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屋 + 社會服務 提昇生活質素

發布日期: 2019-09-04

現時公屋輪候時間超過5年,期間部分輪候的基層市民需要居住於不適切住房,對他們造成不少負面影響。其中一位基層街坊是有3 名子女的單親家長劉女士,在輪候公屋時,曾經入住新界區的鐵皮屋,生活環境很差,對子女成長帶來負面影響,大女兒在入住鐵皮屋後更患上情緒問題,女兒曾說出:「人生無意義,做人沒有目標」,並在放學後在街上流連不願回家,令劉女士十分傷心及擔心。

仁愛堂社區中心社工吳竹平指,長期居住在不適切住房,令街坊的精神狀況及家庭關係變得緊張。她曾經接觸一位單親媽媽,她們一家的自信心很低,例如:在報名參與活動時,不希望其他人知道她的住處,而不敢寫上真實地址。再者,一般不適切住房的環境衛生較差,例如在新界區的寮屋中,居住環境十分炎熱,周邊亦很多蛇蟲鼠蟻,當蛇蟲鼠蟻入屋後更影響到他們的健康及皮膚。

為了讓基層市民在漫長的公屋輪候期間得到喘息,社聯在前年九月推出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計劃),吸引不少有心業主參與,用低於市值租金出租閒置物業單位,現時已推出超過二百個社會房屋,超過六百位本來居住在惡劣環境的人士入住。

在「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中帶有兩個重要的原素,包括:「住屋」及「社會服務」。部分長期居住於不適切住房的基層市民過往較少接觸社會服務,同時缺乏社區網絡支援,因此參與計劃的社福機構善用機構及社區資源支援他們。其中一個「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的營運機構是營運屯門「綠苑」的仁愛堂,仁愛堂社區中心高級主任胡仕芬指,中心設有不同種類的社會服務,例如:子女教育、就業支援服務、扶貧服務、情緒支援、二手傢具、緊急現金援助等,多元化地協助入住計劃的街坊。

曾經入住「綠苑」的劉女士十分感謝當時社工的關心及支援。她指當時被鐵皮屋業主逼遷時,幸好可以及時入住「綠苑」,自己及子女都會十分關心及感恩,女兒的情緒問題得以紓緩,另外細女兒亦得到仁愛堂的一對一英文補習協助。剛剛搬入公屋的劉女士表示,現時在生活安定,不再需要經常搬屋,將來會找工作,充滿活力去拼搏。而子女在「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中學習到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的重要,將來亦會協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資料: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是一個由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營運,在政府支持下,由香港公益金、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 (社創基金)、業主、社福機構及社會企業合力推動的社會運動。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計劃中將承擔房屋中介平台之角色,負責承租及翻新私人單位,再分租給認可營運機構(社會服務機構及社會企業)營運及提供支援服務,以減低營運機構的風險及成本。社聯透過聯繫不同的專業團體,分別協助進行如單位勘察、草議租約、協助相關的工程項目等。

https://communityhousing.hkcss.org.hk

標籤: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