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期【立體焦點】- 新任社聯行政總裁陳文宜:「關愛同行,服務社會」

Q1:投身社會服務的初心? 源於十三歲時的經歷,看到不少關於棄嬰和殘障兒童的報導,這些故事深深觸動了我,中學時有機會參與義工活動探訪兒童院,很想陪伴他們成長,第一次萌生成為「同行者」的志願,其後的暑期工作也選在社會服務單位服務,並於大學主修殘疾研究,之後攻讀社會工作碩士學位,加入社工行列,不單陪伴有需要的人一起走,也希望為他們帶來一些改變。 Q2:最關注的社會議題? 每年時代都有不同的社會議題,本 ...

第87期【立體焦點】- 聚跨界力量 共建永續時代

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是聯合國於2015年制定的全球議程,旨在解決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SDGs共有17個核心目標,其中又涵蓋了169項細項目標,指引全球政府與企業共同努力、在2030年之前建立更和平及繁榮的社會。 面對數位經濟急速發展,社會服務機構需重新思考利用數據提升服務質素、優化決策流程及推動社會創新。例如以數據整合、靈活資源分配及跨界別合作機遇,建立多元夥伴關係,協力促進永續願景(SDG ...

第87期【立體焦點】- 是友還是敵?爭議中的智慧科技

人工智能(下稱「 AI 」)由昔日專用性,演變到今天的民間通用、多模態趨勢。從文本生成,擴展至圖像、影像等跨媒體內容。近期的動漫風格生成圖熱潮,正正反映人工智能作為超級工具掀起的行業變革。 兩位「S+ 高峰會暨博覽」主題講者,清華大學孟天廣教授、人工智能倫理與數碼互動領域知名研究學者 Dr. Hubert Etienne會從以下三方面探討如何建構AI平行生態。 孟教授簡介現時AI三大突破包括:第一 ...

第87期【立體焦點】- 物管企業 x 非牟利組織拯救「職場怠倦、回復精神健康 」

  世界衛生組織(世衛)曾指出:「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 職場壓力是現代生活中不可忽視的問題,長期處於高壓工作環境不僅影響僱員平衡工作和生活,也對其身心健康造成明顯影響。例如「Toast out」(烤吐司症候群,韓國流行語,指職業倦怠的初期現象 ),若情況長期未獲改善,有可能惡化成職業過勞(Burnout)。 職業過勞已早於2019年被世衛正式納入《國際疾病分類》第 11 版 (ICD ...

第87期【立體焦點】- 「未知生,焉知死」抑或「未知死,焉知生 」 ?

可否想過,當自己喪失精神行為能力,例如病危、昏迷或甚至離世時,決定安排誰照顧自己、怎樣度過最後一刻,留下的一切又怎麼辦? 「我們曾經調查訪問公眾『你的遺憾是甚麼呢?』。有很多人說,未能夠好好地活出自己的人生。」同行(Alongside)共同創辦人姚皓璋博士 (Jensen)指。 另一共同創辦人徐子健醫生(Nick):「外在環境一是法律環境,一是你身邊的人,法律、身邊的人未必一定完全明白你在想甚麼。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