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遙

香港女障協進會主席游家敏(Carmen)帶領觀眾走訪她居住的社區,二、三百間食肆她能進去的卻不足5間--門口的一級門檻,或是門口太小、裏面通道太窄,同樣拒絕輪椅人士進門。即使有提供斜板,但若果斜板太窄、坡度太斜,同樣令輪椅人士有心無力。 「常說平等的機會,我們也好想跟普通人一樣,坐在餐廳吃東西,但我們沒有這個選擇,經常回家食外賣,感覺是孤獨的。」--Carmen 魏先生的茶餐廳是區內少數的無障礙食店,他知道很多體弱長者和殘疾人士因輪椅問題難以到餐廳跟家人一起進餐,故除了設有法例要求的易達通道,細節方面亦有配合,包括:餐廳的門口和餐廳內通道有足夠闊度,出入口的斜度合適,採用可以靈活移動的餐桌和座椅。 「我看到他們是很享受跟親友一起內進吃東西的那一刻。希望這樣的設施讓他們可以多外出,有更多的選擇。」--無障礙食店負責人魏先生 平等的消費機會,所說的不只是食店,還有生活上各方面的實際需要。Carmen經常笑言要帶備「望遠鏡」和「大聲公」外出,因為她永遠看不到店內賣什麼貨品,要用盡嗓門讓店員聽到她在外面的請求。最傷心是與朋友逛街時,自己卻被遺忘在店外。 「到診所看醫生」更是解決不了的難題,即使進了診所,也因醫生房門口太小無法內進,無法進行診症,「這不只是我們自己的需要,殘疾人士也需要照顧年長父母或家人或孩子,他們病了,我們都好想或是必須陪伴他們一起看醫生。」 致力推動無障礙環境的康復諮詢委員會委員轄下暢道通行小組委員會召集人建築師關國樂表示,要達致真正暢道通行的無障礙環境,需要建築及環境設計、交通運輸及新的信息和通信技術應用的配合,而良好的無障礙公共環境設計不只惠及殘疾人士,對長者、孕婦及幼孩等有需要人士以至一般健全人士均有好處。 要打造無障礙環境其實無須大灑金錢,有以下小法寶: 法寶一:活動斜板 舊有建築物礙於本身建築,無法於出入口提供斜道,但仍可以活動斜板替代;而活動斜板可以摺疊,存放不太佔位。設置斜板時需考慮其闊度、坡度、穩定性,否則輪椅使用時會有反車危機。 法寶二:活動式枱椅 餐廳使用可移動的餐檯及座椅,可配合輪椅人士的需要作即時調動。 法寶三:配合手機應用程式將餐牌發聲 由香港失明人協進會開發的「點菜易」手機流動應用程式,為視障人士讀出餐牌,免去要求職員協助引起的尷尬和費時。 法寶四:設計善用顏色對比、不反光的物料 以深底色襯托淺色文字,或是在標誌加上視覺對比鮮明的圍邊。 法寶五:員工熱心主動的幫忙 回歸基本,即使外在配套未能配合,將心比己地了解殘疾人士的需要,主動提供協助。為聽障人士提供協助時,善用紙筆。 延伸閱讀: 【社情】輪椅人士的心聲:一級門檻的障礙... https://bit.ly/2X7UZM8 *歡迎公司參與「共融商舖約章計劃」,一起建立共融社區 詳情 http://www.jointcouncil.org.hk/user/intro.pdf *「共融環境嘉許計劃2019」現正接受報名,截止日期2019年7月31日 詳情 http://www.jointcouncil.org.hk/chi/latest-news-detail.php?n=1&c=101 ...

「共融商舖」助殘疾人士參與社區

今次社聯頻道及香港失明人互聯會 WeTV合作,由視障人士 (面包) 及輪椅朋友一起行街食飯,指出商舖需要注意的事項,令商舖及員工明白只要作出一些貼心的少改動,就可以吸引及方便有需要人士進入商舖消費,例如:歡迎導盲犬進入、員工友善態度、可移動椅子 (方便輪椅人士靠近桌子)、點字餐牌、點讀筆、安裝斜台、提供叉子等。 歡迎公司參與「共融商舖約章計劃」,一起建立共融社區 http://www.jointcouncil.org.hk/user/intro.pdf ...

殘疾人士:「無障礙設施讓我們出入自如。」

 無障礙環境對殘疾人士及長者自主出行極為重要。「我們想與正常人士一樣,四圍逛街接觸社會。但我們視力較差,需要以其他感官輔助,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如果有無障礙的設施,例如引路徑及發聲系統,對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香港盲人輔導會視障學員尹俊偉說。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陳沐文指,無障礙環境不單是便利於身體有障礙人士。面對人口高齡化,社會需要考慮長者的活動能力及安全性,再者,小朋友的安全性亦不可忽視。當整個社區都設有共融設施,同時惠及長者、兒童及家庭等不同年齡人士的需要。 為表揚社區中的無障礙建築物及促進無障礙環境及文化,香港復康聯會/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聯會)舉辦第二屆「共融環境嘉許計劃」(計劃),並得到屋宇署、建築署、香港房屋委員會、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測量師學會、香港工程師學會、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及康復國際的全力支持,並由勞工及福利局撥款資助,鼓勵發展商、建築界、物業管理公司及物業持有人等,攜手建立一個共融的都市。 計劃收到32份來自29間機構或企業的提名表格,獲提名建築物包括住宅會所、商場及商業樓宇。經殘疾人士及復康團體的實地視察,及上述不同政府部門及專業團體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後,計劃共選出15幢獲獎的無障礙建築物,分別獲頒「全面共融大獎」、「共融環境優異獎」、「積極進步獎」及「最具創意獎」,當中包括4幢商場、9間住宅會所及2幢商業樓宇。 香港復康聯會主席張偉良先生:「無障礙的建築環境正是在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內推動殘疾人士平等和全面參與社區的重要一環。」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希望鼓勵更多建築或設計同業,在設計及翻新設施時,運用通用設計的原則及發揮創意,盡量照顧所有人的需要,包括殘疾社群,推動全民共同享用社會設施。」 其中,獲得「最具創意獎」的屯門市廣場一期由信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公司聯席董事關志華先生指,隨著社區進步,人口結構改變,對無障礙設施的需求與日俱增。商場於2014年開始無障礙設施改善工程,優化各項無障礙設施,例如:發聲摸讀地圖、觸覺警示磚、自動門按鈕及低地台櫃枱。設施不但可照顧輪椅使用人士的需要,更惠及長者和使用手推嬰兒車等人士,他很高興顧客及商戶對商場增設無障礙設施均表示歡迎。 除了無障礙設備硬件之外,物業管理人員的貼心軟件服務同樣重要。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副主席蘇永通表示,軟硬兼備才是一班殘疾朋友出行的重點,當殘疾朋友不需要其他人幫助下可自由進出那地方,例如提供自動門,令到行動不便的朋友有出入自如的感覺,讓殘疾朋友覺得自己和一般人一模樣,對他們來說是可提升自信及自尊。再者,物管人員主動詢問及協助有需要人士,是十分吸引殘疾人士去那個地方。 第二屆「共融環境嘉許計劃」獲獎名單請參考附件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