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社情》:【依托咪酯】
依托咪酯原用於手術麻醉,特點在於起效快、時效短。近數年於亞洲盛行,鄰近地區多以「喪屍煙彈」、「上頭煙」稱呼,並將其納入毒品類別,立法規管。
政府今年二月中將「太空油毒品」的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列為毒品,截至八月初有6宗案件已經判刑。上月31日,保安局宣布「太空油毒品」正式命名為「依托咪酯」,杜絕毒販利用「太空油」刻意美化毒品以誘騙年輕人。
依托咪酯興起拉低吸毒者年齡層,惟成年人濫用新興毒品問題亦不容忽視。鼓勵求助者踏出第一步外,社會應理解濫藥根源。配合專業監管、藥物輔助及康復服務多方面支援,以至親友支持,方能促成改變。
今期《社情》探討內容包括:
• 毒理學與濫用藥物
• 吸毒年輕化?Gen Z和Gen Alpha 服食毒品趨勢
• 藥物緩害策略與介入
• 戒毒及輔導服務主要機構
請參閱新一期《社情》:
bitly.cx/GhR4 (PDF版)、https://bitly.cx/y2Q6 (網頁版)
---------------------------------
《社情 #scenario》是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季刊雜誌,旨在促進公眾了解社會議題,民生政策及社會服務計劃,隨《明報》發行,同時於多個網上媒體刊載。
昔日期數:https://shorturl.at/uzCY6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聯 #HKCSS #社情 #社聯頻道
#依托咪酯 #新興毒品 #藥物教育
... See MoreSee Less
社聯:科技賦能,融合共創
第8屆世界公益慈善論壇 @ 日內瓦
論壇探討多個議題,包括科技怎樣賦能可持續發展,來自學界,社會服務界及創科界的講者引發許多具啟發性的討論,包括國際及地區的資訊及網絡鴻溝、數據投像、資源精準投放,以至人工智能(AI)驅動的慈善公益變革等。
社聯行政總裁 #陳文宜 談到香港作為現代化的發達經濟體,利用技術加速進程,推動可持續發展。
香港擁有世界級的基礎設施,是金融科技的先驅,巿民也具備數字適應能力。然而,技術本身並非萬靈藥,如果我們不夠謹慎,我們就有加劇不平等的風險。香港也有自己的鴻溝需要彌合:高齡化人口、低收入家庭,以及難以跟上數字步伐的小型組織和中小企,我們必須讓每個人都參與到這場數字化旅程。
一些例子正好說明科技與社會服務的協同效應,例如善用大數據及地理數據建立無障礙城巿,還有著力發展樂齡科技(Gerontechnology),以實現有尊嚴的健康生活。
招商局慈善基金會支持的「e賃務」平台,以及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打破了樂齡科技的高成本壁壘,長者可以相宜價格租用器材產品,包括使用後的清潔和維護保養,完美結合了金融包容性和健康包容性。
平台及服務數據也直接生成了香港長者照護需求的實時地圖,以便制訂政策,確保補貼和公共服務精準投向最需要的地方。這種模式不僅幫助一個人和家庭;更轉變了整個系統,改變勞動力和消費模式。
現在我們必須從單一試點項目轉向戰略性、系統性的發展,建設並連接開放、包容的「數字公共基礎設施」(Digital Public Infrastructure);將長者友善和樂齡科技融入每個數字人口項目的核心;促進政府、私營部門和社會各界之間的合作,鼓勵共創,並為區域和世界輸出「可持續發展目標-科技」(SDG-tech)解決方案。
講者:
- Grace Chan, Chief Executive, 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HKCSS)
- Giuseppe Ugazio, Associate Professor of Finance, Geneva Centre for Philanthropy, UNIGE
- Chris Fabian, Director of GIGA Initiative
- Milos Maricic, Founder & CEO, Altruist League; Chair, Executive AI
#國際交流 #HKCSS #社聯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慈善 #清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招商局慈善基金會 #賽馬會a家 #樂齡科技 #ESG #世界公益慈善論壇
... See MoreSee Less
社聯主席:跨越邊界、行業和世代建立橋樑
第8屆世界公益慈善論壇 @ 日內瓦
社聯代表團正於瑞士日內瓦參加由清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的第8屆世界公益慈善論壇,多位中外慈善公益專家及學者參與研討。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的宋常清公使銜參贊也在開幕式發言。
社聯主席 管浩鳴 Peter Douglas Koon法政牧師,以「香港:催化世界慈善互聯」為題,分享了香港的慈善事業發展,以及我們的城市如何獨特地連接不同文化,催化創新,並推動跨行業、跨國界、跨社區的協作,共同塑造全球慈善的未來。
香港擁有亞洲最活躍的慈善生態系統之一,社聯匯聚了超過520個非政府機構和超過4400個服務單位,這些機構為香港的弱勢群體提供超過九成的社會服務。我們與政府、企業和捐贈者密切合作,積極應對貧困、心理健康、包容性和環境問題。
除了特區政府正在打造香港為區域慈善樞紐外,香港的企業也在不斷努力,越來越多公司採用ESG(環境、社會、管治)原則,建立既能創造利潤又能帶來社會影響的商業模式。
社聯的「商界展關懷計劃」已經聯結超過4000家企業和機構,共同為社會公益而努力,這是一個商業與社區合作的有力例證。此外,香港還擁有許多活躍的基金會、家族辦公室和慈善信託,對本地和全球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續稱,香港的優勢在於我們的經驗、網絡及對全球和地區系統的理解和合作期望,同時專注於透明度、良好治理和創新。
我們了解全球夥伴的需求和期望,將基金會、企業、非政府機構和社會企業家匯聚在一起,共同創造解決方案。
通過深化香港、內地和世界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我們可以跨越邊界、行業和世代建立橋樑,不僅承載資本,還承載著關懷、創意和共同的目標,開啟更多新的發展機會。
#國際交流 #HKCSS #社聯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慈善 #清華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 #商界展關懷 #CaringCompany #ESG #世界公益慈善論壇
... See MoreSee Less
「在我們前線看到,較主流傳統的毒品,如冰毒、可卡因,服食者組別最多仍為 25至40歲。」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 Hong Kong Christian Service PS33 深水埗中心服務主任吳新健(Michael)指,就「吸毒年輕化」命題,首先需釐清當中指所有毒品,還是某一種毒品趨年輕化。
中心社工郭婉琳(Kanas)表示,新一代年輕人整體用藥狀態易於社交媒體呈現。新興毒品多形態,以及在Instagram 及Threads上散播的轉變,令年輕人較易接納,或出現跟隨主流嘗試的情況。
Michael認為,每個被毒品影響的人都有自己需要毒品功能的原因。年輕人服食初段偏向多人分享,成年用家較多隱蔽服吃,同時以依托咪酯取替原本正在吸食價格較高的毒品,感覺毒品問題受控,但成癮行為上還是一樣。
就電子煙成為吸食依托咪酯載具, 香港戒毒會 SARDA 社會福利總監鄭妙娜指,電子煙成分不明,使用者可能誤吸依托咪酯而不自知。煙彈更有機會被摻雜其他毒品,同時吸入煙毒導致的健康風險實在難以想像。依托咪酯引致失眠與情緒問題外,亦影響荷爾蒙,部份女性個案出現「生鬚」情況。
當孤獨成為流行病,如何脫「獨」?
藥物教育有如 「執抽屜」,社工陪伴用藥者面對創傷與孤單感。事實上,戒毒後預防重吸是更大的挑戰。Kanas見到很多用藥的年輕人很「一個人」。可能是家長忙於工作,又或是每個人都彷彿把時間給了手機。重新將視覺由網絡、一個在自己的世界,聚焦身邊重要的人,願意走近對方,是挺重要的一步。
今期社聯《社情》雜誌有更詳盡的資訊,請參閱:https://bitly.cx/GhR4 (PDF版)、https://bitly.cx/y2Q6 (網頁版)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聯 #HKCSS #社情 #社聯頻道
#依托咪酯 #新興毒品 #藥物教育
... See MoreSee Less
第四屆「社會福利機構創革者培育計劃」— 創革者訪問:黎兆雯女士, Catherine @ 協康會| Heep Hong Society 陳宗漢紀念中心 X 星展基金會 DBS 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Catherine 訪問:https://youtu.be/9WBqCdom0RM?si=WqP2kRZkjIArQPAB
💬創革者——黎兆雯女士, Catherine目標透過計劃認識不同社福界人士👥,連繫社區來發掘自己為社區人士帶來更多服務。於星展基金會實習💼🏢,嘗試放下平日工作身分與壓力、放鬆自己、放肆(天馬行空的創造力),認識社創和社企服務🔗🤔,引入原來的服務裡,服務社會上更多有需要群體。在計劃中Catherine 認識了很多不同的人和事、不同的服務、社區工作範疇,她希望可以把計劃點滴應用在自身工作裡,並把這些點滴傳承下去。
關於「社會福利機構創革者培育計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於2025年初開展第四屆「社會福利機構創革者培育計劃」,本計劃以個人轉化為重點,圍繞四大核心—「人本」、「初心」、「設計思維」及「共創」,鼓勵參與同工走出日常工作崗位,進行約64小時(約8天)的跨領域影子實習,探索不同範疇的服務模式。同時,注重同工身心健康及人本發展,配合「設計思維」培訓框架,透過創革者訓練營,協助同工重新確立核心價值與工作原則,激發創新思維,突破限制,並回應服務對象的多元需求。計劃亦致力幫助同工尋回初心,增強工作意義感,持續前行。
社會福利機構的創新與發展需要勇於創新和挑戰自己的精神,讓我們一起攜手,為個人、為行業、為社會帶來正面變革和創新!透過跨界別合作,創造協同效應,讓每一位社福同工在照顧自己的同時,也得到應有的照顧和支持,共創美好的未來。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HKCSS #社聯 #社會福利機構創革者培育計劃 #社會福利機構 #社會福利 #社工 #社會服務
#贊助機構 #社區伙伴 #PCD #培訓夥伴 #仁愛堂青年夢工場
... See MoreSee Less
都柏林考察團分享會
【廣而告知 📢】社聯早前組織考察團,前往愛爾蘭都柏林參與兩年一度、由 Housing Europe 舉辦的第五屆國際社會房屋節🏠 (International Social Housing Festival, ISHF)。四位考察團成員分別來自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博愛醫院 Pok Oi Hospital、 東華三院Tung Wah Group of Hospitals及 聖雅各福群會 St. James' Settlement。考察團在國際社會房屋節,各自參加了不同領域的專題研討會👨🏼🏫,亦拜訪了當地的認可房屋機構 (AHBs),當中包括長者社會房屋及家庭項目,以及在都柏林社區中了解城市翻新的工作等等。
🏠考察團成員將在9月10日舉行分享會,介紹他們在國際社會房屋節的見聞💡,以及在都柏林交流中所得來的想法及思考 🧠,特別是在不同社會房屋項目中,認可房屋機構的專業管理服務及居民參與。通過分享,希望邀請參加者共同思考過渡性房屋及簡約公屋的角色及服務 🌻,以及引發同工對未來公共房屋服務發展的想像 🥳
日期: 2025年9月10日(星期三)
時間: 下午2時至5時(1時45分開始登記)
地點: 灣仔軒尼詩道15號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1樓103室
語言: 粵語
講者: 國際社會房屋節 2025 都柏林考察團成員
對象: 社會房屋營運機構前線同工及主管、房屋及社區發展同工、建築及物業管理同業
名額: 40 名(先報先得.請及早報名)
報名: 請於2025年9月3日(星期三)或以前透過網上報名
🏡活動程序 : tinyurl.com/23qhtxtv
🏡報名連結 : tinyurl.com/22ao7b5c
如您對此活動有任何疑問,請與社聯同事聯繫 (2876 2410 / [email protected])。
#國際交流 #HKCSS #社聯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社會房屋
... See MoreSee Less
【今期《選擇》免費睇 | 臨期食品識得揀 惜食又慳家】
就嚟到期嘅嘢食平咁多,真係仲食得?🤔
近年多咗好多「惜食」之人♻️,仲開咗唔少專賣臨期食品嘅舖頭
到底臨期食品可以平幾多?點揀先可以食得安心?🍴
睇完呢篇更「惜」揀🛒 ccchoice.org/586-expiry
睇片掌握重點🔽
ccchoice.org/586v-expiry
... See MoreSee L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