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約9成市民選用公立醫院的專科門診服務,對公營醫療體系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市民見醫生及取藥輪候時間長的情況亦相當普遍。

長者曾女士說:「那天預約醫院覆診時間為3時30分,等候時間到近5時才到我,見了一少會醫生後,只需要止胃酸藥,之後去約期及取藥單,取藥籌碼竟是200人後。」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指出,公營機構的專科門診已經十分繁忙,約9成市民使用公營機構及其專科服務,特別是在醫管局,可想而知工作壓力有多大。市民與醫生會診時間短、排期很長、醫生接見距離時間長,因此處方藥物亦越來越長,例如可能需要處方4至6個月的藥物。當病人不吃藥或覺得藥物產生副作用,便會停止使用,因而浪費了藥物,或者等到4至6個月覆診才告知醫生,所以他覺得需要社區資源,尤其是社區藥劑師,幫助他們提早解決食藥的問題,令他們不需要等到覆診時才可改善服藥的療程。

因此,香港仔坊會良躍社區藥房與醫院管理局港島西聯網合作,舉辦「賽馬會社區藥房支援網絡社區取藥義診計劃」,參與計劃的市民在專科門診覆診及領取藥籌後,不用花長時間在醫院藥劑部等候取藥,只需將「領藥籌號」通知良躍社區藥房,等候2至5個工作天,當社區藥房收到醫院的藥物後便立即發手機訊息給予市民,提示他們到社區藥房取藥,而社區藥房藥劑師亦會提供藥物輔導,並持續跟進市民的服藥情況。

香港仔坊會良躍社區藥房助理經理兼藥劑師吳苑彤說:「社區藥房在基層醫療可以扮演一個角色,作為一個免費醫療資訊的平台,很多街坊可以隨時預約我們的一對一藥物諮詢服務,給予詳盡藥物輔導服務。社福機構的社區藥房在社區層面連結到這班病人,協助病人在社區取藥,除了方便病人不用在醫院等候較長的時間,更加方便之外,亦縮短病人逗留在醫院時從而減少病毒感染風險,最重要的是,作為藥劑師可以在社區延續對病人的照顧,很多時候病人向我們諮詢藥物,我們用更多時間了解情況,例如是用藥的習慣,傾談中他們有同時使用保健產品可否一同服用,私家醫生的藥物怎樣配合等等。」

良躍社區藥房服務使用者曾女士覺得社區藥房的藥品質量良好及平一些,在屋邨的社區藥房取藥又方便,不用在醫院等長時間取藥。藥物運到社區藥房,就會發短訊給她領取,藥劑師會教她怎樣使用藥物,過了一段時間後亦會來電查詢她的服藥情況。

醫社合作 減公立醫院壓力 市民健康由社區共同承載

崔會長指公立醫院工作量大,需要社區資源幫助,以往市民求醫集中在公營機構,專科門診及醫院服務,隨著基層醫療發展,他相信要實踐「共同治理概念」,即是代表醫社合作,醫院或者專科門診服務,與社區資源合作,包括社福機構或社區藥房合作,兩方面非常重要。如果市民醫療需要太集中於醫院或者是專科門診服務,第一,病人與醫生會診時間很短,第二,排期很長才能與醫生見面,第三,公營機構醫院藥劑師的工作量一樣繁重,很少時間與病人傾談藥物治療問題。因為病人服藥不正確,不依從服藥,所以不能控制病情,可能要提早回院見醫生、入院或入急症室,造成惡性循環,是不能解決。

另一方面,社福機構有著強大的地區服務網絡,可以更全面地在社區承載病患及長者。吳姑娘指香港仔坊會有不同的社會服務單位,包括:長者及健康等服務單位,在不同單位的互相配合下支援服務使用者,在基層醫療方面彰顯了一個重要的角色。

崔會長表示醫社合作是十分重要,可以相輔相成。在社區醫療專業的支援下,幫助解決病人服藥的問題,從而減低入院、或減低未到覆診期要提早覆診,甚至乎減低入急症室的機會。看似將醫院工作給予社區,但是社區有很多資源,包括社區藥劑師、社會服務同事、社區醫生等,這就是共同治理概念,正正解決了以往未能解決的問題,最終減低公營醫療機構服務需求,令到社會可以全面看顧到病人或長者。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