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enario88_P11-12

在香港社會服務發展的進程中,社福機構不僅是服務提供者,更是社會變革的推動者。如何讓優秀的社福計劃發揮更大影響力,甚至成為業界的參考範本?「至善獎」正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近日,我們專訪了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主席管浩鳴,從他的角度探討「至善獎」的意義、現階段成果,以及它如何引領社福界的未來發展。

「至善獎」:不僅是表彰,更是創新催化劑

「『至善獎』的命名,不僅代表社福機構的貢獻,更體現業界追求卓越的共同信念。」管主席開宗明義地指出,這個獎項的目標遠超單純的嘉許,而是希望成為一個「分享最佳實踐和經驗的平台」,讓優秀的社福計劃能被廣泛借鑒,推動行業整體進步。

今年,「至善獎」共收到 342 份參選計劃,來自 105 間社會服務機構,競爭激烈。管主席特別強調評審過程的嚴謹性:「所有得獎計劃均經過三輪篩選,並由 71 位跨界別專業評審把關,確保它們不僅具備創新性,還能真正回應社會需求。」

跨界合作成趨勢,創新思維改變社福生態

談及近年社福界的變化,管主席觀察到一個明顯趨勢:「越來越多計劃突破傳統框架,透過政府、商界、學術界與民間組織的協作,創造出更具影響力的解決方案。」

他舉例,部分得獎計劃結合科技與社會服務,如運用科技,設立網上虛擬長者中心,將長者及照顧者日常所需的服務數碼化,隨時隨地為長者及照顧者提供全方位的社福支援。「這些創新不僅提升服務效率,更開拓了社福工作的可能性。」

此外,「至善獎」亦成功提升公眾對社福工作的認知。「過去,社會服務可能被視為『補漏』角色,但現在更多人意識到,社福界其實是社會進步的引擎之一。」

展望未來:從「優秀計劃」到「行業範本」

對於「至善獎」的未來方向,管主席提出兩大願景:

1. 推動「最佳實踐」資料庫

「我們希望得獎計劃不僅是『個案成功』,更能成為業界可參考的範本。」他透露,社聯正計劃整理歷屆優秀案例,並透過研討會、培訓等方式推廣,讓更多機構能學習應用。

2. 強化跨界合作網絡

社福問題往往涉及多個範疇,未來我們會進一步促進跨界別協作,匯聚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及力量,共同應對社會挑戰。

攜手邁向「至善」

管主席再三強調︰「至善獎」見證了社福界的創新與努力,但這只是開始。我們期望,這些優秀計劃不僅能改善個別服務使用者的生活,更能帶動整個行業的變革,為香港社會創造更長遠的福祉。

未來,社聯將繼續與各界攜手,推動社福界「力臻至善」的精神,讓每一份創意與付出,都能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

關於「至善獎」

獎項以「至善」為名,藉以彰顯社福機構為社會創造福祉的成果和貢獻,也是推動業界追求卓越、力臻至善的動力之源。

「至善獎」的前身「卓越實踐在社福」計劃於 2003 年誕生,旨在透過分享最佳實踐和經驗,促進社會服務界持續進步和創新的文化,同時表揚業界在服務社會範疇的成就和貢獻。獎項透過改革後重新命名為「至善獎」,反映社福界推動社區的正面影響,共同應對迫切的社會挑戰,締造更具韌性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有關獎項背景及簡介,請瀏覽網上系統
有關獎項背景及簡介,請瀏覽網上系統
有關至善獎晚宴活動花絮,請瀏覽
有關至善獎晚宴活動花絮,請瀏覽

 

下載電子版本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