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s Releases

《社企指南》列載713間社會企業

《社企指南》列載713間社會企業 私營團體營運比例上升 講求營商及社會效益並重    【新聞稿2023年10月24日】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自2007年營運《社企指南》,讓企業及大眾更容易搜尋本地社會企業(社企)的產品及服務。截至2023年4月,共有713個社企單位列載於《社企指南》,分別由381個團體營辦。四成營辦團體為獲《稅務條例》第88條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而六成則為私營團體。相較於最早期的一成半,私營團體經營社企所佔的比率逐年上升,反映愈來愈多企業家認同為股東賺取最大利潤並非唯一的營商目標,能為社會帶來可持續發展的效益亦同樣重要。 至於社企行業分布方面,首五個類別依次為「教育及培訓」、「生活百貨」、「健康護理及醫療」、「飲食」與「藝術及文化」。根據《社企指南》數字,2023年有29間社企結業,同時有31間新增社企。在新增的社企中,不少屬「企業服務及商業支援」和「愛惜地球」業務,反映近年較多新晉的社企營運者選取開拓「企業對企業」(Business-to-business,B2B)的商業市場,如職業轉介、在職培訓及營銷方案等服務;以及關注與環保相關的議題。 再者,以社會目標而言,《社企指南》列載的社企多以「就業融合」和「促進社會共融」為主要目標,呼應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簡稱SDGs)中的目標8:「促進持久、包容性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充分的生產性就業和人人獲得體面工作」,以及目標10:「減少國家內部和國家之間的不平等」。換言之,社企在達致自身的社會目標同時,亦在推動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社聯業務總監譚穎茜博士表示,社企艱苦捱過三年新冠疫情,《社企指南》列載的社企數目於2021年錄得輕微下跌(659間),2022年升至711間,而2023年則為713間,數字維持平穩,足見本港社企的整體發展漸趨成熟。 她續稱,早期的社企多由慈善團體所成立,以解決貧窮及就業問題為主要目標,但經營上面對租金高昂、營運成本上升及公眾認知不足問題,窒礙社企發展。有鑑於此,除了政府提供支援外,現在也愈來愈多企業及基金會願意投放更多資源協助社企,甚至加入營辦社企,揉合科技、營商及創意思維去解決不同的社會需要,亦促成很多不同的跨界別合作項目。 社聯樂見私營團體的參與,期望與相關政策局、政府部門,以至其他促進社企發展的團體一起制定社企長遠發展藍圖,以進一步提升公眾對社企的認識及認受性,讓社企百花齊放,攜手共創更具影響力的方案,邁向社會永續發展。 《社企指南》網頁版 https://socialenterprise.org.hk/ 傳媒查詢: 曾志康先生 社聯企業傳訊高級經理 Tel:9475 5627 Email:[email protected] ...

全港首個「樂齡科技應用評估基地」 加快服務單位應用樂齡科技

【新聞稿2023年10月17日】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在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社創基金)資助下,牽頭與九家機構合作組成「樂齡科技平台」,開展全港首個「樂齡科技應用評估基地」,連結社會服務業與樂齡科技企業,建立應用評估框架,加快相關產品落地應用於社會服務單位。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先生出席今日的啟動禮,進一步了解「樂齡科技應用評估基地」的初步成果。他表示,樂齡科技產品可改善長者的生活質素,亦可以同時減輕護老者和護理人員的壓力。所以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服務機構和長者使用創新科技,並同時促進科技業界和用家之間的交流。除推動樂齡科技普及化,政府亦致力推動數碼共融、協助長者接觸、認識和使用數碼科技產品和服務。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表示,政府設立「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資助合資格的安老及康復服務單位購置、租借和試用科技產品,「樂齡科技應用評估基地」亦同步發展,為業界提供可靠的參考,以選擇和應用最合適的科技器材,提升服務使用者的生活質素和護理工作效率,並且有助促進業界的知識共享和合作,推動樂齡科技領域的持續創新。 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林正財醫生表示,樂見前線員工積極參與評估工作,最重要是讓員工、服務使用者及其家屬了解到善用科技所帶來的益處,期望未來有更多社會服務單位加入,讓長者、殘疾人士、照顧者,以至整體社會都能受惠。 「樂齡科技應用評估基地」由基督教靈實協會、頌恩護理院、香港心理衛生會、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和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合共18間安老及復康服務單位,包括資助及私營的院舍、庇護工場、長者地區中心等,以真實用家、真實服務場景和以實證為基礎評估樂齡科技器材的應用方案。香港大學護理學院亦參與其中,提升評估過程的科學嚴謹性和運作可行性,所得數據協助單位更了解這些科技器材的效益。 目前正就10類樂齡科技器材進行評估,包括「陪伴機械人」、「跌倒預防」、「健康監測」、「移動及扶抱」、「防感染控制」、「防遊走」、「通訊」、「照護食」、「智能環境」,以及「認知訓練」,超過700位用家參與其中,包括院友、前線照顧人員、社工、護士及治療師等,他們不斷與供應商和開發人員溝通,提供改善建議和意見,讓科技器材更好地滿足用家的需求。 其中「移動及扶抱」主題的應用評估於今年5月至9月期間於兩個服務單位進行,共30位護士及護理員參與,就使用新型移位機的不同範疇和功能進行評分,例如對扶抱及位置轉移工作的用處、鞏固小腿的組件靈活及容易使用度、院友的舒適度等。院舍員工普遍認為新型移位機較原有器材更舒適和安全,也更容易操作。再者,他們亦就改善器材設計提出建議,例如改良移位機上鞏固小腿的腳帶以更適合患有膝內翻的院友使用、關注承托帶的厚度是否讓不同身體情況的服務使用者均感到舒適、腳架是否容易控制、以至改良設計以便更容易原地轉向以減少勞損等。這些數據和意見有助日後與同類型器材的評估結果進行比較。 「位置轉移輔助器」評估結果 參與護士及護理員就測試前採用的器材及新器材評分(分佈域:1 – 5) 範疇 評估前採用的器材 使用新器材四星期後 對院友的影響 院友舒適度 3.37 4.07** 院友安全感 3.67 4.36* 容易使用度 整體容易使用度 3.57 4.29* 鞏固小腿的組件靈活及容易使用度 3.28 4.14*** 腳架容易控制度 3.47 4.14** 整體評價 對扶抱及位置轉移工作有用 3.81 4.43*** 註: 與使用測試前採用型號相比,經過邦佛洛尼校正(Bonferroni correction)後,達到統計顯著差異: *p < 0.05; **p < 0.01; ***p < 0.001 另一個應用評估主題是「陪伴機械人」,評估於去年6月至10月期間進行,安老院舍的活動帶領員評估23位年齡介乎72歲至96歲、有認知缺損的院友使用陪伴機械人前後的差異。結果顯示在介入後,院友的行為及心理徵狀嚴重程度平均分,以及對照顧者構成的困擾程度均明顯下降。活動帶領員認為,院友照顧「陪伴機械人」可讓他們重拾照顧者角色,並有助減少行為及心理徵狀。同工亦就提升產品的設計提出建議,例如陪伴機械人的重量應適合放在長者的大腿上,及適合坐在輪椅上的長者使用。 「陪伴機械人」評估結果 參加者使用陪伴機械人10星期前後的行為及心理徵狀情況   使用陪伴機械人前的分數 使用陪伴機械人10星期後的分數 行為及心理徵狀嚴重程度 #(分佈域:0 – 36) 6.48 2.48*** 行為及心理徵狀對照顧者構成的困擾程度 #(分佈域:0 – 60) 5.30 1.22*** 註: *** 與使用陪伴機械人前的分數相比,達到統計顯著差異 p < 0.001 #「腦精神科徵狀問卷(中文版)(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 – Questionnaire) 樂齡科技平台已將「樂齡科技應用評估基地」小冊子上載至網站供公眾參閱;評估框架及更多相應主題的產品將於11月23日至26日於灣仔會展舉行的「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2023」展出,歡迎公眾人士、照顧者及從業員到場參觀。 未來我們將繼續協助業界推動本地實證為本、以用家為中心的樂齡科技應用評估發展;「平台」鼓勵更多社會服務單位成為「樂齡科技應用評估基地」,包括計劃於大灣區院舍合作開展相關項目,讓用家意見有效地回饋科技供應方,完善樂齡科技生態圈。 - 完  - 下載:啟動禮圖片及「樂齡科技應用評估基地」小冊子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先生了解樂齡科技應用評估工作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先生試用「位置轉移輔助器」 首階段「樂齡科技應用評估基地」共有18個社會服務單位參與 傳媒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主任 戴頌汶小姐 Tel:2876 2469 Email:[email protected] 關於「樂齡科技平台」 「樂齡科技平台」為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社創基金)的第二個旗艦項目。社創基金撥款資助社聯為協創機構,牽頭並夥拍九間協作伙伴:Global Centre for Modern Ageing Limited、基督教靈實協會、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香港科技園公司、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復康科技中心、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達信風險管理及保險服務(香港)有限公司、團結香港基金有限公司以及香港大學護理學院,組成合作聯盟,負責設計、建立及營運一個可容納各方參與的一站式樂齡科技平台。 「樂齡科技平台」已於 2021年1月1日正式開展,為期三年,期望透過跨界別合作的協同效應,共塑樂齡科技的發展及應用,促進長者及殘疾人士的福祉,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並為他們的家庭、照顧者、護理員和護理機構提供支援。 使命 建構可容納各方參與的一站式平台 連結及推動供求雙方持份者的參與 促進跨界別伙伴合作關係,發揮協同效應 願景 推動樂齡科技的發展和應用 促進香港樂齡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 核心價值 共商合作: 廣納各持份者參與,共商推動樂齡科技發展的合作方案 共建能力: 提供培訓及交流機會,提升供求雙方研發及應用樂齡科技的能力 共謀發展: 收集各界意見及加入用家角度,藉以完善樂齡科技生態系統及方案 「樂齡科技平台」主要功能 1. 資訊匯集 為各持分者包括服務使用者及照顧者,提供與樂齡科技相關的知識及資訊 2. 網絡建設和能力提升 提供多元化的交流活動及培訓項目,通過跨界別的關係網絡和支援,緊貼樂齡科技的發展及應用 3. 顧問服務、樂齡科技產品本地化和測試支援 顧問服務為供求雙方提供個別或小組支援,協助: 產品開發商或代理商引進、開發、生產、商品化及營銷樂齡科技產品/方案 服務機構選擇及應用樂齡科技產品/方案 產品本地化和測試支援 就主題產品作測試研究,發展及作測試流程要點記錄。整合有關經驗,確認及編定可行的方案,作為日後其他測試的依據。 成立用家意見群組,協助完善產品設計 4. 效益評估 進行及發佈香港《樂齡科技概況研究2.0》及定期評估樂齡科技平台的社會效益 聯絡方法 電話:3611 8311 傳真:2865 4916 電郵:[email protected] 地址:香港灣仔軒尼詩道15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12樓 網址:https://gtplatform.hk/ ...

社聯欽州街組合社會房屋「昌新一號」 房屋局過渡性房屋項目

社聯欽州街組合社會房屋「昌新一號」 房屋局過渡性房屋項目 「雅匯」計劃引入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住戶身心健康及社交獲改善   【新聞稿2023年9月20日】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於2022年2月推出欽州街組合社會房屋計劃「昌新一號」,兩期項目分別由關愛基金及房屋局過渡性房屋項目計劃資助,由聖雅各福群會營運及為住戶提供支援服務。第I期(205個單位)及今年5月完工的第II期(76個單位)的入住率均超過九成。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女士今日探訪「昌新一號」房屋局過渡性房屋項目住戶,了解他們的生活,以及「雅匯」計劃為住戶度身訂造的基層醫療服務,例如運動及營養指導、健康檢查、園藝和藝術創作等。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表示,計劃協助累積307個基層住戶(涉540人)改善居住環境,除改善住屋質素外,營運機構更與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及其他健康計劃合作,將基層醫療及健康服務帶入社會房屋,協助基層住戶培養良好生活習慣、減低慢性疾病風險,以及促進居民的心理社交健康,期望公營房屋推展更廣泛全面的基層醫療服務,推動醫社合作,達至治未病的目標,共同建設幸福社區。 「雅匯」計劃支援住戶 聖雅各福群會於「昌新一號」推行「雅匯」計劃,提供整全健康支援服務。由房屋局過渡性房屋項目改善居住環境開始、繼而為住戶提供基本健康評估,及早辨識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健康風險(如焦慮與抑鬱徵狀),地區康健中心及其他社區伙伴則為住戶舉辦各種促進身心健康活動,例如教導營養膳食、分享新鮮蔬菜、集體運動、園藝種植,以及其他藝術活動等,藉以促進住戶全人健康。 聖雅各福群會總幹事李玉芝女士表示,「雅匯」以發展全人健康為服務方向,結合房屋與健康,善用園區內及周邊昌新里的公共空間,並連結社區網絡及資源,全方位照顧居民及鄰里身、心、社、靈的需要,將健康模式實踐於生活中。服務團隊運用社交處方(Social Prescription)方式,連同深水埗地區康健中心為居民安排與健康相關的活動。此外,服務團隊亦連同深水埗民政事務處及區內多個團體,以地方營造(Place Making)手法凝聚居民及周邊鄰里,將「雅匯」及昌新里打造為健康聚腳新熱點,透過健康生活促進幸福體驗。 住戶身心健康獲改善 聖雅各福群會聯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為I期住戶於過去18個月進行3個階段的社會影響評估調查,追踪居民的生活質素,結果顯示受訪住戶的身心健康都有進步。生活質素方面,受訪住戶認為他們的生理健康、社交關係及居住環境都較入住前有明顯改善。而且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有中央肥胖、膽固醇或體重超標的住戶比率都呈向下趨勢,從而減輕心血管代謝疾病的風險。調查結果亦反映住戶的焦慮及抑鬱指數中位數比一年前降低,比率分別減少了6% 至11.4%的百分比。雖然如此,我們留意到仍有17%的住戶有中度抑鬱症狀,可以多加關注精神健康和適時提供跟進支援。 - 完 -   關於「昌新一號」 「昌新一號」是首批使用政府用地興建的房屋局過渡性房屋之一,位於深水埗欽州街西與通州街交界,2022年推出的第I期由關愛基金撥款資助,提供 205 個單位,包括 1人、2人、3人單位以及 2個無障礙單位,單位面積由 136至 273平方呎不等。截至今年8月底,共有28個住戶先後獲編配公屋。2023年5月推出的第II期則由房屋局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資助,提供76個1人單位,單位面積135平方呎。項目為兩期住戶提供不少於2年租期,累積受惠人數達540人。 關於社聯「組合社會房屋計劃」 「組合社會房屋計劃」是一個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策劃及統籌,在政府支持下,由撥款機構、商業公司、社福機構及社會企業合力推動的房屋局過渡性社會房屋項目。計劃善用閒置用地及利用組裝合成建築技術興建組合屋,為長期輪候公屋或居住在惡劣環境的基層市民提供可負擔的過渡性社會房屋,以改善基層街坊的生活質素。在提供房屋局過渡性社會房屋的同時,計劃亦注入社會服務以回應基層所需,由非牟利機構或社會企業管理及提供社區網絡和支援服務,協助基層住戶改變貧窮和社會孤立的處境。https://www.socialhousing.hkcss.org.hk 聖雅各福群會社會房屋服務 聖雅各福群會自2017年起推行不同過渡性社會房屋服務,為居住在惡劣居所之香港居民改善生活環境。計劃類型包括與業主合作推出單位、舊建築物改建(A&A)、發展組合社會房屋及與賓館合作推行過渡性房屋。除了向有需要人士提供住宿服務外,亦致力運用各樣創新介入模式以提升住戶的健康、就業技能及建立社會資本。 下載附件:https://bit.ly/4632pQj 項目資料 活動照片 傳媒查詢: 社聯企業傳訊主任 楊德威先生 聖雅各福群會傳訊經理 黃宛思女士 電話:2876 2474 電話:2835 4321 / 9656 3265 電郵:[email protected] 電郵:[email protected] ...

The 5th Edition of “Social Innovation • Community 4.0” Competition Concludes Successfully

The 5th Edition of “Social Innovation • Community 4.0” Competition Concludes Successfully  Youth program encourages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to explore social innovation to meet community needs 【Press release on July 18, 2023】Supported by Citi Foundation and organized by 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HKCSS), the fifth and final edition of “Social Innovation · Community 4.0” – Hong Kong’s first community-focused social innovation competition – successfully concluded on July 14, 2023. This year, a team of four Form 5 students from St. Paul’s Secondary School was crowned champion. Their winning solution “We Share We Spare” adopts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sharing. By setting up smart lockers in buildings, subdivided flat residents can share commonly-used household items with others through a mobile application. The solution not only brings the community closer through sharing and promotes mutual support among neighbors, but also alleviates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limited living and storage space, thereby improving their living quality. The team will join an exploratory tour to Taipei in late August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nd trends in the ...

花旗集團-社聯大學生社責實踐計劃2023啟動日 涵蓋更多學系 鼓勵跨界合作 共創社會價值

花旗集團-社聯大學生社責實踐計劃2023啟動日 涵蓋更多學系 鼓勵跨界合作 共創社會價值 【新聞稿2023年6月16日】一年一度的「花旗集團-社聯大學生社責實踐計劃」(下稱計劃)今日正式開展。計劃由花旗集團贊助及主辦,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合辦,旨在透過為本港大學生提供實習機會,鼓勵他們於社會服務機構發揮所長,加強他們的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培育他們成為關心社會的人才。今年,除了繼續有來自工商管理學系的同學參加外,計劃擴展至三個學科,包括:新聞與傳播、藝術設計及社會影響評估學系,為更多就讀不同學科的大學生提供實習良機,報名反應熱烈。 合共80位本地大學生將於本月完成培訓,並於暑期前往40間社會服務機構實習,協助機構推展各項社區項目。服務對象多元化,包括低收入人士、長者、小童、殘疾人士、少數族裔等不同群體,亦有環境保育及社會企業等。 在計劃啟動日,花旗商業銀行香港區主管郭炬廷表示:「花旗一向致力在我們服務的社區發揮正面影響,與此計劃的宗旨不謀而合。參與計劃的非牟利機構涵蓋不同社會需要。透過實習機會,這群未來領袖得以運用他們的知識和技能,以新思維和創意,為實習機構作出貢獻。在此,衷心感謝我們的長期合作夥伴—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為年輕人提供這個回饋社會的平台。」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表示:「踏入第13年,我非常榮幸能夠見證這個計劃的不斷發展和成長。此計劃目的是為了讓不同學科的實習生可獲得社會體驗活動的經歷,在非牟利機構和社企完成實習,進一步了解社會需要。我們相信,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同學們,畢業後能在不同領域各展所長,並於工作上發揮社會洞察力,創造共享價值,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我寄語所有參與今年實習計劃的同學,能夠從中獲得豐富的經驗和收穫,並為各位未來的職業生涯種下商社合作的種子。」 計劃自2010年推行至今,已踏入第13周年,共惠及逾900位學生,並得到超過400間非牟利機構和社企支持及11間大專院校推動。 - 完 - 關於花旗集團 花旗集團是機構客戶的卓越銀行夥伴,涵蓋其跨境服務需要,亦是財富管理的全球領導者之一,以及於美國本土市場提供個人銀行服務的主要銀行。花旗集團在近160個國家及地區為企業、政府、投資者、機構及個人客戶提供一系列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有關花旗集團其他資料,請瀏覽網站 http://www.citigroup.com | Twitter:@Citi |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iti | YouTube:www.youtube.com/citi | Facebook:www.facebook.com/citi   關於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為法定團體,致力帶動一個具影響力、彼此合作,靈活創新的社會服務界,並透過跨界別協作,與各持份者同行共創。社聯現時有超過500個機構會員,其服務單位遍布全港,為市民提供優質社會服務。社聯的「共創 Co-Creation」團隊通過注入不同背景和觀點的持份者積極參與,以創新方法應對不同社會議題。 有關社聯其他資料,請瀏覽網站 https://www.hkcss.org.hk/ | Facebook: www.facebook.com/HKCSS1947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hkcss1947 查詢詳情,請聯絡: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企業傳訊主任 楊德威 Tel: 2876 2474 Email: [email protected] 花旗集團 企業傳訊及公共事務部 鍾穎恆 Tel: 2962 3218 Email: [email protected]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