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機械人提供主動式互動、 健康建議、音樂治療、跌倒偵測及通知等功能
陪伴機械人提供主動式互動、 健康建議、音樂治療、跌倒偵測及通知等功能

根據第二期《香港百歲老人研究》,在151 位受訪高壽長者中,就有近四成患有認知障礙症,而根據《2017精神健康檢討報告》,估計全港有高達十萬名認知障礙症患者。隨著腦功能逐漸衰退,患者的認知能力逐漸減弱,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記憶、判斷和執行力,還會影響患者的情緒和行為,以至日常生活也需要別人協助。

為了加深公眾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及樂齡科技的應用,賽馬會「a 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中心早前與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團隊合辦工作坊,介紹支援各階段認知障礙症人士的照護機械人,並特別帶來一款貓頭鷹智能伴侶機械人,能夠幫助患者及照顧者。

黎嘉銘:「針對早中晚期認知障 礙症患者的特點,選用適當的樂齡科技和訓練。」
黎嘉銘:「針對早中晚期認知障 礙症患者的特點,選用適當的樂齡科技和訓練。」

中心主管及一級職業治療師黎嘉銘指出,照顧認知障礙症患者是一段漫長歷程,從早期到晚期可達10 年。患者狀態階段性起伏,容易令照顧者身心俱疲,階段性家居訓練和按每個階段的需要選用樂齡科技,有助減低晚期照顧負擔。

早期患者短期記憶力變差,有機會出現短期記憶缺陷,例如遺失財物。患者也會出現情緒多變、疑心重的問題,影響與照顧者的關係。早期家居訓練著重提升社交互動技巧,促進與環境的互動,協助患者保持心情愉快,延遲衰退。患者也能玩線上小遊戲,使用失物追蹤器等,減少短期記憶力變差的困擾。

中期患者容易混淆遠期記憶,例如忘記回家的路。家居訓練可配合語言圖片卡,刺激記憶功能,訓練表達能力。這階段可選用GPS 定位智能拐杖,提示患者走失的地點。

晚期患者認知能力衰退嚴重,逐漸忘記熟悉的人和事,肢體功能較差,可能出現失禁、臥床的情況,生活需他人照顧。晚期訓練著重情緒抒發,較多被動訓練,例如聽音樂、按節奏拍手運動。翻身護理床、智能尿片等則能在護理過程中協助照顧者。

下載電子版本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