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基層房屋制度的挑戰與潛力

基層住屋問題一直嚴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更凸顯劏房環境的問題。由於上屆政府無力,民間團體開始探討公、私營房屋以外的選擇,例如推動各類過渡性社會房屋的示範項目,設可負擔的租金水平,以改善基層市民的生活。這種民間主導的社會房屋實驗改變了舊有的分工,由民間機構擔當房屋及服務配套供應者的角色,商界提供閒置土地、建築物等資源,政府則創造有利條件,促進過渡性房屋的實踐。  跨界別協創平台  誠然,在孕育民間主導的房屋政策前,社會上沒有認可制度培育社會房屋機構,因此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成立跨界別協創平台,建立認可營運機構及評審制度,由獨立評審委員會甄選有創意及有能力的社會服務機構或社企營運過渡性房屋,把社房及社區發展的理念融入過渡性房屋的發展中,透過社會支援服務以提昇及發揮居民的能力,讓他們順利過渡至公屋。 民間社會更各出其謀提倡不同方法發展過渡性社會房屋,例如翻新物業或建造預製組合屋等。這些項目除了要符合防火、安全、衛生標準外,不同營運機構更塑造社會住房的標準,包括設立可負擔租金水平、最低人均居住面積、提供共享空間及基本電器設備等等,並實踐不同連繫居民的服務構想,令項目變得多樣化(見表)。  過渡性房屋面對的挑戰  雖然,現屆政府肯定了各項由民間主導和推行的社會房屋,隨後設立過渡性房屋專責小組及房屋基金、調整相關建築物法規、短期土地租約制度等等,支援民間機構發展過渡性房屋。然而,距離解決香港的房屋問題仍相去甚遠。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及/或居住在惡劣環境的住戶仍多達萬六至三萬多戶。即使政府訂立了在三年內興建1.5萬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的目標,改建舊建築物及興建組合屋需時,發展過程亦困難重重。 首先,閒置土地的釋放時間不一,機構花不少功夫遊說地區支持,然後又要進行各種規劃申請、採構、建造等工序。同時,「短期租約的土地制度」或多或少也限制了項目發展。現時租用市區及擴展市區的閒置土地年期約5年,鄉郊地區則只有3年,撇除前期開展工程及建造時間後,項目的租期只有幾年。 其次,雖然民間機構在這限制下仍敢於嘗試,可是營運機構缺乏輪候公屋家庭的資訊,難以物色合適住戶達到過渡性房屋與公營房屋的無縫銜接,限制了過渡性房屋在滿足房屋需要上的功能。 更重要是民間機構的財政風險問題。政府的專項資助主要提供工程費用,並沒有為營運機構提供足夠的財務配套,減低他們的營運風險。即使有租金收入應付機構的營運開支(包括社區服務、維修、物業及租務管理),營運機構仍缺乏流動資金支付機構的項目管理及準備服務的開支。更甚的是,後期的租金收入穩定性受很多外圍、非人為可控的因素影響,對機構造成十分大的財務風險。 協力實現基層住屋權  面對上述挑戰,民間機構需要改善這種民官或民商官合作的制度,協力實踐基層住屋權。一、加強跨界別協創平台的功能,至為重要。協創平台可以統一租用政府土地、進行概念設計及遊說地區持份者,減省行政程序時間,加快社區土地的供應。同時,可用資產組合管理模式,令項目在財務上可互相補足;有能力的營運機構可直接借用政府或發展商土地,開發過渡性房屋,增加社會房屋在設計及服務上的多樣性。在招募租戶上,房委會可支援平台收集輪候公屋住戶的資訊,方便營運機構物色合適住戶。 二、在資金方面,政府應協助聯繫有興趣的基金會或商界攜手研究「社會房屋債券」或其他工具,引入私人資本作公益性創投,以確保平台或營運機構有足夠的流動資金。政府亦有需要定期檢討過渡房屋基金的資助額及內容,以切合現實需要,例如資助額應包括興建營運機構的辦公室及居民活動室等等。 三、在土地方面,政府須改善短期租約制度,根據審計署74號報告,有7成臨時租用土地的年期超過10年或以上。政府應評估各閒置土地的可用時間,訂立不同的租用年期,例如可出租10年或以上的土地可作房屋發展,這可增加項目的成本效益,擴大項目規模及單位數量。此外,就土地分配方式及準則上,政府可參考跨界別平台或與其合作,設立透明的評審機制,甄選及培育社福機構或社企發展社會房屋。 四、由於過渡性房屋供應量有限,部分住戶在租約期滿後或須重返私人住宅租賃市場,故政府有必要設立租務穩定機制及租金津貼,協助他們在遷出過渡性房屋後,仍可在市場上物色可負擔單位,並在有需要時得到社區支援服務。 最後,政府在土地及房屋發展長期面對挑戰,舉步維艱,發展公營房屋或資助出售房屋持續滯後;反觀,社會房屋實驗則開啟了第三條發展路徑,建立新的房屋制度。長遠而言,此模式可發展更多另類可負擔房屋及社福設施,滿足基層市民的各種生活需要。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營運項目一覽(截止2020年4月) 項目 地點 主要服務內容 營運機構 「雅閣」 旺角豉油街 為單身人士及單親家庭提供「職」「網」互助計劃,改善就業機會 聖雅各福群會 「雅軒」 旺角豉油街 為單親家庭建立互助網絡 「連‧珠」 大角咀荔枝角道 為單身家庭及面對家庭暴力的少女提供互助連繫 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 「甦屋」 中環士丹頓街 以三代共住模式為不同背景的獨居人士建立家庭支援網絡 香港善導會 「綠苑」 屯門塘亨路 為居民建造一個互助、綠色的社區 仁愛堂 「住+」 土瓜灣下鄉道 以「打工換宿」概念回應青年住屋需要 救世軍 「友里居」 華富道華富閣 連結住戶及區內商戶及團體,建構互惠互助的社區 香港仔坊會 「好鄰舍」 土瓜灣道 提倡「共管、共生」,培育居民成為樓長 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 「南家」 天后電氣道 結連少數族裔家庭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 「友樂居」 西環順成大廈 實踐鄰舍守望、共生樂居 「樂屋」 九龍城福佬村道 以「社區為本」的支援網絡,提供醫療,膳食,就業及家庭服務 九龍樂善堂 何俊傑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 項目總監 陳子晴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 項目主任   2020年5月20日 信報 ...

資助基層計劃起動

因應疫情對民生造成的打擊,社聯幾個資助計劃陸續接受申請,有的針對劏房住戶難以交租的問題,有的協助失業或就業不足的基層家庭渡過難關,也有專為從事自僱行業的青年而設的現金資助計劃。 面對嚴峻的失業或就業不足問題,基層心急如焚,所涉及的是一家人的基本生活,莫說交租,就是三餐也成問題。故此,申請計劃的基層巿民眾多,無論社聯和各區負責執行計劃的單位的熱線電話都響過不停。 有些基層巿民表示多次也未能打通申請熱線,也有些則因為不符合申請資格而感到失望。筆者在此望各位多多包涵,終歸這是在很短時間內籌備的項目,由籌募經費到協調社福機構處理申請,在資源和人手方面都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未能建立一個全面的熱線系統。然而,即使還有些微缺漏,我們也想盡快推出計劃,讓部分基層巿民得到及時的現金資助,以解燃眉之急。 事實上,社福機構一直用各種方法接觸有需要的人士和家庭,仔細了解他們的需要,並在疫情危機中提供適當的支援和分享社區資源。 至於還有一些群體未能在今次計劃受惠,例如單身失業人士,或者沒有子女的失業夫婦。我們仍在努力,希望找到捐獻者推出相關計劃,幫助更多人。 如欲了解資助計劃詳情,請瀏覽社聯網站: https://www.hkcss.org.hk 文章刊於2020年5月13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親子母親節

孩子停課留家、大人在家工作﹐是不少家庭近數月來的生活模式。一場疫情令父母與子女突然多了相處時間,有人歡喜有人愁,能夠藉此增進親子關係固然是好,但有些家庭卻反而因此易生磨擦,衝突連連。 根據前線同工的經驗,「溝通」是維繫親子關係的不二法門,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活動時,謹記幾句口訣:「多鼓勵、多欣賞、多支持;少否定、少批評、少教誨」。要留意孩子付出的努力,適時讚賞他們的好表現,成果如何並非最重要,而是一起享受過程,從中體驗樂趣。 母親節將至,適逢5月為「快樂家庭月」,是維繫家庭、親子同樂的好機會。「賽馬會家在一起」計劃正推出製作S.T.E.M.盆栽居家親子活動,透過網上教學短片,讓一家人共同製作LED燈盆栽小擺設,從而加強正面的親子溝通方法與家庭關係。非常鼓勵各家庭參與,藉母親節關心親人,向他們表達心意。 隨著疫情開始緩和,政府陸續放寬限聚令等社交距離措施,學校亦即將分階段復課。家長忙著幫小朋友追趕學習進度之餘,亦不妨把握時光,珍惜親子相處機會。同時,希望大家都能趁母親節好好與家人團聚,互相關懷。 祝各位母親節快樂! S.T.E.M.盆栽活動資訊: https://www.facebook.com/135257773915796/posts/676825206425714/ 文章刊於2020年5月7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支援劏房居民

本星期初社聯公布獲得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捐助,資助居住於劏房的家庭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支付租金,合資格的家庭將每戶獲得一筆過五千港元資助,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 雖然各區的執行機構本星期四(23/4)才開始接受電話預約申請,但消息一出,我們這幾天接到的電話及網上查詢已超過四百個,足見需求非常殷切。 特別一提,我們公布計劃時,也提及一個劏房住戶的個案。黃先生與患有癌症的太太及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兒子,居住於土瓜灣約一百呎的劏房。他原本從事水務工程工作,再加上太太兼職,總算可以應付生活開支。然而,基於疫情肆虐,黃先生於三月中旬突然遭即時解僱,只得到萬多元的遣散費,現在已所剩無幾,唯有壓縮食物及兒子的教育開支。他非常徬徨無助,擔心下個月如何能負擔房租及一家溫飽。 許多有心人得知個案困難,紛紛聯絡我們希望幫助黃先生,有人願意提供物資或現金援助,亦有補習社願意免費為黃先生的兒子補習,以趕上學習進度。這些看似微不足度的小事,對每個有需要的家庭都有很大幫助。 今次租金資助計劃的受惠名額有限,相信很快便會爆滿,但誠如陶傑先生在FACEBOOK所言:「香港的成功,有賴於社會機制在關鍵時刻發揮互愛的這條方程式,百年不變。」希望不用久等便再得到企業熱心捐助,讓我們可以開展第二期計劃,令更多劏房家庭受惠。 「渣打社聯劏房住戶租金資助計劃」 申請詳情,請瀏覽: https://bit.ly/2Kuabud 文章刊於2020年4月23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毋忘弱勢社群

疫症肆虐多月,其帶來的影響已滲透到生活每個角落,弱勢社群境況最為堪憂。社聯最新發佈的「疫情下弱勢社群的生活狀況」調查結果,便發現大部分受訪的基層人士分別在「就業」、「子女照顧或學習」、「使用醫療或社會服務」以及「社交或精神健康狀況」方面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在就業方面最受困擾的受訪者中,不少人都面臨失業或就業不足,收入持續減少平均達七星期,預計如此情況將持續至少半年。然而,大部分受訪者仍然沒有接受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制度的支援。 雖然政府已經推出一系列扶助企業和紓困措施,惟當中仍有缺漏。目前當局只以放寬綜援資產限額作為支援失業人士的主要措施,但申請門檻依然不低,相信大部份受影響人士不合資格申領,或礙於怕被社會貼上負面標籤而不去領取綜援。 要協助他們渡過眼前難關,建議政府參考在職家庭津貼資產限額,進一步提高綜援資產限額上限,向疫情下失業的住戶提供基本生活援助,為期6個月。長遠則應盡快積極研究推行失業援助制度。 今次調查亦發現長期病患者因擔心受感染而減少覆診。長遠來看,政府應加快於18區開設地區康健中心或社區康健站,並投放資源推動這些中心與社福界合作、設立社區藥房。並開拓「遠程醫療(Telehealth)」系統, 提供診症、配藥和護理等服務,減輕公營醫療系統壓力。 疫情令弱勢社群的生活越發艱難,壓力快要「爆煲」。然而,當中可能很多都未必懂得向外求援,故除了透過短期經濟紓困措施為他們送上及時雨,呼籲各界發揮互助精神,以同理心主動關懷和支持弱勢社群。 文章刊於2020年4月17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