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劏房住戶調查:【居於劏房的單獨兒童照顧者】 數據分析

社聯訪問了208個為單親照顧者,發現他們面對沉重的經濟和照顧壓力,或更容易處於較脆弱狀態。然而,部分照顧者的社交狀況並不理想,對社會福利亦缺乏認識,反映他們即使有需要求助,亦未必找到適當渠道。 歡迎下載 ...

走進斗室伸援手 倡設長期支援助劏房戶

梁太一家四口於葵涌區私樓租住70呎「廁廚合一」劏房,輪候公屋逾6年,仍未有上樓消息。租住的劏房則連連加租,今年年初業主便提出每月租金由3000元加至3500元,加幅逾一成。梁太形容加租對於租客而言,永遠都是一個無底洞的數字。她稱以市道計,理解這兒租金算是便宜。但計及丈夫月入僅萬多元,租金已佔入息兩成多,加上兩名女兒尚年幼,需要照顧,梁太難以外出工作幫補家計。四口子生活拮据。 幸於社工協助下,梁太與丈夫學習申領不同的援助,並逐漸與街坊建立支援網絡,透過參與關注組,與街坊連結、共同解決生活難題。 不過並非每個劏房戶都可如梁太般,獲得社工長期跟進。因為現行對劏房戶的支援,主要靠基金捐助地區服務單位來推出支援項目,故劏房戶能否獲得支援,便取決於這些機構資源多寡。 社聯建議政府應設立劏房戶支援社工隊,透過專職社工於劏房單位比較密集的社區提供服務。社工隊的目標是為劏房戶提供長期社區支援,協助他們緩解不同的生活需要。例如租務問題、迫遷等,並提升街坊凝聚力共同投入社區生活。不過要從根本解決劏房問題,社聯認為長遠都要由房屋著手。 ...

昆蟲爬進劏房戶耳朵

前兩天參加「社會房屋共享計劃 - 友里居」的活動,探訪一位入住華富閣共享房屋的住戶。這位女士與三個女兒之前租住寮屋劏房,租金昂貴之餘,環境也非常惡劣。門戶陰暗及發霉,屋內有大大小小的昆蟲出没,女兒曾被蜈蚣咬,也試過有蟲子爬入女兒耳朵。這種缺乏安全感的環境,誰能好好生活,孩子又怎樣好好溫習。直至他們有機會入住共享房屋,生活環璄和情緒才能大大改善。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推出將近兩年,幫助了七百多名苦候公屋的基層人士和家庭脫離不適切住房,重塑社會資本。然而,保守估計仍有二十多萬名劏房居民,還有什麼方法可解決他們最迫切的問題? 事實上,蝨患、蟲患、鼠患於劏房常見,嚴重的更要多次滅蝨,劏房戶根本無力支付專業公司的費用。再者,無論是簡單的家居維修、添置合適狹小空間的傢俬,以至日常家用物品,劏房戶都難以負擔。 關愛基金計劃於明年推行新項目,向低收入的劏房戶發放一筆過津貼,透過進行簡單家居改善、維修、購買傢俬或家用物品和滅蟲滅蝨服務等來改善他們的家居環境;並協助他們連繫社區資源,從而獲得適切的支援。 不要看輕小小的家居改善,這關係到劏房戶每天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尤其兒童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計劃的特點是非政府機構的參與,前線同工最了解街坊的實際需要,由他們評估劏房戶的家居環境以提供支援,這就適合不過,能夠確保資源用得其所。 文章刊於2019年5月28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