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 availab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妙手可言」手勢溝通計劃

 自閉症兒童普遍有溝通和社交障礙,學習辨認和運用手勢會較同齡的兒童遲緩,動機也低,更是眾多特殊教育需要兒童之中,最少運用手勢與人溝通。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副教授蘇詠芝3年前開始試用人工智能機械人教導自閉症兒童辨認手勢,最初運用機械人動畫教材,讓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在家中教導子女以手勢溝通,成效顯著。後來再購入4部人工智能機械人,由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設計程式,利用畫劇和對話等模式教導自閉症兒童辨認及運用8個表達情緒與需要的手勢(包括生氣、煩惱、頭暈、驚慌、熱、肚餓、嘈吵和發臭),以及20個與人溝通時需要使用的手勢。 計劃名為「妙手可言」手勢溝通計劃,蘇詠芝與她的團隊帶着這些社交機械人遊走四間非牟利合作機構(包括:香港耀能協會、協康會、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及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在旗下部分幼兒中心免費為4至6歲的自閉症兒童提供訓練。 香港耀能協會言語治療師蘇家穎表示,自閉症兒童本身對物件的興趣較高,社交機械人對自閉症兒童來說亦相當新奇,因而讓自閉症兒童產生濃厚學習興趣。此外,社交機械人沒有表部表情,動作簡單,讓自閉症兒童不需要處理多餘枝節,提高學習專注力;而且機械人的示範一致,可以讓自閉症兒童重覆學習,「我們與蘇教授合作所看到的成果,小孩在辨認、理解及運用手勢方面都有進步。」 ...

外展服務支援年長村民

 「如果沒有西貢區社區中心的便利車接送,我便不去做針灸了,因我自己用拐杖,要行30分鐘才到村口的巴士站,乘坐巴士去西貢市中心,行完又會腳痛,做針灸也於事無補。」90歲行動不便的謝觀喜說。 西貢區社區中心長者服務發展經理陳潔華指,市區的長者可能是隱蔽長者,但西貢的長者是「被隱蔽」,西貢鄉郊大部份都是村屋來的,需要使用助行架的長者,如果住在村屋的於一樓或二樓,會令到他們很難外出。中心曾經接觸過一個長者需要用助行架的個案,他去不到覆診,所以很久沒有食糖尿藥和血壓藥,當中心職員去探訪他的時候,發現他的狀況已超標,最後需要立即召喚救護車 送院救治。 西貢區有110條鄉村,平均每條村約有八十位長者居住,由於鄉村連接市區的交通不便,無障礙設施不足,加上長者腳部傷患及退化,當面對醫療問題時,他們難以去到市中心或將軍澳的公營醫療機構或社福機構尋求協助。 西貢區社區中心善用地區網絡推行【鄉村公益樂延年】計劃,甚至在村公所內設立服務點,入村拓展基層醫療及社會服務,讓長者「原村」安老,服務包括:由社工、註冊護士、物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士組成個案管理團隊,跟進長者的醫療及社交需要,在服務點內舉辦中醫義診、健康教育及認知訓練等課程。中心更會安排便利車接送有需要長者由住所往返中心或診所。 謝伯伯得到中心保健員姑娘的上門支援,成為他的個案經理,協助他將家中藥物分類,方便他每天進食,與及上門為他及他太太提供下肢肌肉及協調訓練等。西貢蠔涌村原居民村代表張土勝指,村內長者十分滿意中心的工作,讓長者在村公所內聚集,大家一起玩遊戲,做身體檢查,不用自己悶悶的留在家中。 陳姑娘表示,香港現時跳不出醫療及社會服務比較分割的局面,她覺得將兩方面結合,特別是鄉郊地區是十分重要的,中心曾經接觸過醫療服務機構,雖然他們很想將醫療服務帶入鄉村,但沒有渠道,不懂接觸鄉長及與鄉民溝通,最終機構沒有在鄉郊提供醫療服務。而中心成功將醫療服務帶入鄉村,成為橋樑將外間的資源帶入鄉村,同時用村民可以理解的語言溝通,讓居民接觸到醫療服務。 ...

共融無「癇」

 有沒有見過有人突然在街上抽搐、暈倒,或者無故發呆,叫他也沒有反應?那些人可能是患有腦癇症,香港就有三至四萬人患有腦癇症,成因可能是遺傳、腦部病變、中風或曾經濫藥等。鄺家欣在9歲時出現全身抽搐,經醫生確診為腦血管畸型,引致腦癇症,需要服用不同藥物控制腦癇症發作。她指在發作的時候,不清楚當時自己做什麼,但約一至兩分鐘就停止發作了,影響她的學業及正常社交生活等。 香港復康會名譽顧問兼腦神經專科醫生陳樂耀指,腦癇症的治療,不單是控制癇發作本身,因癇發作只是腦癇症明顯的病徵,腦癇症亦可影響病人睡眠、情緒及認知等,所以可以控制癇發作達至零發作,對其他方面都有很好的幫助。而病人的腦癇發作記錄對醫生的臨床診斷是十分重要的,不過在公立醫院,每位病人的診症應該得5至10分鐘,因此如果可在短時間內得到病人的這一系列重要的資料,有助提高治療的效率。 為了協助腦癇症患者及其家人了解腦癇症,與及準確地管理病情。由香港復康會主辦,與香港腦科學會、香港腦癇學會及香港協癇會合作發展手機應用程式【共融無「癇」】 (app),讓患者記錄日常病歷,方便醫生調教用藥。此外,app亦幫助患者建立「自我管理」的習慣,同時教育公眾了解腦癇症。 【共融無「癇」】 app可以為腦癇症患者提供多一個更方便記錄日常病歷的選擇。家欣指有一次覆診忘記帶病歷記錄書「腦癇日記」,幸運的是有【共融無「癇」】 (app),所以她就即時開電話app,讓醫生查看病歷記錄。 陳醫生表示,當他的病人使用【共融無「癇」】app時,他是十分開心的。他可以第一時間看看所以符號及圖表,便知道病人概況。對於每一個腦癇症病人,每一個時段,病人發作的頻率及模式都有改變,醫生看到病人整體的病況,根據app中的總結圖表,醫生會更準確了解病人,是否真的好轉或轉差了,醫生再決定需不需用加藥或減藥,可以有更多時間與病人商討如何制訂藥物方案,去平衡所有問題,這是十分有效的工具。 下載手機應用程式【共融無「癇」】 (app) Itunes: https://itunes.apple.com/hk/app/rehabsociety-epilepsy-inclusion/id1062230452?mt=8 android: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rehabsociety.e.epilepsy.inclusion&hl=zh-TW ...

特能跆拳道

 一般弱能人士的體質會較常人弱,而且退化速度亦比正常人快。要保持身體健康及靈活程度,合適的運動對他們極為重要。但社會上適合弱能人士的運動不多,儘管他們能找到適合的運動,亦難以參加坊間一般的訓練課程,導致他們難以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及益處。 香港耀能協會「特能跆拳道」項目統籌陳高偉指,坊間的訓練課程不管是程度上、課程內容上或是教法上,對弱能人士而言都較難處理。 為了讓他們延續對運動的興趣,香港耀能協會於2008年便開始與香港跆拳道東龍會合作,開辦「特能跆拳道」,以適合弱能人士參加為前題,專門制定課程及考核制度。陳高偉指,「特能跆拳道」把一般跆拳道由白帶到黑帶的十級內容,透過擴展及稀釋,分拆成十三級。使每一級的時間及內容會更加集中,務求令學員能更易掌握及學習。 縱然如此,弱能人士在學習跆拳道時,仍會面對各種的挑戰。香港跆拳道東龍會文志強教練指,弱能人士的平衡力、移動能力或是智能上,與普通人均有差別,所以在練習或學習的進度及時間上,都要有所調適。但文教練亦指,在「特能跆拳道」中,弱能人士對於有主流運動能讓他們參與其中表示珍惜,而他們在學習中亦會比平常人更投入及更堅持。 事實上,「特能跆拳道」除了增強弱能人士的身體機能外,同時亦增加他們的自信心。跆拳道學員John表示,自從學了跆拳道後,覺得自己比從前更開心,有感自己變得「大個仔」。他更希望將來能成為助教,協助教練一同訓練其他學員。學員詠琪亦指,跆拳道使自己的體能增強,少了病痛,家人亦樂見她的進步。 ...

Witnessing the changes in social welfare by agency founders through generations

 As times change, organisations continue to innovate to respond to the society’s needs. Throughout the past seven decades, as a platform for social service organisations, HKCSS has been growing and developing along with other social service organisations, as well as the disadvantaged and the HK society. 3 founders of social service organizations shar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elfare in ...

社區「護士站」服務長者

 患有糖尿病四十年的工泰娸婆婆於2013年因藥物控制差,加上腳部傷口處理不當而需要截肢,出院後血糖控制及藥物處理仍然不理想。她在醫院社康護士的轉介下,認識到關護長者協會「銀鈴護士站」護士劉婉微,劉姑娘負責監察工婆婆日常身體狀況,協助目不識丁的工婆婆分配好每日需要服用的藥物。在劉姑娘四年多的支援及關顧下,工婆婆的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都有所改善。劉姑娘說:「最開心的是2013年轉介給我們跟進後,工婆婆沒有再入院了。」 工婆婆在約見劉姑娘的前一個星期,曾經在家中暈倒,把部分牙齒跌爛了。當劉姑娘見到工婆婆後,了解情況及進利基本身體檢查,發現她除了有糖尿病外,血壓亦十分高,於是劉姑娘寫了轉介信給醫院跟進,最後醫生知道工婆婆有高血壓問題,再處方血壓給她。 劉姑娘指,基層醫療是在社區上做健康教育、疾病預防、疾病偵測,慢性病的管理及支援,慢性病的管理,包括當病情轉急或轉差時,協助處理及支援病人。而她們的「銀鈴護士站」正正可以在基層醫療發揮一定角色,協助社區上的長者,例如:舉辦健康講座、為社區長者進行基本身體檢查,以及支援居家安老的慢性病患者等。她相信如果基層醫療做得好,可以減少市民入院及使用急症室,同時減輕政府的醫療公共開支。 劉姑娘表示自己從事護士工作多年,曾經在醫院及院舍工作,感覺到於醫院的病人在病床上叫很痛很不舒服,而在院舍工作時,見到六十多歲的長者需要長期臥床休養,和長者傾談時,他會說當初不注意自己身體健康,現在情況才那麼差。來到護士站工作後,體會到預防疾病的重要性,可以協助長者可以維持健康及生活質素。「銀鈴護士站」在沒有政府資助下,為長者提供免費服務,劉姑娘期望將來政府或基金可以投放更多資源在護士站上,令到更多長者受惠。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