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香港人口高齡化加劇,長者的家居安全和生活質素日益受到社會關注。樂齡科技的應用為獨居、雙老長者及其照顧者帶來嶄新的解決方案。透過非影像監測器、跌倒偵測裝置和人工智能系統等創新科技,能夠持續監察長者在家中的日常活動模式,及時偵測異常情況並即時通知照顧者。樂齡科技不但保障了長者的生命安全,更有效減輕照顧者的心理壓力,讓他們可以更從容地關顧長者的起居飲食和情緒需要,真正實現「居家安老」的理想,讓長者更有尊嚴地自主生活。
獨居、雙老長者面對的家居安全挑戰
香港越來越多長者獨居或與配偶組成雙老家庭。銳哥的哥哥德鏡就是一位獨居長者,由於兄弟二人並不同住,銳哥一直擔心哥哥在家中會否發生意外。「我最怕的是他有事,我不是即時知道」銳哥道出了許多照顧者的心聲。問題更複雜的是,德鏡患有聽障,即使銳哥致電關心,哥哥也可能因聽不到電話鈴聲而無法接聽,令銳哥更加擔憂。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順利傲創中心(順利中心)主任翁偉承指出,獨居長者和雙老家庭的家居安全一直備受關注。即使長者行動自如,他們仍然擔心在家中突然跌倒或暈倒,卻無人知曉而失救致死。這種擔憂不僅困擾著長者本人,照顧者同樣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
傳統求助裝置的局限
坊間推出了各種不同的裝置嘗試支援長者的家居生活,但傳統的求助裝置存在局限性。翁主任解釋:「不少科技產品需要長者主動去求助,但如果長者跌倒後失去意識,或是求救裝置不在身旁,長者根本無法按動求救裝置。」這個痛點促使服務機構思考如何運用更先進的科技,在長者無法主動求助的情況下也能提供保護。
智能監測系統的創新應用
隨著科技進步,新一代的樂齡科技提供了更全面的解決方案。在「智能家居需求研究及長者家居試用計劃」協助下,社聯為地區內的獨居及雙老長者安裝了智能監測系統,特別採用非影像監測器以尊重長者的私隱。這些監測器能夠偵測和分析長者日常在家中的生活習慣,識別任何異常情況。
舉例如果獨居長者身體不適,早上很久沒有起床或在床上長時間沒有動靜,系統便會自動通知照顧者。此外,系統還配備了跌倒偵測裝置,萬一長者在家中跌倒躺在地上,即使無法取得手提電話求救,系統偵測到後也會立即通知照顧者,讓照顧者可以馬上安排自己或請鄰居幫忙查看,確保長者盡快得到適當的援助。
照顧者的實際體驗
對於這套智能監測系統,銳哥表示全力支持:「他是我哥,他有事我一定會幫他。如果我及早知道哥哥出意外,就及早幫到他,所以我覺得這些科技我是一定贊成,一定要試用。」
在實際使用後,銳哥發現系統確實為他帶來很大幫助。「我不可以24小時看著監控鏡頭,但AI系統在發生事時會發警報給我,然後我便立刻查看。」更重要的是系統能夠記錄哥哥的日常生活模式,例如每天如廁次數、外出時間長短等,讓銳哥即使不在現場也能掌握哥哥的生活狀況。
長者的正面回饋
作為服務使用者的德鏡對AI科技持正面態度:「AI科技是好的,我贊成。人最重要是安全而已,你大把錢都沒有用的,每個人都怕在家跌倒。」他特別提到幾個月前曾經因意外在靈實醫院留醫兩個多月,非常感謝弟弟天天來探望照顧。這段經歷讓他更明白,避免意外發生不僅保護自己,也是避免「連累」照顧者的最佳方法。
紓緩照顧壓力 提升服務效能
翁主任指出,長者日間中心並非24小時服務部門,如何在非辦公時間支援長者、提升他們的家居安全,一直是中心思考的課題。智能監測系統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員工投入大量時間,時刻刻關注長者或經常安排探訪,而是透過科技被動地監察長者在家中的狀況,只在真正需要時發出警告。
「這種心理壓力對照顧者來說其實負擔很大」翁主任解釋,即使長者沒有發生意外,照顧者也會不斷擔心他們在家中的安全,如果一段時間沒有聯絡,便會憂慮是否發生了意外。智能系統的引入,能夠有效紓緩照顧者的心理壓力,讓他們更從容地提供其他方面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