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情寫理
發展更優質到位的社會服務
過去三年的新冠疫情對民生和經濟有很深遠的影響,令本來已變化急速的社會問題更加複雜,疫情後如何照顧巿民需要及推動社會服務發展,是非常重要的社會議題。 社聯藉著成立75周年舉辦「社聯會議暨社會服務巡禮」,來自業界和其他界別的合作伙伴共同商討對策。由支援照顧者、發展基層醫療、精神健康支援、促進青年參與、社會服務數碼轉型,以至如何培育人才等,議題涵蓋各種社會需要和新現象。 行政長官在會 ...
藝術無疆界
藝術不受地域、文化、種族所限,身體缺損也不應窒礙發揮藝術潛能,筆者最近出席香港展能藝術會主辦的「光芒匯聚」展能藝術慈善匯演,看到許多很有意思的演出,對幾個環節的印象最深刻,包括自小患有大腦痙攣,右手不靈活,日常需要使用枴杖出行的青年努力成為長號演奏家;患有自閉症的音樂家透過鋼琴探索世界和表達情感。 匯演的安排也有心思,很多聯乘CROSS-OVER,中西合壁,兩位患有視障的二胡演 ...
「簡約公屋」改善基層生活
政府近期披露「簡約公屋」的選址、造價、單位大小,以至設備及配套等細節,當中有些部分引起社會關注,包括對成本、居住環境及交通配套的憂慮,這些關注都不難理解,過去興建公屋及過渡性房屋時,亦有不少議員、居民及地區人士提出類似意見。 我們分析這類公共項目是否物有所值時,除了計算經濟成本,亦要考慮項目可帶來的社會效益,還有不推行(或推行)有關項目的社會成本。 社聯過去幾年倡導社會房屋 / ...
為照顧者創造喘息空間
新年伊始,筆者先祝各位新年進步,身體健康。每逢大時大節,不少人視之為放假休息的好機會,藉此享受天倫之樂,良朋共聚。但對照顧者而言,照顧是「全年無休」的,即使節日也未能休假放鬆,仍要忙著照料家人。 照顧者往往因而容易忽略自己需要,把整個生活重心放在家人身上、犧牲個人時間,結果弄得身心俱疲。不少照顧者都是獨力承擔沉重的照顧責任,一人打理家人的起居飲食,寸步不離地貼身照顧。當遇有難題 ...
樂齡智能家居系統
農曆新年伊始,先祝各位讀者龍馬精神,萬事如意。 疫情緩和,市民可以更安心地恢復各種賀年活動,與長輩聚首一堂吃團年飯、開年飯,高興萬分。對長者來說,在農曆新年期間可以跟隨習俗,預備賀年糕點糖果、大掃除整理家居和參與宗教活動,至為重要,這不但是傳統及傳承,讓長者繼續日常生活習慣,更對他們維持自信心、認知及自我照顧能力有很大作用。 然而,隨著長者年紀越大,身體機能減弱,家人必須好好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