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咖啡室社工:照顧好自己 先有力照顧其他人

家庭照顧者工作量大,星期一至日無間斷地照顧家中長幼,不過不少照顧者缺乏社區支援,感到無助及壓力大。其中一位照顧者阿琴,需要全職獨力照顧年幼兒子,而丈夫經常離港工幹,令她感到壓力非常大,她說:「丈夫不在身邊,親人又不理解自己,如廁亦要帶著兒子一齊,去那裡都要跟隨,半夜起身餵奶,日間又沒有精神,要花很多精力去照顧,做家務煮飯,所有壓力逼埋身,覺得很辛苦,自己會坐著哭出來。」 社會福利署上水綜合家庭服務中心主任黃志清表示,很多查詢服務人士到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為家人四處尋找合適的支援,他們本身亦是一位照顧者,但照顧者往往只是關顧家人,忽略了自己的需要,在社署同事從經驗中發現,不少照顧者求助時已經身心疲累,但沒有留意到自己需要。 因此,為了關顧照顧者的身心需要,香港婦女中心協會舉辦「社區照顧者咖啡室」計劃,與社會褔利署大埔及北區四間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及地區團體合作,在中心分配兩間活動室,一間活動室用作託管,由專人照顧年幼子女或長者,同時另一間活動室用作「社區照顧者咖啡室」,讓照顧者安心休息,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時間,放鬆自己。「照顧者需要休息是理所當然,我們要見諒,鼓勵照顧者明白是可以去休息,照顧好自己才能去照顧其他人,照顧質素才會提升。」香港婦女中心協會服務督導陳慧德說。 計劃有效找出隱蔽照顧者,開辦計劃十個月來,協會已有287位使用咖啡室的會員,而當中大部份過去較少接觸社會服務,而這群照顧者來到咖啡室後認識更多朋友及同路人。「就像在咖啡廳裡坐兩、三小時,想一想自己做些什麼,以後的路應怎樣選擇,或者找朋友開解自己傾訴,是十分重要,在傾訴中把所有脾氣帶走了,把心事講出來,每個人都需要聆聽者,沒有聆聽者的人會過得很辛苦。」阿琴說。更有部分成為咖啡室活動的義工,例如:咖啡及飲品大使、烘培大使、託管大使、心靈大使,有助照顧者重建自信心及提升自我形象。 ...

照顧者 : 用音樂與長者建立共同話題 氣氛緩和了 大家都會開心

「由我奶奶去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老爺,她感到很辛苦,產生很多壓力。由於 (與認知障礙症患者) 沒有話題,不知如何溝通,直至到這個 (音樂) 媒介令我們有共同的話題,特別是老爺與奶奶關係亦好了,因為是透過播出乘風破浪的音樂及拋波遊戲,他們崩緊的情緒就開始放鬆,是我意料之外有很好的效果。」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林綺華說。 患有認知障礙症的病人會漸漸忘記家人及身邊一切的人和事,照顧者及家人都會想盡方法,希望減慢患者的衰退情況。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張詩琪博士發現,由於人們對音樂的記憶逗留比較長,音樂訓練的確是不錯的介入方法,再者,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最初出現記憶的困難,但他們的音樂記憶逗留時間比較長,甚至乎中晚期的患者仍有音樂記憶,而音樂的記憶與情緒的關係十分強。 因此,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在何張淑婉慈善基金支持下,開辦「知.音.緣」計劃,以音樂作為溝通的渠道,與認知障礙症的長者進行治療性干預。計劃訓練了50位社福機構的同工及125位的義工,讓他們學會帶領音樂為本的活動及提供家庭上門支援服務,現時約有100個家庭接受服務,患者參加完活動之後,有效減低他們的焦慮情況。 計劃與不同的社福機構合作,提供電子教科書及教材,訓練同工應用音樂訓練於服務當中,其中一間合作的聖雅各福群會健智支援中心經理蔡俊燊指,音樂不需要任何語言束縛,透過運用音樂或樂器的時候,加強了家屬、同事及長者三方面的溝通,再者同工及義工可以參考電子教科書,豐富訓練內容。 參與計劃的林女士表示,奶奶見到老爺開心,整個過程情緒穩定了。老爺早上做了很多訓練及感到疲累,晚上自然睡得好,就不會引發其他問題,大家便有足夠休息,便相安無事,產生正面的影響及正能量,再者與老爺做活動時多些笑容,多些互動,慢慢大家的氣氛緩和,大家都會開心。 ...

護理員:以辛勞換來老友記的笑容

「對外行人來說,護理員的工作只有換片及洗澡,並沒有其他工作,都是負面的工作,我想同大家分享,護理員是值得尊敬的,大家沒有想到,當一位長者發生意外或是身體轉差的時候,多數第一時間發現是那位同事?就是護理員。」保良局郭羅桂珍護老院護理員梁詩萍 Apple說。 現時有數以萬計的長者居住在政府津貼或私營的安老院舍,日常與長者接觸最多的,莫過於院舍的護理員,他們需要照顧長者的起居飲食、清潔護理,甚至充當長者的心靈伙伴,了解長者的心理需要,可說是院舍中最重要的工種之一。 然而,前線護理員工人手非常短缺,所以政府及坊間有不少鼓勵措施吸引青年人入行及挽留人才,其中一個計劃是由伍絜宜慈善基金贊助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統籌的「護理關懷天使計劃」,為年青前線從業員提供3年的奬勵金、社交康樂及個人發展活動、僱員支援計劃服務、傑出青年從業員選舉及海外交流等。 從小就立志成為護士的Apple,一直沒有放棄理想,由報讀保健員開始一直進修,近年使用了「護理關懷天使計劃」提供的三萬多元資助修讀毅進課程,期望考獲更好的學歷,將來可以投考社會福利署的登記護士。 以心比心  讓長者晚程活出尊嚴 Apple 指雖然上班工作很辛苦的,但又是一種樂趣,每次看到長者的笑容,提醒自己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將心比心去做,這刻長者的感受便是你將來的感受,我們應該讓長者在生命最後的階段過得盡量美好」她說。再者,護理員的工作是值得大家尊敬的,Apple 補充說:「許多時長者在最危險的一刻,就是被護理員發現的,因為安老院舍不會長期使用機器監察着長者,例如:在換片過程中,發現院友手腳無力,可能院友突然病發的先兆,所以護理員在這些位置是很清楚院友的問題。」 因為「護理員」的身分,被家人及朋友認同 小時候不被媽媽認同Apple分享,自從加入安老服務行業後,與同樣是護理員的媽媽話題日漸增加,與有「保健員」資歷的Apple分享工作點滴,討論工序流程,有時更會指導媽媽的工作,所以母女關係愈來愈好。再者,每當家人或朋友有年老親人需要入住院舍,自然會請教Apple,令她得到家人及朋友的認同,更有滿足感。 社福工作:一般院舍護理員的工作 (A更,07:00 – 15:00) 07:00 為長者進行護理及清潔,協助有需要長者起床 07:45 分派早餐,餵有需要的長者進食早餐 08:30 協助有需要的長者沖涼 10:30 為認知障礙症長者提供小組訓練 11:15 分派午餐,餵有需要的長者進食午餐 12:30 協助有需要長者上床午睡 13:00 員工午膳 14:00 交更及巡房 一般院舍護理員的發展階梯: 由護理員開始,修課程晉升至保健員及登記護士。另外,護理員可修讀不同課程,例如:復康助理課程、長者認知訓練及音樂治療、香薰治療(芳療) 等舒緩治療,尋求其他發展階梯。 護理關懷天使計劃: 由伍絜宜慈善基金贊助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統籌的「護理關懷天使計劃」,於2016年尾推出,計劃推行目的︰(一)鼓勵青年投身安老護理行業,在具意義及潛力的工作上發揮所長; (二)提供多元化社交及個人發展活動,給在職的安老院舍前線同事參與,增進友誼,發展潛能。 計劃對象是40歲或以下的安老院舍全職保健員、護理員及相關職位的同事。鼓勵措施包括奬勵金、社交康樂及個人發展活動、僱員支援計劃服務、傑出青年從業員選舉及海外交流。 計劃詳情www.eca.org.hk ...

在職護老者壓力爆煲

隨著人口高齡化,許多「打工仔」都是護老者,既要上班又要照顧高齡親人,費盡心力信守孝道,唯缺乏支援下,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幾近「爆煲」。 最近社聯和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以問卷訪問逾500位在職護老者,結果顯示逾八成受訪者壓力極大,過半數出現抑鬱徵狀,七成半人的家庭功能受影響。更令人憂慮的是,逾四成受訪者同時出現上述三種狀況,屬高危群組,他們的困局,不容忽視。 如何騰出時間應付緊急照顧情況是個大問題,逾六成受訪者曾因照顧長者,需要臨時請假、遲到或早退。然而,大部分受訪者表示「公司沒有」或「只可由主管酌情批出」有薪或無薪照顧者假期。事實上,兩成受訪者想過辭職以照顧年邁親人。這是兩難局面,在職就難有時間好好照顧家人,辭職則需要承受沉重的經濟壓力。 不少公司已開始發展「支援在職照顧者」的員工福利政策,例如提供彈性上班時地、有薪照顧者假期、護老者旅遊津貼、分享經驗及社區資源等。每間公司的狀況都不一樣,最重要是因應公司的情況,與員工一起商討合適的支援方案。 社會上將有愈來愈多在職護老者,而勞工短缺問題將日益嚴重,如何支援照顧者以挽留人才,將是每間企業必須考慮的議題。 (文章刊於2019年4月2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照顧者:「上天給予我照顧者這個角色,是一種福氣。」

 家人患病,照顧者除了擔心家人的病情之外,日常的照顧工作亦十分繁重。「曾經打算辭去全職工作,專心照顧媽媽。亦曾經試過和男朋友分手,因為要自己喜歡的人承受照顧家庭的壓力,是很難的。」梁小姐說。 梁小姐的媽媽今年59歲,數年前身體逐漸失去活動能力,但醫生始終未能確診她的「病因」。由於未能找到「病因」及未滿六十歲,梁媽媽一直未能找到政府資助的長者日間照顧服務,令梁小姐一家負上沉重的照顧壓力。「曾經試過和媽媽吵架後,覺得自己很無用,做不到可以照顧媽媽的子女,吵架後打開了窗,爬出窗外,媽媽哭著拉我回來,因我做不到任何東西協助媽媽」梁小姐說。 另一位照顧者是需要照顧患有柏金遜症的丈夫及兩名年幼孫兒的鄭太太。「照顧者是難,非常的難。好像困獸鬥般,日日都好難過」鄭太太說。她指,繁重的照顧工作令她的心理和生理都出現很大問題,更患上抑鬱症。 香港仔坊會註冊護士譚慧慈表示,一般政府資助長者日間照顧服務的輪侯時間約一年,輪侯期間家人及照顧者需要承受沉重的照顧壓力。因此,香港仔坊會推行「摰安心」長者日間照顧服務,填補現時服務空缺,為南區有需要的長者及家庭提供即時服務支援,服務時間是星期一至五的上午九點至下午三點半,更會提供專車接送服務,為長者提供基本的護理照顧、社交及導向訓練,希望長者更多參與訓練,從而提升他們能力。 得到香港仔坊會的支援後,梁小姐及鄭太太的照顧壓力得以大大紓緩。鄭太太指先生日間在中心得到適當的訓練,期間她自己可以休息一會,例如:做家務及約朋友飲茶談天,最後抑鬱病舒緩了很多。 梁媽媽參與坊會服務後,整個人開心了很多,認識了不少朋友,梁小姐亦可以正常上班。梁媽媽在中心的廚藝班製作了曲奇餅,帶回家給梁小姐吃,「因媽媽不會煮飯,我自己未食過媽媽煮的東西,我很開心,還分了給同事一起食(曲奇餅)。」梁小姐說,更勉勵其他照顧者「以前不明白為什麼人要放低所有事,專心做照顧者,為什麼要那麼傻,現在終於明白,上天給予你這個角色,是一種福氣,因為你有能力帶東西給予其他人。因為你可以照顧身邊的人已經很好。」 ...
Loading...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