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夫婦:重拾親密關係

 夫婦對退休生活有著不同的寄望,又不與對方坦白講出心中所想,久而久之便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磨擦及衝突。 退休人士曾太太表示,衝突的起源是退休後相處時間太多。以前丈夫的優點是對家庭負責任,不去與朋友聚會,經常照顧家庭,但退休後,就覺得他十分黐身,經常跟著她,曾太要照顧丈夫的早、午、晚三餐,突然她覺得做了家中的「阿四」,無自由失自由。 退休人士曾先生又說:「我辛苦了大半生,前半生很勤鬥努力,下半生都應該享受清福,誰不知和我預期的不一樣,在家行出又說碰到太太,行入又說我阻住她,小小事大家就會很容易起衝突及吵架。日日和老婆吵架都不是辦法,不行了,都要想想方法去解決。」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相繫樂晚晴」計劃主任李彥臻指出,中年夫婦的離婚率佔整體離婚率的四成,其中的原因是夫婦本身可能有問題,只是等子女長大後,覺得任務完成了,無須再一起相處,決定離婚。若不選擇離婚,中年夫婦會出現「鬥餐死」情況,好像困獸鬥般,每天都有衝突,唯有啞忍。 因此,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推出「相繫樂晚晴」計劃,以婚姻為介入點,協助第三齡的夫婦,促進婚姻關係,提供教育講座、夫婦成長小組、面談及義工服務等活動,協助夫婦的發展,令他們知道夫婦之間有什麼優勢及需要改善的地方。 透過計劃為夫婦以設的同共活動,協助尋找共同話題,讓退休後生活增添更多意義及目標。例如探訪寶血兒童村的小朋友,曾氏夫婦陪兒童講故事,唱歌給他聽,當夫婦臨走時小朋友大哭,不捨得他們,在第二次再見小朋友時,他的眼神很親切,令夫婦覺得十分安慰,為小朋友增添一份愛之餘,同時對社會作出貢獻。夫婦覺得自己仍是有價值,重新找到自信,快樂亦增加了不少。曾先生指出在活動中夫婦需要溝通,讓他們重搭伙伴關係,不是退休後夫婦各自有自己的生活,他們的關係仍是很親密的。 「相繫樂晚晴」計劃查詢電話:2810 1104 ...

共親職

 政府就法律改革委員會建議,提出以「父母責任模式」取代現時管養權及探視權。「父母責任模式」的願景是離異父母轉為夥伴關係,共同照顧子女,讓子女繼續在父母的愛中成長。 香港家庭福利會推出「夾縫中的曙光-兒童為本共享親職先導計劃」,為離異家庭提供專門服務。受助人陳先生表示,在親職協調員介入之前,自己與前妻只能以短訊溝通,多數流於指責,未能真正討論問題。幸得親職協調員協助,擔當引導和監督的角色,監控雙方的行為和溝通,幫助分析和解決問題。 香港家庭福利會認可親職協調員賴黃雪詠表示,在親職協調的過程中,離異雙方均由親職協調員負責跟進,以「兒童為本」的價值觀出發,向父母進行親職教育。她認為推動「親職教育」不能單靠機構努力,需要多方專業的支持。 目前本港有關支援離異家庭的服務,主要由各區綜合家庭服務中心提供,內容包括為離婚人士提供情緒或福利事務上的支援。但礙於社工角色的限制,難以協助離異父母處理複雜的共親職事宜。 社聯認為,應在現有的家庭服務之上,增設更多專門為離異家庭而設的支援服務,包括設立綜合專門服務,專門為離異家庭提供各式支援,包括離婚輔導、親職協調、子女探視及公眾教育等各方面,以確保在「子女為先」的大原則下,協助離異父母履行親職責任。 ...

第58期 – 共親職

...

爺爺的「孫子」兵法

 隨著本港的家庭結構改變,雙職及離異家庭越見普遍。養育子女的重任從當年全權由父母負責,到現今多由祖父母代為照顧。由於教育及生活方式的不同,隔代教養在磨合的過程中,往往會衍生不少問題,影響彼此關係。 獨力照顧孫兒的陳爺爺原與妻子一同生活,期望在退休後能安享晚年,但期後因為兒子與媳婦離異,照顧在港讀書孫兒的重責便由陳爺爺與太太承擔,直至3年前太太離世,陳爺爺更要獨自照顧孫兒。 陳爺爺指出,小朋友跟隨父母直接教育當然是最好,惟礙於兒子的處境,因此如何辛苦也只能接受。但他有感照顧孫兒確實有點負擔,除了害怕照顧得不好外,亦擔心自己難以應付孫兒教養及學習方面的問題。 爺爺對照顧孫兒的擔憂及著急,對此不甚了解的孫兒聰仔(化名)對爺爺亦頗有微言。「當時有點討厭對方,因為他亂發脾氣,不講道理;一些上學的事宜,有些事情爺爺硬要爭辯,老師要我們做,但他說是一定是我聽錯,不需是這樣做 ,結果被老師鬧。」聰仔說。 救世軍社工洪麗寶指,很多祖父母在教養孫仔孫女時,很多時都沒有足夠支援;以聰仔為例,爺爺要照顧他其實十分辛苦。而爺爺在無計可施時,其實會很徬徨。 有見及此,救世軍開展「長幼承家」隔代教養家庭支援計劃,協助要照顧小學生或以下兒童的祖父母及其家庭,教授有效的管教方法,提供三代家庭輔導,安排探訪、家庭活動、減壓工作坊等,讓祖父母能享受教孫的樂趣。例如:計劃教授一些「孫子」兵法,用顯淺的方法教導祖父母,讓他們記得及明白該如何使用正面態度去教導小朋友。洪姑娘指,聰仔的個案中令她們十分感動,因為可以看見爺爺十分努力地學習教養知識。另一方面,計劃亦會定期有遊樂時間,讓祖孫兩代習慣與彼此遊玩,鼓勵他們能在閒暇時一同玩耍,從而改變兩代關係。 陳爺爺承認,自從參與救世軍活動後,孫兒變得更懂性,令他覺得很安心。「通過活動,我們都有所學習,我們一起學做曲奇餅、手工,孫子都有興趣。救世軍組織了旅行,我們都很滿意。我和孫的感情慢慢開始融洽了點,我亦想檢討自己,不可再用打罵、喝罵來教他。」而聰仔亦認同自參加計劃後,爺孫間開始互相相信對方,關係亦有好轉,亦感謝爺爺多年來對他的照顧。 洪姑娘稱,他們把計劃命名為「長幼承家」,是希望長者良好的品格及習慣能承傳到孫兒;而當孫兒長大後,祖父母在他們年幼時的照顧,將會令他們彼此有感情,懂得有愛心地關心長者。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