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扶貧 – 給邵家臻的信

阿臻: 政府日前舉行扶貧高峰會,即使計及政府恒常現金措施,香港貧窮人口仍高達101萬,貧窮率達到14.7%。許多關心貧窮問題的人士,社福機構及基層團體的代表都來了,唯獨少了作為社福界立法會議員、與我們並肩倡議扶貧工作的你,不過我肯定你仍然為改善貧窮人士生活著急。 由如何協助就業、支援照顧者,以至動員其他界別等等,出席高峰會的人士提出很多質詢和意見,當中亦有提及綜援制度,政府指現時正就綜援制度內的特別津貼作出檢討,這亦是三會一方(社聯、社協、社總及臻辦)過去幾個月其中一項重點倡議工作。 此外,勞福局局長指政府大部份服務均是由非政府機構發展先導計劃,證明有效之後,再納入為常規服務。他指政府的配對基金,便是要鼓勵商界及非政府機構合作,發揮創意和發展創新服務,推動民商官合作。 舉辦扶貧高峰會的意義在於讓政府最高層官員聆聽民間意見,讓持份者可以透過高峰會提出建議。其實,促請民間參與又豈只一年一度一個早上的高峰會,政府應在其餘364.5日繼續虛心聆聽市民意見,渠道應更多更廣,開誠布公才是建立社會共識的關鍵。 未來幾個月,我們會繼續跟進相關倡議工作,雖然少了一個人,但正如臻辦仝人所言,希望每個人也多行一步,堅定前行。 最後,祝你早日康復。 海偉 2019年5月14日 文章刊於2019年5月14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誰在研究公民社會發展

香港對於公民社會的大型研究不多,特區政府在本世紀初曾進行一項概況研究 (landscape study),而社聯則在2006年完成一項公民社會指數(Civil Society Index), 簡稱CSI研究。 CSI由一個國際組織建立,已有數十個國家及地區參與,透過研究公民社會的結構、價值觀、環境及社會影響等四個面向的情況,深入了解當地公民社會的發展水平。 這次研究的規模相當大,我們向超過800個公民社會團體發出問卷,向28位持份者作出一對一的深入訪談,分析了兩份報章及一個電視台有關公民社會的新聞報導,進行了三項政策影響評估,以及研究了十間上市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表現。 研究結果顯示,香港公民社會得分最高的是價值觀及社會影響,反映香港公民社會普遍支持民主、透明、包容、非暴力、兩性平等等原則。而公民社會在消滅貧窮和保護環境的表現,也反映其對社會政策及社會發展的影響力。 得分較低的是結構和環境。研究反映市民對公民社會的參與不夠深入,而公民社會團體之間亦欠缺互動及合作;另外,香港對公民社會的相關法例及保障也甚為缺乏。 為進行這項大型研究,社聯邀請了港大、中大及理大四位教授參與研究隊伍。無獨有偶,四位教授都是姓陳的,其中一位便是陳健民。 在參與佔中前,陳健民一直致力在內地進行有關公民社會的研究及發展工作,與內地政府關係良好,屬於少數可以與內地政府合作進行相關研究的香港學者。過去二十年,內地政府對公民社會的政策就好像鐘擺一樣,時寬時緊,陳健民把握契機在內地推動公民社會發展,其實一點都不容易。 參與佔中後,陳健民在內地的研究工作完全停了下來,在其他學者眼中,其實是很大的犧牲。當然,現在看來,犧牲的不只是事業,還有家庭生活及個人自由。這份對民主的承擔及情操,實不能簡單用「天真」兩個字形容。 文章刊於2019年5月7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一位學者的法治精神

社聯在10多年前與一位法律學者合作制定「法治指數」,以補充「社會發展指數」的不足。 「社會發展指數」包含14個不同範疇,由47個客觀指標組成,每兩年公布一次以監察香港社會發展的進程。這14個範疇包括健康、房屋、教育、政治參與等等,但不包括法治,原因之一是難以透過客觀指標釐定香港的法治狀況。舉例:刑事或民事訴訟多了,貪污舉報數目多少,都不能說明到底法治有否改善。 討論如何制定「法治指數」的過程相當艱巨,因為沒有其他國家的經驗可以參考。記得那位法律學者曾經說,可以找研究員在馬路旁邊點算遵守交通規則的行人數目及比例,已經可以反映市民對法律是否尊重。雖然我們沒有採用這個方法,但卻是很好的提醒,所謂見微知著,我們實不應忽略微小的地方。 最後我們訪問了19位與法治有關的專業人士,包括法官、立法會議員、律政司及執法部門的人員、以及法律從業員。我們先提供了相當全面的客觀數據,然後請他們對法治的不同範疇作出評分。 當年這個「法治指數」的得分是75分,算是位於高水平,但回應我們問卷的專業人士亦提出了一些隱憂,擔心法治水平會進一步下降。他們列舉的例子包括:香港訴訟費用高昂、司法部門案件繁多引致延誤、人大釋法、以及律政司的起訴決定等。 當年這位十分重視法治,願意義務協助我們完成這項研究的法律學者正是戴耀庭。今天他因為發起佔中,提出透過違法達義以促進香港民主發展,結果在上星期被判入獄。 究竟是甚麼令這位學者走上抗爭路? 有人說提出佔中的人天真。我想,除了天真之外,還有一份對公義的執着,以及推動社會發展的夢想。 (文章刊於2019年4月30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福利設施短缺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出撥款200億元購置約60個非住宅私人物業,作社福設施用途,隨即惹來一些爭議,有說托巿,亦有人批評騷不著癢處。但對於長期缺乏服務處所的社福界而言,這卻是一度救急良方。 須知道覓地不易,而每當設立福利設施,地區總有不同聲音,尤其涉及精神復康服務的,情況就更複雜。舉個例子,全港24個精神健康中心,只有15個有永久會址,餘下就只能暫寄居於其他服務單位,對服務使用者構成不便。 就算沒什麼爭議的服務,也出現設施短缺的現象,例如每區的長者鄰舍中心,服務不斷增加,人手也多了,但中心面積太小,許多同工連辦公地方也沒有。事實上,現時大部分長者鄰舍中心的面積均低於標準。 至於其他服務單位也常見不夠空間使用的情況,例如「到校學前康復服務」,雖然大部分服務在幼稚園進行,但一些幼童大肌肉訓練需要配合各種大型訓練器材。現時缺乏服務處所,致使幼童需要跨區到特定中心接受訓練,這對家長和幼童也不便。此外,日間幼兒服務也有很大需求,不少婦女及家庭均埋怨服務不足,未來必須大幅增加服務單位。 如果政府能夠善用這200億元購置設施,不但方便服務使用者,也能酌量減少服務輪候時間。然而,為釋除疑慮,購買物業過程必須盡量透明,與社福界商議,並向公眾清楚解釋所需服務的必要性。 當然,最理想是政府做好長遠福利規劃,無論在規劃用地或賣地時加入條款,預留處所作區內社福服務發展之用,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出現社福設施嚴重不足的情況。 (文章刊於2019年3月12日《AM730–蔡海偉網誌》)   ...

《研訊》2017-2018第四期:香港發展指數 2018

《研訊》2017-2018第四期:香港發展指數 2018 Size : 331.7 kB Format : PDF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