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情寫理

「照護食」飯局

基於人口高齡化,因年紀老邁及各種病患而引致吞嚥困難的患者將會越來越多,社聯早前發表《照護食標準指引》,按食物及飲品的狀態、軟硬程度和黏稠度劃分為九個等級,讓照顧者和餐飲供應方能夠有統一的參考標準以烹調膳食,令吞嚥困難患者有更多飲食選擇。 這項工作的成功關鍵在於將《照護食標準指引》落地使用和帶進社區,而醫院和院舍更是非常重要的持份者。要讓業界理解這套標準,親身體驗是最佳方法,是故 ...

樂齡科技支援「以老護老」

本月中跑馬地發生一宗悲劇,一對相依為命的年長姊弟,由已年過70的弟弟獨力照顧因患重病而行動不便和需坐輪椅的姊姊,期間懷疑弟弟跌倒失救致死,而姊姊無法求救、困在居所伴屍一周,及後由社工和保安員上門探訪而揭發事件。 其實這類「以老護老」的個案很普遍,根據政府統計處《202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長者》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港有22.6萬名較年長的受照顧者,約有四成是由65歲及以上 ...

發展健康醫療服務

相信不少讀者或有朋友曾經參加醫療旅遊,到外地玩樂之餘,也順道進行詳細身體檢查,而泰國早就成為國際間其中一個最受歡迎的醫療旅遊聖地,其健康醫療服務面向全球,乃該國一項重要經濟產業。 筆者日前隨「樂齡科技平台」代表團前往曼谷出席國際老齡聯合會舉辦的第十六屆全球老齡會議,代表團20多位成員中,更有約一半在會議中發表論文或演說,向來自60多個國家的參加者介紹本港在安老服務及積極發展樂齡 ...

加強支援少數族裔

多元種族和文化是香港的特點之一,我們擁有眾多少數族裔,2021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全港少數族裔人口近62萬(其中約一半為外藉家庭傭工),南亞裔人士佔另一半約7成,唯這些群體在社會對面許多挑戰,包括語言障礙、文化差異,以及對社會服務和資源的瞭解不足。 以多種語言向少數族裔加強公眾教育和宣傳,以至提供傳譯服務當然少不了,但為了讓服務單位更容易接觸少數族裔人士,社會服務同工的跨文化專業能 ...

多管齊下支援巿民精神健康

近月本港發生兩宗致命慘劇,包括鑽石山荷里活廣場斬人案及深水埗桂林街母親焗死三名年幼女兒的案件,由疑兇的犯案動機、是否受精神或情緒困擾,乃至本港精神復康服務及相關政策,都備受社會關注。精神健康是一個複雜和長期的議題,需要社會各界持續關注和參與,期望政府和社區各持份者保持緊密溝通,盡快完善支援精神復元和有精神健康需要人士的措施,強化機制,提出具體落實措施的指標及時間表,並繼續以創新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