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工匠義助基層維修家居

 「秀茂坪區內有不少低收入家庭,當中有三至四成是領取綜緩保障;再者,觀塘區65歲或以上的長者非常之多,佔據全港的第一位,這些基層家庭及長者大部分都是住在公共房屋,居住年期約10至20年,家中設備開始殘舊,影響他們的生活質素及家居安全。」中華傳道會基石社會服務中心主任張志偉說。 因此,位於秀茂坪寶達邨內的基石社會服務中心與新世界建築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新築工匠特工隊」,公司善用員工專長服務社會,組織維修師傅、其家人及承辦商員工參與成為義工,為秀茂坪區內近300個基層家庭及長者提供免費家居維修及定期探訪活動。計劃更榮獲「商界展關懷」計劃2017/18的【傑出伙伴合作計劃獎 - 優異獎】。 對於一些低收入家庭及獨居長者來說,他們未必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負擔家居維修費用,其中一位是獨居患癌長者黃月梅婆婆,她曾經因廚房天花剝落,天花的灰跌進粥內,令她不可進食。她很開心能夠參與計劃,中心職員來到她家探訪及視察後,找義務工匠來處理,例如:維修天花、衣櫃、安裝工具架及燈泡等,令她不用再擔心家居安全。 新世界建築有限公司經理 (機械) 陳卓強表示,感謝公司管理層用心用力去支持他們的義務工作,一班工匠可以善用自己的技能,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士解決生活困難,看到基層家庭及長者的生活得以改善,義工們都十分開心,希望將這大愛精神延續,生命影響生命,影響更多人去提供義務服務。 ...

《研訊》2017-2018第二期:基層家庭開支模式研究

《研訊》2017-2018第二期:基層家庭開支模式研究 Size : 258.5 kB Format : PDF ...

「樂得耆所」屋邨長者會所

 許多長者晚年都想居家安老,但往往因身體機能退化、家庭結構變化而出現獨居及雙老的情況,因而影響長者居家安老的信心,最後需要申請入住安老院舍。其中一位長者就是馬敏慧,她說:「做完手術後行動不便,沖涼亦受到影響,需要找別人幫忙。自己當然想在家安老,迫不得意才要到安老院,最後幸好得到香港房屋協會 (房協) 屋邨長者中心的協助,在浴室免費加裝扶手,問題才解決。」 房協於轄下20個出租屋邨推行「樂得耆所」,服務邨內三萬多位基層長者,「樂得耆所」同時獲得【卓越實踐在社福2017】的十大卓越服務獎。房協長者服務高級經理盧少清指,「樂得耆所」居家安老計劃以邨為本,以長者為中心的支援計劃,首先透過大型的居家及健康的檢測,掌握需要及對症下藥,我們會發動5大個支援服務,包括:頤家(環境評估)、頤康(復康保健)、頤健(防跌運動)、頤樂(正向生活)及頤智(健智訓練),當中透過推動醫療、社福及房屋的專業協助,從而幫助長者居家安老。 盧少清表示,實行計劃後長者減少了使用急症室及失足情況,健康及情緒方面有所改善,例如:安排職業治療師為長者進行家居評估及改善工程、聯繫區內義工探訪有需要的長者及推廣健智訓練延緩認知障礙症等。在研究顯示,我們1元的投資,得到4.5元的投資回報,在社會價值回報上是十分理想,而最重要是長者居家安老信心上升。 另一位獨居長者嚴雪玲表示,她在65歲退休時,因為當時她媽媽過身,又發現自己患有腦腫瘤,影響她心情,經常在家發呆,不願外出。後來接觸到「樂得耆所」計劃,從此再次踏出社會,更成為義工積極晚年,協助其他有需要的長者。受惠的長者馬敏慧及嚴雪玲都感謝房協的工作,讓長者生活變得更充實。 ...

建設社區‧街坊話事

 「基層社區缺乏資本解決社區問題,我們很想善用閒置的社區資源,解決社區問題。」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聯) 總主任 (社會保障及就業) 黃和平說。 因此,社聯今年在公益金資助下舉辦《社區營造研究計劃》,與三個社福機構合作在西區、觀塘及屯門的嚤囉山村試行參與式的社區空間營造活動,其中嚤囉山村居民便嘗試以「共同提案、共同投票」形式去選擇進行哪個社區空間營造方案,並使用計劃的資金落實有關方案。 在嚤囉山村的《社區營造研究計劃》中,仁愛堂鼓勵村民討論社區有何需要或問題,同時提出解決方案。仁愛堂社工甘根明表示,在嚤囉山村主要出入的斜路,在斜路最高及最低處設有兩支街燈,但由於樹木太密,樹陰遮擋街燈的光,令斜路中間的路段變得太暗,潛藏危險,所以和每一位村民在討論社區問題時,他們都指出街燈問題。 最後,計劃於2017年10月由六歲或以上的村民一人一票選出兩個社區空間營造方案,包括:在斜路的陰暗處加裝街燈及可移動的遊樂設施,令路人在黑夜行得安心,與及小村民玩得開心。現時仁愛堂正在嘗試興建街燈,而遊樂設施在一班義工及村民協助下,已經建好有得玩了。 甘根明指,過往村民很少參與的選舉投票,計劃協助村民進行參與式預算,由村民決定如何使用社區資源,有助提升他們由下至上的公民意識。黃和平表示對嚤囉山村的方案感到鼓舞,他發覺讓村民一起商討,他們會提出多個有意義的解決方案,最後透過投票決定大家贊成的方案,在投票制度下,不論年紀大或小的村民均考慮到嚤囉山村整體需要,而所有村民都滿意結果。 ...

社區「護士站」服務長者

 患有糖尿病四十年的工泰娸婆婆於2013年因藥物控制差,加上腳部傷口處理不當而需要截肢,出院後血糖控制及藥物處理仍然不理想。她在醫院社康護士的轉介下,認識到關護長者協會「銀鈴護士站」護士劉婉微,劉姑娘負責監察工婆婆日常身體狀況,協助目不識丁的工婆婆分配好每日需要服用的藥物。在劉姑娘四年多的支援及關顧下,工婆婆的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都有所改善。劉姑娘說:「最開心的是2013年轉介給我們跟進後,工婆婆沒有再入院了。」 工婆婆在約見劉姑娘的前一個星期,曾經在家中暈倒,把部分牙齒跌爛了。當劉姑娘見到工婆婆後,了解情況及進利基本身體檢查,發現她除了有糖尿病外,血壓亦十分高,於是劉姑娘寫了轉介信給醫院跟進,最後醫生知道工婆婆有高血壓問題,再處方血壓給她。 劉姑娘指,基層醫療是在社區上做健康教育、疾病預防、疾病偵測,慢性病的管理及支援,慢性病的管理,包括當病情轉急或轉差時,協助處理及支援病人。而她們的「銀鈴護士站」正正可以在基層醫療發揮一定角色,協助社區上的長者,例如:舉辦健康講座、為社區長者進行基本身體檢查,以及支援居家安老的慢性病患者等。她相信如果基層醫療做得好,可以減少市民入院及使用急症室,同時減輕政府的醫療公共開支。 劉姑娘表示自己從事護士工作多年,曾經在醫院及院舍工作,感覺到於醫院的病人在病床上叫很痛很不舒服,而在院舍工作時,見到六十多歲的長者需要長期臥床休養,和長者傾談時,他會說當初不注意自己身體健康,現在情況才那麼差。來到護士站工作後,體會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可以協助長者可以維持健康及生活質素。「銀鈴護士站」在沒有政府資助下,為長者提供免費服務,劉姑娘期望將來政府或基金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在護士站上,令到更多長者受惠。 ...
Loading...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