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30》社情特輯:福逾百歲、健享樂齡

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資料,香港自2013年起蟬聯全球最長壽地區,人均預期壽命85.3歲,長者數目也急劇增加,2011 至 2021 年間, 80 歲或以上人口的比例激增 44% (27萬人 至 39萬人),百歲長者則更添6倍 (1,890人 至 11,575人),比例僅次於日本。 「老有所依,安享晚年」是社會對長者照顧的期望,但面對持續老齡化的情況,社會需要採取不同的政策和善用科技,以支援高 ...

第80期【立體焦點】- 貼心社區支援不可少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近年推展「賽馬會友『伴』同盟護老者支援計劃」,見證許多照顧個案,服務總監(長者照顧─家居及社區照顧)唐彩瑩指出,在他們的個案中,有四成多從未接觸社會服務,照顧者已支撐得很辛苦,尤其以老護老的一群,照顧者自身年老體弱,或被照顧者行動不便,甚至有認知障礙症等疾病,照顧工作就更為艱難。 「這些高危護老者全天候無休地照顧家人,亳無依靠,壓力很大,有的出現抑鬱徵狀,已到臨界點,如再遇到突如 ...

第80期【立體焦點】- 科技支援 「認知障礙症」患者

根據第二期《香港百歲老人研究》,在151 位受訪高壽長者中,就有近四成患有認知障礙症,而根據《2017精神健康檢討報告》,估計全港有高達十萬名認知障礙症患者。隨著腦功能逐漸衰退,患者的認知能力逐漸減弱,不僅會影響患者的記憶、判斷和執行力,還會影響患者的情緒和行為,以至日常生活也需要別人協助。 為了加深公眾對認知障礙症的認識及樂齡科技的應用,賽馬會「a 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中心早前與香港理工大 ...

第80期【立體焦點】- 百歳陳婆婆 的樂齡經驗

102 歲的陳婆婆,性格樂觀開朗,有兩位家庭傭工貼身相伴,兒子馬先生雖然不是同住,但經常到訪探望。 馬先生說:「媽媽身體不是特別強壯,托賴沒有太多病痛。她的精神狀態很不錯,為人十分善良,思想正面樂觀。雖然現在沒有以前般精靈,但我相信她享受長壽,是因為維持了健康、積極的心態。」 陳婆婆不良於行,需要兩位家庭傭工一起合力扶抱,才可以移動及洗澡,日常外出亦要使用輪椅代步。馬先生指以前兩位家庭傭工只能利用 ...

第80期【立體焦點】- 樂齡科技輔助器材

特別功能輪椅 (可作步行車及輪椅使用) 此輪椅設計具有自推或助推式功能,以及可以轉成助行器兩用 簡單調整手推把角度,便能將輪椅變成助行器 坐墊採用防滑海綿,加上前高後低的設計,能防止臀部向前滑動 有輪沐浴便椅 有輪淋浴便椅可作淋浴椅及便椅使用 可放置於床邊,方便於晚間如廁,減低跌倒風險 座板後方有U 型開口設計及配備可拆式扶手,方便清潔下身及如廁時使用 可拆式便盆及座墊方便清潔,確保衛生 腳踏板可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