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藝術尋求情緒出口

當生活、社會環境和氣氛壓力變得沉重,不少人會嘗試尋求方法為情緒找出口,近年也越來越多人研習各種治療方式,包括藝術治療。金馬奬最佳新導演 / 香港電影金像奬新晉導演卓亦謙及圖文作家大泥,在本月初社聯「S+高峰會暨博覽」分享藝術與社會和精神健康的關係。 兩人不約而同想透過藝術說故事,卓亦謙導演因朋友輕生而開始留意多了相關新聞,決定拍攝《年少日記》探討這個許多電影公司老闆也認為不會賺錢的題材,創作過程也不易,要在深入探討議題而又不犠牲藝術創作之間取得平衡。 電影上映後,他每日都收到很多觀眾短訊,有分享自己的故事,亦有求問意見,而應邀參加講座時也有主持著他向家長提供建議。他一時間感到擔子很重,重得令他崩潰,但同時明白求助者苦無途徑,可是他也不懂解答。 大泥提及有些問題是千秋萬世無法解決的,只要能為受眾打打氣已不錯,唯香港做事總要問成效,好像無論做什麼都要追求KPI,然而藝術創作卻很難量化。他希望畫出世界還有的美好,創作過程助人梳理情緒外,自己也從中得到治癒,自我修補。大泥也有位朋友的伴侶輕生,他知道送上畫作也難以即時安慰對方,但治癒要慢慢來,做到一點便做一點。 正如主持分享環節的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鍾一諾教授所言,藝術未必能改變世界,但或可改變受眾的個人世界,意識尚有美好事物有待發掘。 文章刊於2024年5月22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不丹「正念之城」

不丹被喻為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但這個美麗國家也自有難處,經歷疫情、旅遊停擺、經濟不穩及長年低度發展,不丹王國去年底於國慶日宣佈於南部格勒普(Gelephu)建設「正念之城」(Mindfulness City),遵循保育及永續標準,其設計理念源自不丹當地文化及精神遺產,在自然與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格勒普正念之城」是座橋上城市,沿河道及村落建設交通樞紐及建築物,整合零散的分區作為生態廊道,使動物的遷徙路線不受干擾,亦有助預防季節洪水。城內以水力發電,街道採用透水鋪裝,使雨水可以滲入地下。建有不同功能的屋宇、永續農務系統、禪修中心及市場,務求將蓋勒普建成一片連接著自然與人類、過去與未來、不丹與世界的橋樑。再者,通過應用環境科技、投資教育和基礎設施,為國民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正如英國Social Innovation Exchange行政總裁Louise Pulford女士在社聯「S+高峰會暨博覽」所言,這樣的永續城巿,誰都為之傾心和希望在此居住。然而,要建構永續城市,卻非一蹴即就。她提到基於迅速發展,現在人們更健康,更開心,更富裕,更有能力應對挑戰和危機,但同一時間,許多事情也變得很糟糕,天災頻繁,環境持續性成疑,有科學家更預期再過兩代,氣候變化及食物短缺,地球可能已不宜居。這些問題其實是人類近代高速但失衡發展的後遺症,如果我們現在作出轉變,事情或許有轉機。 第一是改變思維,因問題總是綜合性的,健康問題可以同時是住屋、貧窮問題,也可以是精神支援需要,以往只針對單一問題處理,但如要進入問題核心,就要花更多心力,多維度思考。第二是跨界合作,匯聚不同界別的智慧和資源,產生更大協同效應。第三是思考未來,為建構一個下一代宜居的世界作好準備。 這些提示放諸世界任何國家及地區皆準,不單國與國之間必須合作面對全球挑戰,社會每一個界別和階層也須多想一點,多走一步,才能構建世代宜居的國度。 文章刊於2024年5月16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貧富差距」與「共同富裕」

上周社聯舉辦年度重點項目「S+高峰會暨博覽」,吸引約9,500人次入場,數以千計的跨界別持份者共議本地與區域性的社會議題,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馬秀蓮教授更談到國家共同富裕對香港的啟示。 馬教授提及近百年前的德國電影《大都會》(Metropolis)和中國科幻作家郝景芳的小說《北京摺疊》,兩者都描述社會分層,貧富差距,富人每天過著享樂生活,而貧窮階層則被困在幽暗角落。其中,未來的北京被分為三層,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生活在相互隔離的不同空間。第一層的富人統治階級有500萬人口,第二層是2500萬中產,第三層則是5000萬底層勞工,他們共享48小時,富人佔最多時間,窮人佔最少,每到轉換的時間,前一層的居民需要接受催眠,建築設施就摺疊起來,讓下層的建築展開。 雖然是電影或小說情節,但層階距離拓大的後果可能是人與人之間變得越來越冷漠,富人對窮人傲慢,社區共同感慢慢消失,不利社會發展。國家的共同富裕目標是實現全體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裕,建設一個以中等收入為主的橄欖型社會,預期2035年取得實質進展,到2050年建立現代化強國,實現共同富裕。 除了通過發展,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協調和加大再分配的成效,並發揮以志願慈善為主軸的第三次分配補充,讓每個人都能分享發展成果。 馬教授提到香港和內地同樣面對貧富差距和人口高齡化情況,政府、巿場和第三部門必須共同努力,不單社會和諧,民眾也要得到體面的生活,真正實現自我價值,這與社聯和社福界一直推動的官商民協作不謀而合。 事實上,新冠疫情後的復常之路並不容易走,我們面對經濟結構轉型、人口高齡化、市民精神壓力龐大等問題;而極端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發展,以至地緣政治等外在因素也帶來深遠的社會與經濟影響,必須跨界別和跨維度共同面對,才能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香港。 文章刊於2024年5月7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協助巿民應對極端天氣

全球暖化令世界各地面對更頻繁和強烈的極端天氣,香港也不例外,超強颱風、暴雨和酷熱天氣經常來襲,如十號颶風「天鴿」、「山竹」造成廣泛破壞,而去年也有「蘇拉」和發出過兩次黑色暴雨警告信號,巿民生活受到影響,尤其最基層和體弱的一群。 政府在2021年制訂《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致力爭取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提及如何適應氣候變化,主要環繞基建防災抗災,警告和監測系統,以至天災應變計劃。去年天文台加強酷熱天氣警告服務,​勞工處亦推行《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和工作暑熱警告,提醒僱主及僱員採取適當措施,以預防在酷熱天氣下或高溫環境中工作而引致中暑。 然而,在政策,教育和直接服務方面還有許多工作有待推行和協作,將在這星期舉行的社聯「S+高峰會暨博覽」,環保團體和社會服務機構會就氣候變化對香港弱勢群體的影響作出深入討論。 有環團鼓勵年輕人通過創意、教育和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和發展可持續的低碳生活;有的推動與環境相關的扶貧項目和綠色經濟;有基金以發展可持續農業作為氣候變化對應方案;亦有國際組織開展社區備災工作,提升公眾應對危難事故的知識及技能,同時改善高危社群應對城市危難事故的能力。 至於社會服務機構方面,推行社區計劃為清潔工友提供支援,關注在酷熱天氣下的工作狀況,盡力維持和保護他們的身體機能和減緩勞損。 氣候影響結合了多個元素,如結構性貧窮、社會和經濟發展不均等,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和關注,只有通過共同努力,才能建立一個更高韌性和可持續的社會,盡力減低氣候變化對弱勢群體的傷害。 文章刊於2024年5月1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共享共創 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於2015年制定17個核心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期盼指引全球共同努力在2030年前建立更和平及繁榮的社會。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亞洲重要城市,有責任配合這些目標,平衡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當中涉及消除貧窮、環境保育、健康、平等共融、勞工保障、應對氣候變化,以至建構永續經濟等範疇,環環緊扣。 本地社會福利界一直提供各類型優質社會服務,致力改善弱勢群體的生活質素,促進社會公平和公正,確保人人享有基本的健康、教育和社會保障等權利,這些工作與SDGs不謀而合,但這並不足夠,也需要政府、不同界別和有心人共同努力才能成事。 例如香港消防處鼓勵少數族裔青少年投身消防工作,並在就業機會、職員培訓及公眾教育方面促進少數族裔平等權利。全球非營利機構B Lab推出B Corp(共益企業)認證機制,按公司管治、員工照顧、環境友善、社會責任及客戶關係等作出評分,本港亦有愈來愈多企業加入B Corp行列,推動價值觀改變。香港樂施會近年積極關注因氣候變化帶來的社會不公平現象,透過援助、倡議、教育等多管齊下方式,令公眾意識到弱勢社群在極端天氣下面對的困境。創作「白熊和男孩」的本地圖文作家大泥則身體力行,除藉筆下的治癒系圖畫和文字故事觸動人心,也關注港人精神健康需要,以藝術陪伴有緣結連的人更明白自己,一同製造希望。這些都是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集結和動員不同界別及人士,社聯將於5月初舉辦「S+高峰會暨博覽」,以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框架,促進持分者協作和社會創效。當中,許多專題討論會嘗試跳出傳統社福框框,例如談及氣候變化、宜居城市、科技和人才、多元種族等,以整體格局看香港社會發展。此外,更首次與香港金融發展局合辦政策對談,論及「亞洲慈善和影響力投資的新興趨勢」,期望透過跨界別協作,引發更多創新方案。公眾可於網站(https://splus.hkcss.org.hk)登記參加,約140間社福機構、社企及影響型企業將展示其回應社會問題的有效方案,共享共創。 文章刊於2024年4月26日《Recruit – 蔡海偉專欄》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