認為理想工時中位數為20小時,顯示她們較樂意從事兼職工作;至於現時有工作的則希望稍為增加時數,由每星期30小時增至35小時。 社聯總主任(政策倡議及研究)黃和平先生:「是次研究顯示基層婦女有很大工作意欲,但礙於照顧年幼子女的責任,難以騰出所有時間參與勞動巿場。故此,除了增加託兒服務外,亦要提供更具彈性的工作機會及就業支援服務,才能釋放基層婦勞動力。」 社聯建議: 促進非政府組織與學校合作,善用校舍空間,增加課餘託管服務名額;發展社區保姆服務,增加社區保姆的津貼,並讓更多服務處所發展為中心式的社區託管服務。 僱員再培訓局為長期脫離職場的婦女開展專屬課程;同時因應婦女對彈性培訓安排的需要,檢討「零存整付」證書計劃,增加課程種類,並容許部份課堂以遙距形式進行。此外,提供上課時間更具彈性的成人小學/中學/毅進課程,並為婦女提供培訓津貼及託兒服務等配套。 政府可參考現時青年就業起點計劃,發展以婦女為對象的就業支援服務,涵蓋就業及進修諮詢、舉辦招聘會、就業配對,以及就勞工法律紛爭提供支援。同時,優化中高齡就業計劃,由現時只支援60歲以上失業人士的措施(包括提供培訓津貼及留任津貼)擴展至涵蓋40-59歲並已脫離勞動市場超過5年的人士。 *研究簡報及發布會圖片 https://bit.ly/3NdWGAw 傳媒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高級經理 曾志康先生 Tel: 2864 2982 Email: [email protected] ...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調查研究結果發布

《香港百歲老人研究》 身心健康、認知及自理能力下降 研究團隊籲加強支援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13日】 香港長壽長者的數目急劇增加,百歲長者人口由2011年的1,890人增加至2021年的11,575人,升幅超過六倍,本港百歲長者人口比例僅次於日本。為了解他們的身心健康、社交、日常生活習慣、自理能力,以至使用醫療社福服務和在家居照顧上使用科技等情況,一個由本地及海外學者、醫護和社福專業組成的研究團隊於新冠疫情期間(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以電話訪問或面談方式接觸151位95歲或以上於社區居住的長者的照顧者。研究團隊今日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聯合發布研究結果。 受訪家庭的長者中,八成年齡介乎95-99歲,最年長為106歲;性別以女性居多,佔七成半。照顧者方面,超過五成半的年齡已屆65歲或以上,最年長的照顧者為92歲;八成照顧者為長者的子女。 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劉喜寶博士:「研究團隊以世界衛生組織『健康老齡化』的內在能力模型,包括活力、行動能力、感官、心理,以及認知方面了解長者的健康情況,但他們在許多方面都較2011年第一期研究為差。隨著本港人口急速高齡化,將有數以萬計的長壽長者生活於社區,社會必須為他們提供適切服務,同時支援照顧者。」 長者內在能力 研究結果 活力 近七成半長者有三種或以上的長期病患,例如高血壓、心血管病、白內障、骨質疏鬆、糖尿病等。 五成半身體衰弱,另近四成屬衰弱前期 逾兩成半需要使用五種或以上藥物 行動能力 約有一半長者於以下至少一項不能自理或需要協助,包括洗澡、穿衣、上廁所、室內移動、控制大小便、進食 只有一成多能夠上十級樓梯或步行三個街口 近兩成在最近六個月內曾經跌倒 感官 四成半長者有視力障礙 近六成有聽力障礙 心理 逾六成長者感覺越老越沒用 逾兩成半經常感到孤單、緊張、害怕 近三成出現抑鬱情緒 一成出現焦慮情緒 認知 逾三成半長者確診有認知障礙症 超過七成照顧者認為長者於最近一年認知能力下降 我們亦問及長者及照顧者的社交狀況,近四成長者及過半照顧者經歷社交孤立,即一個月內接觸少於兩名親屬或朋友。此外,長者大多由子女供養,其次的經濟來源來自政府公共福利金計劃的高齡津貼或長者生活津貼(這兩項津貼於2022年9月合併),近半照顧者表示有經濟壓力。 至於科技應用方面,照顧者使用科技照顧長者的信心和能力較高,認同科技能令生活更方便,最常用的科技產品是一些遙距監察器材,如遙控鏡頭和智能手機;也有一些檢查日常身體狀況的器材,如電子血壓計和溫度計。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陳文宜女士:「隨著年齡增長,長者身體機能衰退難以逆轉,但適切的支援服務加上樂齡科技輔助,能夠讓長者維持一定程度的自理和認知能力,並提升照顧者照顧和護理長壽長者的信心和能力,協助居家安老和加強社交連繫。同時,今次研究結果顯示『以老護老』的情況非常普遍,年長照顧者力不從心之餘,亦負擔沉重精神和經濟壓力,我們必須從社會服務、基層醫療和樂齡科技入手,好好支援長者和照顧者。」 社聯的政策及服務建議: 加強「醫社合作」推動基層醫療,促進「健康老齡化」 政府《基層醫療健康藍圖》以地區康健中心為服務主軸,建議設立「地區基層醫療發展基金」,透過社會服務網絡接觸社區上有需要人士及家庭,推行預防慢性疾病及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項目,進一步擴大基層醫療服務的覆蓋範圍。  針對長期病患需定期用藥的長壽長者,建議基層醫療可提供相關協助: 為長者選定疾病的互助小組 (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 建議於地區設立社區藥房,長者及照顧者覆診後可直接到社區藥房取藥,更省時便捷。同時配套藥物諮詢等服務,增加長者用藥的遵從性; 提升長者及其照顧者的健康意識及行為,當中重點包括運動、飲食、睡眠、用藥、防跌運動、社交及精神健康等; 提供可負擔的健康用品/照護食品; 因應長者的缺損程度及環境風險,改善家居及社區設施。 善用樂齡科技支援家居照顧 為長壽長者購買/租賃合適的樂齡科技器材,需要評估和配合長者的身體狀況、照顧者能力、家居及社區生活環境等。防跌器材(如座廁扶手、多用途扶手)能提升家居安全;行動輔助器具(如特別功能輪椅);日常生活輔助器具(如電動移位機、有輪沐浴便椅、便攜式洗頭器)能方便照顧。 社聯鼓勵長者和照顧者善用社區資源,例如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以可負擔的價錢租用合適的輔助科技產品,協助日常生活,支援居家的照顧。 使用遠程科技、智能健康監察設備更好地管理慢性疾病,讓長者安在家中仍能與家人、治療師、輔導人員保持聯繫,達至「居家安老」及「家居復康」。 《施政報告》提及將於今年第三季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社區券)擴展至用於租借輔助科技產品,期望進一步推廣社區券計劃和樂齡科技,令更多長者充份使用服務。除了以社區券資助,透過宣傳教育工作,增加使用科技的持續性。 支援照顧者 提供多元化的照顧者喘息服務,包括暫託服務及社區互助網絡。 成立「照顧者社區支援隊」,以外展形式識別潛藏在社區的高危照顧者,提供即時資訊和支援。 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院士及滙智研究中心總監張筱蘭博士:「世界各地皆有百歲老人研究,香港研究團隊亦是International Centenarian Consortium的一份子,這項研究有助制訂本地高齡社會政策及服務,包括自理能力和疾病預防,改善長壽長者和照顧者的生活質素。」 下載研究簡報、發布會圖片、長壽長者個案短片及圖片 https://bit.ly/2023HK_centenarian_study 傳媒查詢: 劉喜寶博士 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Tel: 2570 7110 Email: [email protected] 楊德威先生 社聯企業傳訊主任 Tel: 2876 2474 Email: [email protected] *此研究項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研究資助局教師發展計劃資助,研究員包括: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劉喜寶博士、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院士及滙智研究中心總監張筱蘭博士、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陳麗雲教授、明愛專上學院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助理教授蕭頌渝博士、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內科及老人科部門主管陸嘉熙醫生、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業務總監陳文宜女士、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Prof Peter Martin,以及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Dr Joseph Kwan。 ...

「低收入劏房住戶的身心健康狀況及基層醫療服務需要調查」

「低收入劏房住戶的身心健康狀況及基層醫療服務需要調查」 加强「醫社合作」提供基層醫療服務 【新聞稿2023年3月6日】政府計劃強化本港的基層醫療健康系統,為了解基層巿民的身心健康及服務需要,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去年中下旬透過全港54間服務單位接觸低收入劏房住戶(入息中位數低於全港75%),共收回1,105份有效問卷,以識別影響健康的一籃子風險因素,包括住戶身體健康狀況、住屋設施及居住環境問題、健康行爲及意識,以至相關醫療服務介入等。 社聯總主任(政策研究及倡議)黃和平先生:「劏房住戶的生活條件較差,不是為口奔馳,就是負擔沉重的照顧責任,雖然自我評估健康狀況較差,但未能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正是基層醫療服務的主要目標對象。政府早前發表的基層醫療藍圖,雖以地區康健中心為服務主軸,但如何按『醫社合作』透過社會服務網絡接觸基層人士及家庭,進一步擴大基層醫療服務的覆蓋範圍,做到『治未病』的效果,仍然有待探究和具體實踐。政府應藉此機會,加大力度提升地區康健中心的服務能力,應對社區上潛在的健康需要。」 是次受訪劏房住戶的教育程度以中三以下為主,約佔六成,另三成具有中四至中六教育程度。至於住戶人數方面,二至三人家庭佔超過一半;而育有兒童的家庭佔所有住戶的四成半。 根據自我評估量表結果,16%受訪劏房住戶自評健康狀況屬於「差」,是2014/15年政府就全港巿民進行的同類調查的四倍。其中,收入越低的受訪劏房住戶,越多自我評估健康狀況為「差」。以評分而言,無論生理及心理健康,九成半以上受訪劏房住戶自評低於平均值50分,比例上遠高於2014/15年對象為全港市民的調查。 為了解影響健康的環境因素,我們參考英國的房屋健康和安全評估系統,收集受訪劏房住戶面對的居住環境問題,他們認為灰塵、街外噪音和蟲害問題最嚴重,其次為缺乏自然光、屋內空氣不流通、異味及黴菌等問題。劏房居住環境越差,住戶的自評生理健康越集中在低分區(低於35分)。 分析受訪劏房住戶的人口特徵、收入、自我評估、健康習慣、居住環境因素及居住設施,發現單親家庭及獨居人士有較高的健康風險。 單親家庭而言,每天睡眠時間大約六個多小時;只有16%受訪者過去三年主動做過身體檢查;過去30天感到不適、生病、受傷的比例達到28%,唯只有少數往公立或私家醫生求診,當中64%自行購買成藥服用。 至於獨居人士,60%受訪者沒有每天進食蔬菜、16%每周五天或以上吃高鈉或即食食物(如罐頭及即食麵)作為午餐或晚餐,他們亦較多患有慢性疾病:25%高血壓、10%糖尿病、55%慢性痛症。 59歲的獨居劏房住戶李先生以每月$4,200租住100平方呎劏房,由於他是夜班司機,需要在日間休息,不過劏房隔音非常差,早上會聽到鄰居的開水喉聲音,有時更有一些裝修聲音,令他難以入睡,精神較差,甚至影響晚上的駕車工作。膳食方面,由於劏房地方淺窄,沒有廚房,故甚少煮食,極其量只煮即食麵,平時一日三餐幾乎都是買外賣,甚少吃新鮮蔬果。再者,由於劏房內的窗戶對著二樓天井,甚少開窗,房內空氣不流通,他寧可去公園坐,至少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他說,如有病痛,甚少求診,大多購買成藥服用,過往也沒做過全面身體檢查。 許多劏房獨居人士的情況與李先生相似,飲食習慣普遍較差,欠缺預防性的支援服務,故有需要為他們提供更全面的基層醫療服務。 社聯建議:  設立「18區基層醫療發展基金」 資助社區組織提供第一、二層基層醫療預防服務,設計合乎社區需要和針對個別特殊社群的服務,藉以改善基層市民的身體及精神健康狀況。 增加社區藥房 為基層市民和長期病患者提供免費藥物諮詢服務和較可負擔的藥物,並透過「醫社合作」為居民提供用藥教育活動,以提升用藥安全性;同時,亦可讓情況較穩定的長期病患者在社區藥房取藥,省去來回醫院取藥的時間。 建立「社區空間」 貧窮壓縮了劏房住戶的經濟及生活空間,影響健康,故建議於選定劏房較密集的地區(如深水埗和油尖旺區)建立「社區空間」,作為基層醫療和社會服務的介入點,協助劏房住戶改善與生活環境相關的生活問題。   *下載研究簡報、記者會圖片、劏房住戶個案資料、圖片及短片:https://bit.ly/3IMLQxE 傳媒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高級經理 曾志康先生 Tel: 2864 2982 Email: [email protected]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