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enario88_P11-12

在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的进程中,社福机构不仅是服务提供商,更是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如何让优秀的社福计划发挥更大影响力,甚至成为业界的参考范本?「至善奖」正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近日,我们专访了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主席管浩鸣,从他的角度探讨「至善奖」的意义、现阶段成果,以及它如何引领社福界的未来发展。

「至善奖」:不仅是表彰,更是创新催化剂

「『至善奖』的命名,不仅代表社福机构的贡献,更体现业界追求卓越的共同信念。」管主席开宗明义地指出,这个奖项的目标远超单纯的嘉许,而是希望成为一个「分享最佳实践和经验的平台」,让优秀的社福计划能被广泛借鉴,推动行业整体进步。

今年,「至善奖」共收到 342 份参选计划,来自 105 间社会服务机构,竞争激烈。管主席特别强调评审过程的严谨性:「所有得奖计划均经过三轮筛选,并由 71 位跨界别专业评审把关,确保它们不仅具备创新性,还能真正响应社会需求。」

跨界合作成趋势,创新思维改变社福生态

谈及近年社福界的变化,管主席观察到一个明显趋势:「越来越多计划突破传统框架,透过政府、商界、学术界与民间组织的协作,创造出更具影响力的解决方案。」

他举例,部分得奖计划结合科技与社会服务,如运用科技,设立网上虚拟长者中心,将长者及照顾者日常所需的服务数码化,随时随地为长者及照顾者提供全方位的社福支持。「这些创新不仅提升服务效率,更开拓了社福工作的可能性。」

此外,「至善奖」亦成功提升公众对社福工作的认知。「过去,社会服务可能被视为『补漏』角色,但现在更多人意识到,社福界其实是社会进步的引擎之一。」

展望未来:从「优秀计划」到「行业范本」

对于「至善奖」的未来方向,管主席提出两大愿景:

1. 推动「最佳实践」数据库

「我们希望得奖计划不仅是『个案成功』,更能成为业界可参考的范本。」他透露,社联正计划整理历届优秀案例,并透过研讨会、培训等方式推广,让更多机构能学习应用。

2. 强化跨界合作网络

社福问题往往涉及多个范畴,未来我们会进一步促进跨界别协作,汇聚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及力量,共同应对社会挑战。

携手迈向「至善」

管主席再三强调︰「至善奖」见证了社福界的创新与努力,但这只是开始。我们期望,这些优秀计划不仅能改善个别服务使用者的生活,更能带动整个行业的变革,为香港社会创造更长远的福祉。

未来,社联将继续与各界携手,推动社福界「力臻至善」的精神,让每一份创意与付出,都能成为改变社会的力量。

关于「至善奖」

奖项以「至善」为名,藉以彰显社福机构为社会创造福祉的成果和贡献,也是推动业界追求卓越、力臻至善的动力之源。

「至善奖」的前身「卓越实践在社福」计划于 2003 年诞生,旨在透过分享最佳实践和经验,促进社会服务界持续进步和创新的文化,同时表扬业界在服务社会范畴的成就和贡献。奖项透过改革后重新命名为「至善奖」,反映社福界推动社区的正面影响,共同应对迫切的社会挑战,缔造更具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有关奖项背景及简介,请浏览网上系统
有关奖项背景及简介,请浏览网上系统
有关至善奖晚宴活动花絮,请浏览
有关至善奖晚宴活动花絮,请浏览

 

下载电子版本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