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明智理財,不做「月光族」

時下部分青年欠缺理財知識及經驗,再加上在主流學科中較少涉及理財教育,可能令他們初踏入社會時,不善理財,過度借貸,影響生涯規劃。因此,香港家庭福利會成立理財教育中心,透過輕鬆有趣的體驗活動,以嶄新及互動的手法向兒童、青少年及其家長分享正確的理財觀念及實用理財技巧。有中學生參與活動後表示,明白到理財知識及計劃人生的重要性,例如:需要儲錢準備將來進修、格價後才購物、投資存在風險等,學生指明白及體諒到父母辛苦賺錢供養自己,將來需要有儲蓄習慣,不做「月光族」。 家福會理財教育中心經理陳慧敏指,青年通常面對的理財困難是欠缺理財目標,部分青年每個月都用光所有錢,沒有籌劃將來。另外,青年亦面對過度借貸問題,在信用卡普及的時代,有數字顯示青年人,即現今的Z世代,他們使用信用卡的情況比率及欠債狀況,比其他世代,即是X (70年代) Y (80年代) 世代為高,令他們未來的財政出現危機及挑戰,所以機構需要及早進行教育工作。 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生涯規劃主任陳惠芝表示,現今社會每天都會收到不同的理財及借貸廣告,或不同人士推銷,她覺得青年欠缺理財方面的全面知識。因此,學校需要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理財資料及經驗,透過生涯規劃課程及家福會的協助,讓全部中五級學生參加理財工作坊,希望他們畢業後在理財方面有基本的知識,及早規劃他們的將來。 參與了一個多小時理財工作坊的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中五學生葉尚揚及羅凱澄分享,今次的活動是個很好的體驗,讓他們了解到踏入社會後可能面對的困難及挑戰。羅凱澄舉例說,活動中他們需要買股票,在投資前需要想清楚公司工作及背景,不要因為股票名稱好聽就去買下。她說:「我平常沒有儲蓄的習慣,有幾多使幾多,通常沒有多餘的剩下來,完成這個工作坊之後,明白到將來多方面都需要錢,(例如)在生活用品、進修,尤其是我想完成碩士學位,不是所有事依靠家人,(將來)一定要自己儲蓄才能達到目標,以後不會是『月光族』。」 ...

My Parents Love Me Still despite Divorce

 「每一位小朋友都想有爸爸媽媽的愛護和陪伴,但是爸媽要離婚,是否代表我將會失去爸爸或媽媽。我不想失去爸爸和媽媽 …」這可能是每個離異家庭小朋友的心聲。 其中一位單親家長曾小姐 (化名) 指出,自從離婚後,兒子的情緒變大了,有時會覺得兒子沒有安全感及有點自卑,而她的情緒及現實中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她自己都應付不了,最後她的情緒亦可能對兒子有影響。 為了提高公眾對離異家庭小朋友的關注,社聯的「賽馬會兒童為本共享親職計劃」出版了《爸爸媽媽還愛我嗎?》繪本,以小朋友的角度描繪出他們的心聲及對父母的期盼。  “All children yearn to be loved and accompanied by their parents. However, my parents are getting a divorce, and does that mean I will lose my dad or mum? I don’t want to lose either of them…” This may be the voice of every child from divorced family. A single parent Ms Tsang (Pseudonym) said that as getting a divorce, her son seems so emotional at times that she feels he lacks a sense of security and is suffering from an inferiority complex. Perhaps the divorce has affected her emotions, which she couldn’t handle. In face of all sorts of emotional and practical problems, she can barely manage and this could have affected her son as well. To raise public awareness and concern over the situation of children of divorced parents, HKCSS “Promoting Child-Focused Co-Parenting in the Community” project publishes “Storybook on Divorced Family”, a picture book that voices the children’s heartfelt wishes and their expectations for parents. “Parents choosing to separate must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needs and feelings of their children. I believe through social services, e.g. this picture book and play therapy. The children can express their needs to ...

男人。受虐

 無論女士或男士都有機會成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香港每六個家暴受害者中,就有一個是男士,每年受害男士人數多達六百個。 其中一位受虐男士黎先生 (化名) 與前妻育有兩個兒子,經常受到前妻的精神及身體虐待。他說:「曾經試過在深水埗買助聽器給爸爸時,太太 (前妻) 說你不快回來等幫兒子收屍,結果立即搭的士回家。」雖然面對前妻的語言威嚇,但黎先生當時想兒子在完整的家庭成長,處處遷就前妻,結果她更變本加厲,曾經試過一年要報警23次處理家庭暴力問題,但因黎先生不想控告前妻,警方始終沒有起訴她。 和諧之家計劃主任陳沛恩指,曾經有個案分享自己心聲說,男人虐待別人是男人的錯,男人受虐都是男人的錯。在香港社會中,談及女人受到暴力對待,普遍公眾會同情、明白、信任及探索原因,相反男人受到家庭暴力對待的話受到質疑,個案分享說男士報警,太太威嚇男士說,警察會信太太還是信男士,在警察來前太太自己傷害自己,向警察表示男士傷害的,當警察見到雙方都有傷痕亦不能應對。再者,受虐男士亦會覺得羞愧、沒人相信及支援,最終不少男士會選擇收埋自己。 其實有什麼原因導致家暴,而是否動手毆打才算家暴呢? 陳沛恩表示,姻親、婆媳的關係、管教子女及經濟問題,都是經常出現在婚姻關係上,處理不當便可能出現暴力情況,涉及到身體、精神及性方面的暴力及虐待情況,大部份的男士受虐個案都有出現精神虐待,如威脅自殺或辱罵批評等。 因此,和諧之家推出「男」天再現受虐男士自強計劃,為他們提供輔導、同行小組、危機處理、住屋及法律資訊等服務。陳先生說:「婚姻關係惡劣,其實男女雙方都有責任,不過男士或女士都不應該受到暴力對待,暴力就是不可接受的,和諧之家期望建立男女平等的社會,男女雙方都受到尊重的關係,一起合力對抗暴力。」 「和諧之家」 男士熱線:2295 1386 Whatsapp:6418 3405 和諧之家 - 男士家庭健康台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5%92%8C%E8%AB%A7%E4%B9%8B%E5%AE%B6-%E7%94%B7%E5%A3%AB%E5%AE%B6%E5%BA%AD%E5%81%A5%E5%BA%B7%E5%8F%B0-198254167325530/?ref=br_rs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