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 : 用音樂與長者建立共同話題 氣氛緩和了 大家都會開心

「由我奶奶去照顧患有認知障礙症的老爺,她感到很辛苦,產生很多壓力。由於 (與認知障礙症患者) 沒有話題,不知如何溝通,直至到這個 (音樂) 媒介令我們有共同的話題,特別是老爺與奶奶關係亦好了,因為是透過播出乘風破浪的音樂及拋波遊戲,他們崩緊的情緒就開始放鬆,是我意料之外有很好的效果。」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林綺華說。 患有認知障礙症的病人會漸漸忘記家人及身邊一切的人和事,照顧者及家人都會想盡方法,希望減慢患者的衰退情況。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助理教授張詩琪博士發現,由於人們對音樂的記憶逗留比較長,音樂訓練的確是不錯的介入方法,再者,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最初出現記憶的困難,但他們的音樂記憶逗留時間比較長,甚至乎中晚期的患者仍有音樂記憶,而音樂的記憶與情緒的關係十分強。 因此,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在何張淑婉慈善基金支持下,開辦「知.音.緣」計劃,以音樂作為溝通的渠道,與認知障礙症的長者進行治療性干預。計劃訓練了50位社福機構的同工及125位的義工,讓他們學會帶領音樂為本的活動及提供家庭上門支援服務,現時約有100個家庭接受服務,患者參加完活動之後,有效減低他們的焦慮情況。 計劃與不同的社福機構合作,提供電子教科書及教材,訓練同工應用音樂訓練於服務當中,其中一間合作的聖雅各福群會健智支援中心經理蔡俊燊指,音樂不需要任何語言束縛,透過運用音樂或樂器的時候,加強了家屬、同事及長者三方面的溝通,再者同工及義工可以參考電子教科書,豐富訓練內容。 參與計劃的林女士表示,奶奶見到老爺開心,整個過程情緒穩定了。老爺早上做了很多訓練及感到疲累,晚上自然睡得好,就不會引發其他問題,大家便有足夠休息,便相安無事,產生正面的影響及正能量,再者與老爺做活動時多些笑容,多些互動,慢慢大家的氣氛緩和,大家都會開心。 ...

「以老護老」照顧者身心俱疲

 香港「以老護老」的情況相當普遍。社聯與香港大學進行一項「年長護老者身心狀況及服務需要研究」,訪問1,115位照顧者,當中超過35%的照顧者年齡高達75歲或以上。研究發現,超過60%的照顧者屬「高壓照顧者」,正面對沉重的照顧壓力,55%出現抑鬱傾向,不時感到心情低落。還有40%照顧者的家庭功能出現問題,未能有效地合力應對照顧的挑戰。 照顧者身心俱疲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今年6月得到嘉里集團贊助,聯同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進行一項「年長護老者身心狀況及服務需要研究」,透過全港長者地區中心及長者鄰舍中心接觸護老者,成功收回1,115份問卷。 受訪護老者的平均年齡為70歲,75歲以上的佔35%,8成為女性,主要是被照顧者的配偶或子女。58%的受訪者每星期提供的照顧時數超過40小時,相當於一名全職員工的每周工時。而被照顧者有各種病患和衰弱情況,包括常見的高血壓、認知障礙症、關節炎、骨質疏鬆、糖尿病、中風、心臟病、抑鬱、腎病,以至癌症。 研究從三方面了解受訪者的狀況,歸納有超過63%受訪者面對「沉重照顧壓力」、55%有「抑鬱徵狀」及40%出現「家庭功能薄弱」。再者,有25%受訪者同時有上述三項狀況,屬於高危組群。 其中一位照顧者是68歲的何文炎,他的太太十多年前患上認知障礙症,及後更患上柏金遜症。在照顧太太的過程中身心俱疲,他說:「壓力是照顧者的必經階段,因為她而十分累,自己睡得不好,滿腦子都是如何照顧她,沒有想到自己,這就是問題。十幾年來24小時不停是這樣 (照顧太太),壓力愈來愈大,無了期般。」數年前,他協助太太前後申請長者地區中心的日間服務及安老院舍宿位,何太得到支援,何文炎的照顧壓力減少,整個人舒服及開心了很多。 社聯長者服務總主任梁凱欣女士表示,近年發生連串家庭倫常慘案,照顧者長期處於極大的壓力及感到無助,亟需支援。今次研究亦引證年長護老者壓力很大,值得注意的是44%受訪者的睡眠質素差、27%受訪者自我健康評估為不好或非常不好,這顯示照顧者的情緒及健康也響起警號。研究同時顯示,過去的照顧者服務未能完全滿足照顧者需要,例如經濟支援、情緒及健康支援服務、熱線服務等。 要照顧人,都要照顧自己 梁凱欣指:「要照顧人,都要照顧自己」,作為照顧者,大家要懂得照顧自己,方能繼續照顧家人。政府亦需訂立照顧者為本位的政策及服務,盡快為高危的照顧者提供專業的輔導及個案管理服務。而作為社會一份子,「我們都是照顧者」,我們都可以係各自的角色崗位上,為照顧者獻出多一點支持。 社聯建議政府應訂立以照顧者為本的政策及服務,包括: 1. 定期推行長者及照顧者的住戶統計調查,以了解長者及照顧者特徵和需要,從而規劃服務及分配資源。 2. 增撥資源發展專業服務,透過個案管理及輔導服務,為照顧者提供全面的支援。 3. 優化對照顧者的經濟援助,為照顧者提供實際支援,減輕照顧壓力。 4. 建立標準化簡易檢測工具,讓照顧者能及早作出自我檢測,及提升求助意識,適時尋求協助。 ...

「醫社合作」支援認知障礙症患者及照顧者

 「爸爸經常不記得東西,程序很亂,對答反應慢,不懂組織事物。他晚上睡覺時可能會大叫,甚至最嚴重一次,爸爸會起身,推東西,推桌子,令我十分擔心,壓力十分大,也不敢熟睡。」認知障礙症患者的照顧者嚴慧君說。 以往認知障礙症患者由醫院專科醫生跟進,病人經醫生轉介後,需要到不同專科跟進、輪候及接受訓練,這些都需要護老者及長者到不同地方接受服務。於2017年關愛基金資助先導計劃,「智友醫社同行計劃」 (計劃),以「醫社合作」模式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將醫院管理局評估患有輕度或中度認知障礙症的長者,轉介至20間長者地區中心,由職業治療師、護士及社工提供為期半年共24節的社區支援,服務範圍包括 : 認知及自理能力、家居安全知識、個別照護理方案、藥物管理、家居評估、社交及護老者壓力支援等。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智友醫社同行」計劃職業治療師陳慧潔指,該會的計劃收到醫院管理局轉介後,機構需於3天內以電話聯絡服務使用者,基本上長者及護老者可於一個月內接受到服務。除了提供24節的服務之外,長者地區中心歡迎長者隨時來參與活動,長者及護老者亦可隨時聯絡中心社工,了解他們需要,有需要時可以提供轉介,與醫院醫務社工相比,關係比較持續。陳姑娘指,參與計劃的長者及照顧者都滿意服務,例如:長者認知能力得以維持、社交有所改善,照顧者壓力得以紓緩。 嚴慧君表示,開心見到爸爸在計劃中慢慢投入,學習不同事物,情緒得以紓緩,中心同工十分關心長者,但無奈計劃太短,只是維持數個月,未知如何處理爸爸將來的訓練。認知障礙症會終身伴隨著患者,加上患者的狀況會逐漸變差,社聯認為計劃的半年服務期限太短,建議成立更多由政府資助專門服務認知障礙症患者的中心,繼續透過「醫社合作」模式,爲達到中度及嚴重程度、並有情緒及問題行為的認知障礙症患者及其照顧者,提供支援服務。 ...

建設認知友善屋邨

 根據現有數據推算,本港每十名65歲以上長者便有一個患有認知障礙症。認知障礙症患者初期會失去短期記憶,長遠更會影響自理能力。要如何協助認知障礙症患者在社區生活得舒適方便,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Portia的媽媽患有認知障礙症已有六年,同樣面對短期記憶出現問題。例如早上發生的事,母親轉過頭便會忘記;甚至30秒前的對話,亦會忘記得一乾二淨,連做過甚麼也未必記得。Portia指,媽媽近年情況開始變差,試過經過自己家門而不懂回家,或是到了另一樓層而不自知。 為了建立一個便利認知障礙症患者的友善社區,香港仔坊會在華富邨試行「智愛同行計劃」,期望透過鄰里互相支援,民官商三方面的合作,建立一個認知障礙友善社區。 香港仔坊會計劃經理李菀霖表示,認知障礙症患者在社區活動時,萬一認知能力及方向感變差時,他們多會出現不安感,甚至有焦慮的情況。要讓他們在社區活得自在輕鬆,旁人在生活當中表達的一個小小慰問及關心,已足以令長者感受到社區並不冷漠,讓他們知道其實有人願意關心自己。 例如華富邨的保安員同事、小商戶或是街坊,若果及早認識患有早期認知障礙症的長者,那就可以從多方面關懷及照顧患者。例如保安、商戶及街坊可以多加留意有需要的長者,及在商店張貼中心教育單張;而街坊們則可以鼓勵身邊朋友,到中心接收認知障礙症的檢查;期望藉此幫助老友記在華富邨持續居家安老,減低他們在生活上面對的困難。 由於很多早期患者並沒有察覺認知障礙症問題的重要性,往往使他們錯失訓練的黃金時期,因此身邊人的關懷便極為重要。以智友伴義工大使羅啟蓮為例,由於丈夫在自我檢查中發現有患上早期認知障礙症的風險,為了避免身邊友人患病而不自知,因此便邀請及介紹他們一同到坊會接受檢查,怎料發覺身邊有認識19年之久的朋友亦存有患病風險,情況甚致比她的丈夫更差。因此她覺得家人、朋友及親戚都要多關心身邊的人。 華富邨華泰樓互助委員會主席兼華富邨婦女會主陳培云指,街坊的身份讓他們能更容易被接受。「譬如社工或是姑娘去拍門,他們不會開門。但我們拍門,因為我們是街坊,我們熟悉彼此,如果我們拍門,他們會接受,他們會很開心,這個就是我們的優勢,可以讓他走出來,或是來香港仔坊會,看他們能否接受訓練。」 李姑娘指,許多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在面對此疾病時,會有不安及焦慮感,更有長者處於「自我退縮」的情況,不願走入社區。因此透過鄰舍的守望,推動保安及小商戶的友善對答及購物經驗,將可令患者願意再次踏出社區,願意繼續在華富邨生活得開開心心。 ...
Loading...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