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情寫理

提升長者生活津貼資產上限

社會福利署今年9月1日起合併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劃一發放每月3915元津貼,約5萬名正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將直接受惠,每月多領995元。這當然是好事,尤其對於清貧和那些只有些微積蓄而每天都要節衣縮食的長者而言,900多元可是個多星期的膳食開支了。 然而,整體來說,長者的退休保障仍然不足,即使合併長生津後,現時領取長生津的人口只佔長者人口不足五成。 論資產而言,根據政 ...

進一步減低強積金成本

立法會上周三讀通過《2022年僱傭及退休計劃法例(抵銷安排)(修訂)條例草案》,本港將於2025年起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在此之後僱主為僱員作出的強積金供款及累計權益,不可再用作抵銷支付遣散費和長期服務金。雖然當中涉及政府向僱主補貼,但總算修正了一個困擾打工仔超過二十年的問題。 不過強積金改革還未完結,尤其這年來退休的朋友,看到強積金大幅下跌,相信也眼淚連連,這除了因為受到疫情和 ...

好好照顧院舍長者

經歷五年討論,政府上月將《2022年院舍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刊憲及提交立法會,修訂草案主要從人均樓面面積、人手比例及監管方面著手,從而提升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的質素。 條例草案建議分兩階段提升院舍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容許高度照顧院舍由現時法例規定的不低於6.5平方米,用四年時間達致不低於8平方米,並在八年內提升至9.5平方米的新規定,至於現有的中、低度照顧院舍則可用八年時間 ...

上調最低工資

檢討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的公眾諮詢期剛於本周二結束,社會最大討論是工資水平的調整幅度及檢討機制應否改為「一年一檢」。 回看設立最低工資的目的之一,本是確保勞工可透過其薪金收入以滿足自己及家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及使勞工的薪金達到社會認同的水平。然而,最低工資設立至今逾十年,本港在職貧窮問題依然嚴重。根據《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在政策介入前,在職貧窮人口高達80萬5千,意味基層無 ...

嚴防第六波疫情

經歷嚴竣的第五波疫情,多於一百二十萬巿民感染新冠病毒病,死亡人數眾多,幸好目前情況已緩和。有專家說本港已築起免疫屏障,而新冠病毒病亦已成為風土病,巿民大可回復正常生活。然而,亦有專家預測第六波疫情很快到來,絕不能掉以輕心。 事實上,院舍未敢鬆懈。由於住院人士多是長者和殘疾人士,不少均有多種長期病患或免疫系統較弱,而且完成三針疫苗接種的人數仍然較少,必須嚴防像第五波疫情般的大爆發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