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友是敵?
人工智能(AI)由昔日的專用性,演變到今天的民間通用,並從文本生成擴展至圖像、影像等跨媒體內容多模態趨勢。近期動漫風格生成圖的熱潮,更反映AI作為超級工具所掀起的行業變革。這種翻天覆地的改變,不單劍指商業世界,也對人文發展有重大影響。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團隊早前與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長聘教授、清華大學數字政府與治理研究院副院長孟天廣教授,以及人工智能倫理與數碼互動領域的知名研究學者D ...
HKDSE學生的抑鬱與焦慮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是中學生涯中的重要關卡,學習繁重,也背負許多期望和盼望,壓力之大可想而知。社聯近期進行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了解中五及中六學生的精神健康狀況,結果發現高達四成受訪中學生出現抑鬱或焦慮症狀,這數字無疑令人震驚,也揭示心理困擾的根源和及學生的求助意向。 抑鬱或焦慮困擾早在學生進入HKDSE課程的中五階段已經開始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可能積壓相當一段時間,壓力不僅是學業上的競爭, ...
「食」得是福,創新推動照護食發展
「食」不僅是基本需求,更是生活質素的重要保障。如今的照護食不僅從根本解決進食的難題,更以還原美食的外型與口感,為吞嚥困難人士帶來愉悅體驗。隨著市場需求不斷上升,軟餐領域的競爭亦日趨激烈。不僅食品研發企業積極投入,廚具製造商也開始探索家用照護食製作工具,為市場帶來更多創新選擇,滿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昨日舉行的「照護食。區區有啖好食2025」啟動禮,標誌著照護食發展邁入新篇章。社聯聯同二十間商戶推出「 ...
區區有啖好食
預計到2040年,65歲或以上長者佔總人口超過三成以上,當中年屆85歲或以上的人口將增至超過50萬。開拓長者樂齡產品和服務,不單可滿足長者需要和提升其生活質素,更帶來商機。 社聯一直關注人口高齡化帶來的社會需要,除了發展樂齡科技,也著力推動「照護食」,制定統一和本地化的《照護食標準指引》,也以一系列研討會及工作坊、「照護食種子餐廳」計劃,增加社區照護食供應和促進業界交流,全面發展照護食生態和銀髮經 ...
社區為本。好生善終
本港正值人口高齡化,未來將有三成人口為長者,隨著政府和社會積極推動居家安老,將會越來越多長者在社區渡過晚年,並經歷晚期照顧歷程,在這個過程中,社區的參與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紓緩照顧服務或生死教育,都必須貼合長者和照顧者的需要,以社區為本,也要多元化。 晚期照顧需要並非本港獨有,其他面對人口高齡化的國家也有類似現象,最近日本國立大學法人靜岡大學竹之内裕文教授,泰國Peaceful Death 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