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無疆界

藝術不受地域、文化、種族所限,身體缺損也不應窒礙發揮藝術潛能,筆者最近出席香港展能藝術會主辦的「光芒匯聚」展能藝術慈善匯演,看到許多很有意思的演出,對幾個環節的印象最深刻,包括自小患有大腦痙攣,右手不靈活,日常需要使用枴杖出行的青年努力成為長號演奏家;患有自閉症的音樂家透過鋼琴探索世界和表達情感。 匯演的安排也有心思,很多聯乘CROSS-OVER,中西合壁,兩位患有視障的二胡演奏家和小提琴演奏家合奏中西曲目,非常精彩。再者,為了讓不同能力人士都能盡情欣賞節目,當晚亦提供許多輔助元素,包括手語傳譯、劇場視形傳譯、通達字幕、口述影像等,達至藝術通達。 演出者不單向公眾展示藝術才華,也透過藝術建設一個共融社會。雖然匯演已完結,但本港也有許多推動傷建共融的藝術節目,例如由香港藝術節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月至5月合辦的第五屆「無限亮」計劃,呈獻多個電影、音樂、舞蹈及戲劇節目,由來自世界各地與本地不同能力的藝術家擔綱演出。 看過主辦單位提供的資料,對一些節目尤其有興趣,其中一個是來自日本的劇作《微笑の堡壘》,故事發生在日本關西一小鎮的公寓內,講述一位中年漁夫每日過著靠海吃海的生活,有天隔壁搬來患有認知障礙症的老婦與她的兒子,還有甚少來訪的孫女。兩戶人本來互不相干,但中年漁夫靜靜地觀察著隔壁兒子每天眠乾睡濕地照顧已經忘掉自己和思維混亂的母親,逐漸感受到他的辛酸,相信許多照顧者也感同身受。 另一套紀錄片《我(不)完美》,紀錄美國劇團「Phamaly」演出百老滙音樂劇《芝加哥》的過程,這個劇團集合廿多位不同能力的藝術家,包括肢體障礙、失明、多發性硬化症、癲癇、自閉症及輪椅使用者等,導演Regan Linton也是一位輪椅使用者。縱使能力不同,這群藝術家仍要求自己達到最高的專業精神和藝術性,強調殘疾是不同能力藝術家的一部分,不需同情,而是平等對待。這套紀錄片與另外兩套電影將於3月4日在中環大館播放,而且免費入場,之後亦會在網上免費播放至5月10日。 這些克服困難和跨越障礙的經歷,都能鼓勵我們努力不懈,發光發亮。讀者如有興趣,請瀏覽「無限亮」計劃的網站:https://www.nolimits.hk。 文章刊於2023年2月8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藝術通達」即時傳譯 殘疾人士同步參與

「若果沒有口述影像或劇場視形傳譯的話,殘疾觀眾怎樣去欣賞這些藝術活動?剛才提到口述影像是補充視覺資訊,背後的理念是每人都有平等機會及權利去獲取到視覺資訊可以分享這些藝術。」口述影像員顏素茵說。 為了促進殘疾人士平等享受及參與藝術的權利,「國際復康日」將「藝術通達」列為本年度的大會主題。香港復康聯會主席張偉良指出,「國際復康日」已踏入第27周年,經過多年努力,社會大眾對殘疾人士權利的支持已經不斷提升,今年更透過「藝術通達」,鼓勵大家在不同的藝術活動中,關顧疾人士的需要及傷健共融的重要性,加入無障礙的服務及設備,讓大家都可以公平地欣賞及感受藝術。 「藝術通達」  讓殘疾人士可以同步開心同步喊 聽障人士 / 聾人在欠缺「藝術通達」的支援服務下,在一些聲音或語言的藝術演出中,便與表演及藝術絕緣,他們覺得這件事與己無關。 當加入手語翻譯或劇場視形傳譯在表演中,手語翻譯員周珮君指出,劇場視形傳譯是在手語傳譯基礎之下,在演出期間的性格及情緒,配以一些音樂及聲效以手語去表達出來,令到用手語溝通的聾人或聽障的朋友可以平等欣賞演出。另一位手語翻譯員李愛中表示,不單在舞台上拓展新市場,對聽障人士 / 聾人來說,更可接觸到從未接觸的東西,例如聽障人士 / 聾人亦可以欣賞話劇,話劇內的對白、聲音及音樂都可以透過劇場視形傳譯,讓他們了解及與不同群體連繫在一起,透過即場傳譯過程中,讓他們同步開心,同步喊便是成功的「藝術通達」。 「共融藝術」傷健一起創作 「對我來說戲劇本身是一種共融藝術,無論是什麼的創作,所有的演員班底都是來自五湖四海,不會是相同的人,藝術就有共融所在。作為一個藝術家與不同生活經歷的人,一起去創作的時候,對藝術帶來新的衝擊,在美學上有另一角度去看,不一定是受障的朋友才會覺得結識到更多朋友,或改善情緒管理,戲劇本身就是情緒的表達,或者投入在不同的角色,一般人去參與亦會增加同理心。」「啦啦隊」藝術隊長鍾勵君說。 卓新力量成員許偉民亦指出,藝術是他的人生興趣,可以與朋友一起合作在藝術方面是很有趣。「啦啦隊」演員盧家碧則認同「藝術通達」令到社會上每位人士享受到真正藝術的基礎,讓不同需要人士可以有機會欣賞藝術。 ...

「藝術通達」助殘疾人士平等參與藝術

社聯頻道 及香港失明人互聯會 WeTV再次合作,在聽障人士 (方包) 參與音樂會的過程中,讓大家了解「藝術通達」服務如何協助聽障人士「看見」及「感受」得到音樂。 同時,今年「國際復康日」的主題為展能藝術,大會倡議透過「藝術通達」服務,包括:「口述影像」、「通達字幕」、「手語傳譯」、「劇場視形傳譯」、「簡易圖文版刊物」、「自在劇場」、「觸感製作」及「通達導賞」等方法,協助殘疾人士享受藝術,並帶出殘疾人士平等參與社區的重要性。 鳴謝:香港展能藝術會 ...

「向地鐵宣戰」與復康巴士

筆者在九十年代加入社聯,任職復康部。記得當時翻查檔案,看到一份由殘疾團體於八十年代出版的刊物,封面標題是「向地鐵宣戰」。 究其原因,地鐵通車初期,定位為快速的集體運輸系統,拒絕為行動不便的乘客提供無障礙設施,認為殘疾人士可使用由政府資助的復康巴士,令殘疾團體非常不滿。 其實香港復康會的復康巴士服務始於1978年,使用兩部由外界捐贈的復康巴士,接載殘疾人士上班、上學、接受康復訓練、覆診等。而政府則在地鐵通車後不久,即1980 年開始資助復康巴士服務。當時的復康巴士並沒有配置升降台,主要靠車長以人力搬運輪椅乘客上落車。 今天的復康巴士當然先進得多,車廂內設有多項對應殘疾人士乘車需要的特別裝置,包括雙臂自動輪椅升降台、固定輪椅安全鎖、乘客安全帶和上落車提示燈等,從而保障乘客安全。 雖然「復康巴士」現在提供固定路線、電召服務、聯載服務及穿梭巴士等多元服務,而坊間亦有無障礙的士服務,但相對全港逾9萬名輪椅使用者而言,無障礙交通服務仍然供不應求,尤其的士服務最不足。面對人口高齡化,相信市民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 根據平機會去年發表的《香港無障礙的士研究報告》,本港只有0.5%的的士可供輪椅上落,這比例遠低於世界上其他人口及收入水平相若的城市。政府應研究不同措施,以增加無障礙的士的數目,例如:資助的士車主更換無障礙的士;或立法規定車主更換新的士時必須更換為無障礙的士。 (文章刊於2019年4月9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平安鐘視障治療師:「用心聆聽是上天給我的禮物。」

 「8歲時因藥物過敏,導致全身皮膚、指甲及腳甲都脫掉,當時醫生認為我不可以生存下去,最後我幸運地生存下來,只是眼睛受到嚴重破壞,右眼看不見東西,左眼只可以看到光及顏色。生活上轉變很大,需要重新適應生活。」黃明慧 Jennifer說。 面對殘疾及困難,Jennifer 選擇「學習」「成長」,她離院後繼續入讀主流學校,在十多歲時跟隨家人移民加拿大,並於知名大學修讀了雙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擁有心理治療師、催眠治療師及教師等專業資格,後來決定回港發展,在莊陳有先生介紹下加入長者安居協會,擔任個案管理顧問,處理複雜的求助個案。 Jennifer 回想起剛剛來到長者安居協會工作時,認為平安鐘只是提供緊急支援服務,但後來了解到協會隨著時代進步,不斷改善及發展服務的。現時平安鐘用戶超過八萬個,平安鐘亦發展「隨身寶」服務,結合手提電話及定位技術,協助尋回走失的長者等。平安鐘更會協助轉介求助者給予社工,讓社工提供合適的社會服務。 作為個案管理顧問的Jennifer,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親自處理複雜及情緒不穩定的個案,同時需要為熱線工作員提供意見處理棘手個案。例如:她第一天上班時,還未坐下就需要處理十分緊急的個案,當時求助人情緒十分激動,Jennifer聆聽他的需要,透過對話協助解決問題,最後成功令他平伏下來,之後他沒有再投訴協會,明白到平安鐘員工是處處為他著想,關顧著他,所以現在他每逢節日都寄感謝卡給平安鐘員工,對她及團隊都是很大的鼓勵。 「用什麼方法輔導?就是『用心聆聽』。」Jennifer說。雖然她眼睛看不見,但仍十分感恩。因為天父賜予一份很大的禮物給她,就是懂得用心去聆聽,支援其他人心靈的需要,她希望用這禮物去幫助其他人。 ...
Loading...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