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情寫理

雲南的社會政策倡導工作

過去二十年社會工作在中國發展迅速,因其地域文化和社會治理系統而發展出具獨特性的社會工作實踐與倡導手法。在剛舉行的社聯《第三屆政策研究及倡議會議 : 新時代的倡議路向》上,學者陸德泉博士分享了「雲南連心社區照顧服務中心」(雲南連心)過去十多年如何在雲南省促進政府回應社會需要,改善相關社會政策措施的經驗。 中心不少工作著重使弱勢群體參與其中,跟政府的方針及治理對接,從而讓政府更掌握 ...

推動社區晚期照顧政策

香港人口正在急速高齡化,社區的慢性疾病、癌症及認知障礙症患者不斷增加,亦有愈來愈多獨居和雙老長者住戶,如何讓他們安享晚年是社會必須面對的議題。然而,本港一直缺乏紓緩治療和安寧服務的政策規劃,儘管醫院管理局近年加強紓緩治療服務,並促進內科和老人科與治療團隊合作,但醫院的承載力始終有限,故很少末期病人能預早規劃家居照顧安排,在醫院接受治療至離世似乎是唯一選擇。 政府數年前就預設醫療 ...

社會服務也須數碼轉型

科技進步加上過去幾年新冠疫情催化,各行各業都在加速數碼轉型,務求減省不必要的工序和善用數據,以達致提升營運效率和生產力。社會服務亦不例外,國際間正在熱切探討和實踐「Digital welfare state」,而本港社福界近年亦積極應用數據融合、人工智能運算及服務電子化以推動創新發展,雖然過程跌跌碰碰,但也造就不少成功案例。 在上月的社聯會議中,來自科研和社福界的講者談到如何透 ...

「共創」有效方案

跨界合作是發展社會服務的重要一環,透過與不同界別的合作,以共享資源、知識和技能,從而支援有需要社群。這種合作模式更可進一步提升至「共創」社會價值,策劃符合各方需要的計劃方案。 「共創」通過互相學習、交流和創新,揉合價值觀,以達到更理想的效果,許多時候涉及由下而上的協作,以至引入設計思維,以服務對象為中心,與他們一起設計和實施計劃,讓計劃更能符合服務對象的實際需要和期望,更「貼地 ...

「以老護老」

醫學昌明,人類壽命越來越長,本港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為83歲,女性88歲,而達到百歲之年亦不罕見。本港百歲長者人口由2011年的1,890人增加至2021年的11,575人,升幅超過六倍,人口比例僅次於日本。 雖說長壽是福,但必須安排適切的照顧及醫療服務。一個由本地及海外學者、醫護和社福專業組成的研究團隊於新冠疫情期間接觸151位95歲或以上於社區居住的長者的照顧者,了解長壽長者的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