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啖好食

對餐飲行業而言,研發照護食往往取決「人才」、「技術」、「成本」三方面因素。「照護食種子餐廳」計劃讓餐飲業界瞭解不同人士對餐膳的需求,從而孕育更多社區吞嚥友善餐廳,令吞嚥困難人士重拾與親朋好友共度同枱食飯的好時光。 由社聯安排營養師、言語治療等組成專業團隊,提供爲期六個月的培訓及顧問服務,助飲食業推動堂食或預訂照護食,同時讓地區中心的服務使用者了解種子餐廳的照護食餐膳。現階段已有四間不同類型的食肆參 ...

遠親近鄰 攜手關顧留港長者

據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的「留港長者狀況及服務需要調查」顯示,近四成受訪長者有子女在2020年或以後移民,當中超過六成移民子女更是長者的主要照顧者。 移民潮使留港長者面對身份、生活模式的改變,不再與家人同住、不用照顧孫子、煮飯,使心情產生很大落差。尤其大時大節的時候,他們的孤單感特別強。即使知道子女遠在他方仍記掛他們。當見到人家一家團圓的場面,很容易觸景傷情,因社交孤立導致的精神壓力,亦長久形成社會問題 ...

香港復康聯會60周年大事回顧:傷健本平等,機會非憐憫

平權、共融,是殘疾人士的共同願景。回顧過去六十年,香港復康聯會積極爭取殘疾人士的應有權利,為締造共融社會而努力。 爭取殘疾人士應有權利 學前弱能兒童家長會創辦人兼香港復康聯會管理委員會委員(1994年至現在)李劉茱麗說:「1993年政府計劃在東頭邨貴東樓興建智障人士宿舍,以及在麗港城設立精神康復者中心,但遭到地區居民反對。香港復康聯會及其他志願組織便在立法會門外反映意見,呼籲政府和議員支持相關議案 ...

香港復康聯會60周年大事回顧:殘疾人事,唔關我事?

近年,社會常常將「共融」放在嘴邊。但,真正的共融是甚麼?簡單來說,要達致共融社會,需要硬件和軟件的互相配合。香港復康聯會作為聯繫不同復康機構的平台,在推動殘疾人融入社會、促進硬件和軟件的配合,作出不少貢獻。 香港復康聯會前秘書長(2009, 2013 – 2020)郭俊泉說:「香港復康聯會是一個協作的平台,收集及整合業界的意見,並向政府反映;而政府亦將聯會視為合作夥伴,重視業界協作,令服務及法例要 ...

香港復康聯會60周年大事回顧:我的事,我決定

香港復康聯會於1964年創立,在過往六十年來,致力聯繫不同非政府復康服務機構及殘疾人士團體,為殘疾人的權益和政策制定而努力。自創立初期,聯會已積極發掘及培養殘疾人參與復康政策和服務,這亦是聯會創辦人、復康之父方心讓教授的遠見。 「方醫生很多時候會邀請你、給你機會、讓你去嘗試,亦都盡量去接觸海外的復康國際的組織,讓你去眼界會擴闊。香港當時舉辦很多有關復康的不同的工作或者活動,都會邀請(我),給你機會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