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s

「共融環境嘉許計劃」頒獎典禮 暨 無障礙建築研討會

跨界別合作 建構無障礙共融環境 【新聞稿2017年2月9日】無障礙環境對殘疾人士自主出行極為重要,為表揚社區中的無障礙建築物及促進無障礙環境及文化,香港復康聯會/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聯會)舉辦了「共融環境嘉許計劃」(計劃),計劃得到屋宇署、建築署、房屋署、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測量師學會、香港工程師學會及康復國際的全力支持,並由勞工及福利局撥款資助,旨在鼓勵發展商、建築界、物業管理公司及物業持有人等,攜手建立一個共融的都市。 計劃收到22份來自17間機構或企業的提名表格,獲提名建築物包括11座商場、8幢酒店及3幢商業大廈。經復康團體的實地視察,及上述不同政府部門及專業團體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後,計劃共選出14幢獲獎的無障礙建築物,分別頒發「全面共融大獎」、「共融環境獎」、及「積極進步獎」,當中包括10座商場、3幢酒店及1幢商業樓宇(獲獎名單)。獲「全面共融大獎」的建築物不論在硬件及軟件上皆有顯著超越法例或具創意的措施,利便殘疾人士使用該建築物。 大會亦邀請了著名設計師劉小康先生為計劃設計標誌,標誌以「共」為骨幹,看來有兩個人的感覺,再加上「心形」,代表營造建築物空間要以人及愛心為本。獲獎建築物可透過展示計劃的標誌,讓公眾了解建築物的無障礙設施。 聯會於2017年2月9日舉辨「共融環境嘉許計劃」頒獎典禮 暨 無障礙建築研討會,除表揚得獎建築物外,並請來自不同界別的代表,分享本港推動建設無障礙環境的經驗和發展。香港復康聯會主席張偉良先生表示,人人生而平等,所有人在使用公共設施時不應因殘疾或身體機能而有所限制,期望透過這個嘉許計劃可以鼓勵香港各大發展商和專業人士都能在興建樓宇前,多花心思在共融設施上,設計出創新而又人人都能使用的設施。希望日後將這個計劃推廣至不同種類的建築物如旅遊景點和公園等,令殘疾人士可自如地在城市中走動。 共融環境嘉許計劃的成功有賴勞工及福利局、其他相關政府部門和專業團體的傾力支持,提高廣大市民對無障礙環境及文化的關注,並繼續透過跨界別合作以推動殘疾人士的平等機會和社會參與,共同建設和諧共融的都市環境。   - 完 - 「共融環境嘉許計劃」 下載活動圖片(檔案為壓縮檔Zip,請以軟件解壓) 傳媒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主任 楊德威先生  電話:2876 2474  電郵:[email protected] ...

公眾對2017年施政報告中扶貧措施的意見調查

施政報告扶貧措施獲51.2分 反對收緊長者綜援資格 社聯促擱置再議 【新聞稿2017年1月20日】行政長官梁振英剛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連續第七年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就施政報告中的扶貧及民生措施進行民意調查,今日公布民調結果。 「公眾對2017年施政報告中扶貧措施的意見調查」於2017年1月18日施政報告發表當日進行,以隨機電話訪問形式成功訪問了528名18歲或以上操粵語、並知道施政報告內容的香港居民。 由0至100分,受訪者對今年施政報告扶貧措施部分為51.2分,雖然高於上一份施政報告有關扶貧措施的表現(2016年為41.75分),但仍只屬「勉強合格」的水平。 社聯認為得分回升的主要原因乃今次施政報告提出具體現金資助措施,例如「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公眾的接受程度因而提升。然而,部分措施卻引起很大爭議,尤其收緊申請長者綜援的資格及全民退休保障落空。 今次施政報告將申請長者綜援資格由60歲提高至65歲,將來60至64歲長者如果要申請綜援,只可以申請金額較少的成人綜援。民意調查結果顯示,52%受訪者反對這個做法。 社聯業務總監(政策研究及倡議)黃健偉指出,現時符合資格的60歲或以上長者可以申請金額較高和津貼較多的長者綜援,其基本金額比成人多約一千元,而且可以申請各項健全成人無法申領的特別津貼,包括長期補助津貼、社區生活補貼、院舍照顧津貼、搬遷津貼、往返醫院/診所交通費津貼,以及醫療及康復津貼。計算津貼在內,平均每名長者綜援受助人每月可以領取五千五百元的綜援金。黃健偉強調,收緊長者綜援資格估計將影響逾二萬名將進入60至64歲清貧長者的生活。 此外,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取消「衰仔紙」制度,毋須長者要求子女簽署不供養父母證明書來證明不會供養父母,免卻部份貧窮長者因與子女關係惡劣或不情願讓子女簽「衰仔紙」而不申請綜援。然而,除了取消「衰仔紙」制度外,社會一直要求容許與家人同住的長者獨立申請綜援,惟政府卻未有解決此問題。民意調查顯示,有53%受訪者反對施政報告未有處理同家人同住長者無法獨立申請綜援的問題。 至於退休保障改革,政府在施政報告提出一個設有資產審查的方案,並以長者個人資產以14萬4千為上限。民意調查結果顯示,48%受訪者反對方案,其中18至29歲組群的反對比例較高。至於表示贊成的受訪者則有40%。社聯對於免審查的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再度落空,表示失望。 雖然現任行政長官以扶貧為其中一項施政重點,但總結現屆政府過去五年施政報告於扶貧工作的表現,一般只維持「勉強合格」的水平,雖有多項現金津貼措施,但對於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則顯得束手無策。香港的貧窮問題依然嚴重,貧窮人口徘徊在約一百萬人,長者貧窮和在職貧窮問題尤其嚴竣。 表:過去五年施政報告的扶貧措施得分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評分 51.2分 41.7分 51.5分 56.7分 51.5分 社聯促請政府: 1. 擱置收緊長者綜援 必須擱置收緊長者綜援,措施影響萬計長者的生活,不應在未經社會討論下強行實施。另外,取消「衰仔紙」只是第一步,政府應在此基礎上容許長者獨立申請綜援,讓更多貧窮長者得到經濟支持,同時繼續得到家人的照顧,達至居家安老的目標。 2. 推行全民退保 主流民意已明確表達要求制訂全民受惠的養老金制度,政府增加一層「高額援助」及優化「長者生活津貼」雖能酌量改善長者收入,但無法替代全民退保制度為長者提供持續穩定收入保障,紓緩長壽風險的重要功能。 3. 福利規劃 扶貧工作不只現金津貼,要令弱勢社群脫貧,還要持續和具針對性的改善各項基礎福利服務。目前各種長者及殘疾人士服務的輪候時間均非常長,政府必須建立福利規劃機制,評估不同基層及弱勢社群的短、中、長期需要,訂定發展目標及時間表,解決各社群的基本生活問題。 下載民調簡報及活動圖片 (1) 港大 李偉健 (2) 社聯 黃健偉 (3) 活動圖片(檔案為壓縮檔Zip,請以軟件解壓)  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主任  陳敏婷小姐 2876 2469  ...

社聯回應2017年施政報告

全民退保落空 房屋目標未達 福利規劃模糊 【新聞稿 2017年1月18日】行政長官今日宣讀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對於免審查的全民退休保障制度落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表示失望,至於其他社會福利服務措施亦零碎,這是政府長期忽視長遠規劃的後果,導致福利服務仍然嚴重供不應求,市民的需要得不到回應。 社聯業務總監(政策研究及倡議)黃健偉:「這是特首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縱觀過去四年多,港人的生活是否得到改善,答案顯然易見。房屋方面,市民越住越貴,越住越細;公屋則越排越久,劏房越來越多。公眾關注的院舍服務輪候和質素的問題仍未得到正面回應。現時,長者院舍輪候三年以上、殘疾人士院舍要輪候十多年,這都是缺乏規劃和發展目標的後果。下屆政府在處理上述問題時,必須積極與民共議,訂立明確的具體發展目標。」 社聯對施政報告的重點回應: 退休保障:政府始終未有推出免審查的全民退保方案,只將退休保障視為扶貧政策。主流民意於早前的諮詢中已明確表達要求制訂全民受惠的養老金制度而非扶貧制度。增加一層「高額援助」及優化「長者生活津貼」雖能酌量改善長者收入,但無法替代全民退保制度為長者提供持續穩定收入保障的重要功能。至於逐步取消對沖機制的方案,是加強勞工退休保障的正確方向,政府以公帑補助商界,理應能平衡商界憂慮,僱主不應再盲目反對。 綜援制度:樂見政府終於取消綜援制度中俗稱「衰仔紙」的安排,期望政府能進一步容許與家人同住的長者獨立領取綜援。然而,把領取長者綜援的合資格年齡由60歲提高至65歲,社聯認為削弱現時安全網對低收入長者的支援功能。推行此措後,大部份60至64歲的綜援受助人必須領取成人綜援,這意味他們必須投入勞動市場,而現時年屆60的長者一般難以在勞動巿場找到工作,此外,成人綜援金額與長者綜援金額少約三分之一,相距近千元;成人綜援也欠缺其他相應資助,長者的生活質素必定受到影響,社聯對此感到憂慮。 福利規劃:現屆政府在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預算雖較四年前增加逾半,無奈未有做好長遠福利規劃,無論長者院舍及社區照顧服務、復康宿位及日間服務、兒童住宿照顧服務等,需求依然緊張,各項社會服務供不應求,輪候人數不斷增加。 院舍質素:私營的長者院舍或是殘疾人士院舍不時爆出醜聞,背後可能隱藏更多不為人知的不幸事件,無論是《殘疾人士院舍條例》,或是《459章安老院條例》及《規例》,報告均沒有著墨有關改善及檢討修訂工作。社聯強調,在未有妥善的質素保證及服務監管之前,不應以政策鼓勵服務使用者轉投私營市場。面對社福界和服務使用者的強烈反對聲音,政府仍強行推出「長者院舍住宿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院舍券」),社聯感到非常失望。 家庭服務:社聯樂見政府提高各項寄養服務津貼及名額;亦會提供額外資源予日間及住宿幼兒照顧服務和學前康復服務的單位,提高幼兒工作人員的薪酬。期望政府仍須積極地作定期檢討對此服務之供求情況,並以及早介入為預防性目標。 房屋:今屆政府只一直強調增加公屋供應,雖訂立長遠房屋策略,惟公私營房屋供應仍然短缺,未能紓緩基層住屋需求。目前公屋輪候期已超過四年,情況較行政長官梁振英上任前更惡劣。施政報告雖大篇幅著墨土地開發以興建房屋,並預計六十多萬人口可獲編配,但這些新區往往需要社福界的支援,協助居民適應遷居的壓力,同時營造及發展新社區,建立互助的社區支援網絡。社聯建議政府應推出短中期房屋措施,包括檢討現時的《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利用臨時地推出過渡性住房,及在新屋邨設立「新屋邨支援服務隊」等,協助居民適應。 - 完 - 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主任  陳敏婷小姐 2876 2469 ...

全新網站【來跑一場親子障礙賽】

了解全港特殊教育需要(SEN)資訊 與SEN孩子家長同行‧共跑一場親子障礙賽 【新聞稿2017年1月13日】隨著診斷準則的更新、識別工具的改進,以及老師、家長及公眾人士對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簡稱SEN)的意識提升等多種因素影響,SEN孩子數目日益增加,現時全港中、小學及幼稚園,便有逾六萬名SEN學生。 要協助這些孩子健康成長,家庭、學校及社區的接納及支援缺一不可。為支援育有SEN孩子的家長跨越各種困難、舒緩親職壓力,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聯) 與扶貧委員會攜手合作,打造全新網站【來跑一場親子障礙賽】(www.sen.org.hk),透過專家及同路人分享,為家長提供培育子女的多元方法,協助他們調整心態,重拾希望,促進家長與專業人員的相互理解和協作,而家長亦可以在網站找到各種實用的社區資源,共同為孩子締造有利的成長環境。此外,網站會透過短片及插畫進行公眾教育,讓公眾了解SEN孩子的行為及特性,希望提高市民對SEN孩子的理解,促進共融。  網站啟動禮於今早舉行,除了由編輯蘇美智和陳琴詩簡介網站設計和內容外,亦邀得電視電影演員陳錦鴻和前中文老師李花香,分享作為SEN孩子家長的角色和需要;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曾潔雯博士,亦講解影響SEN孩子發展的因素及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表示,今天一般家庭培養孩子也十分吃力,育有SEN孩子的父母,壓力就更大。如何跨過障礙,一家人與孩子一起細步同行,決心與適當支援同樣重要。社聯希望向SEN孩子的家長傳遞兩個重要訊息,一是他們的親職路雖然有著不少障礙,但他們並不孤單,當感到徬徨、氣餒的時候,沿路有不同的專業人員、過來人、市民都在為他們打氣。第二是家長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除了培育自己的小朋友成長外,亦可以互相扶持,並為SEN孩子的需要發聲。而在這場親子障礙賽上,社聯及社福界願意與家長同行。他呼籲家長充分利用網站,與其他家長分享照顧SEN孩子的經驗。 扶貧委員會秘書何珮玲女士在致辭時亦表示,相對坊間的網站,這個網站是以家長的需要為本位,提供資訊、分享經驗,希望支援家長的情緒需要,並在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子女方面提供實質意見和幫助。 【來跑一場親子障礙賽】網站簡介https://www.sen.org.hk/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聯) 與扶貧委員會合作,推出【來跑一場親子障礙賽】網站,為家有特殊教育需要(SEN)孩子的家長以設的一站式資訊平台,包括由懷疑子女是否SEN、如何評估、了解不同種類的特殊教育需要、家居訓練,以至不同地區的由社會服務機構提供自資及資助訓練及家長支援服務等等,網站匯聚專家智慧、社區資源,以及同路人分享,期望在前面的人生障礙賽道上,為SEN家庭打氣、同行! - 完 - 下載活動圖片(檔案為壓縮檔Zip,請以軟件解壓) 傳媒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主任 楊德威先生  Tel: 2876 2474 / 6026 1416 電郵 [email protected]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