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社會工作)助理教授陳紹銘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社會工作)助理教授陳紹銘博士。

在社區推動健康,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是醫護專業工作範圍。事實上,社會服務界同樣發揮重要作用。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社會工作)助理教授陳紹銘博士表示,社福界其中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能接觸社區不同群體。「社會服務界可以接觸基層、最有需要的社群。不同年齡層,例如小朋友、婦女、老人家都接觸到,可謂『最近市民』的界別。而這是醫療系統難以做到,譬如你是醫生、護士,很難期望他們在區內這麼直接接觸街坊,但社工、社會服務界就能夠做到。」

社會服務界善於溝通了解社群健康需要

近年政府在18區發展地區康健中心及康健站,正是由非政府機構營運,以「醫社合作」模式提供以地區為本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陳紹銘表示,多年前社會已提倡醫社合作,但服務較為零散,多以社會服務界、醫護界、地區團體主導策劃為主。直至地區康健中心的成立,才見到政府推動醫社合作的顯著政策。他形容地區康健中心發展方向正確,是推展「醫社合作」的基層醫療的具體政策。

因應地區的人口特點推出不同的健康介入服務,盡量接觸不同社群推行基層醫療服務。一來為留在社區大部分長期病患者提供服務,減輕公營醫療負擔,二來為當區居民提供包括預防疾病和健康教育,有助推行健康生活習慣,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及時識別高危健康風險人群。「在地區層面,簡單到做運動,宣傳健康飲食等,這些如果有社會服務介入,其實已可減少市民入醫院的需要。」陳紹銘說。

藉過渡性房屋推廣健康

昌新一號營運機構聖雅各福群會與中大合作,安排醫護人員為住戶進行健康評估。
昌新一號營運機構聖雅各福群會與中大合作,安排醫護人員為住戶進行健康評估。

陳紹銘提到過渡性房屋也是一個很好的地方發展基層醫療網絡。「基層市民都面對很多不同的健康需要,過渡性房屋特點之一是基層市民住在一起,好處是很集中,方便社工容易近距離與他們聯繫,比較知道他們面對甚麼健康問題,從而連結合適的資訊及資源給他們。」

以社聯位於欽州街的第二個組合社會房屋項目「昌新一號」為例,住戶以前多為劏房戶,孤立無援,生活壓力極大,身心或有隱疾。項目便聯同醫護人員透過定期做健康檢查,找出面對健康風險的住戶,及協助居民提升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營運機構聖雅各福群會與中文大學醫學院那打素護理學院機構合作,推行「住屋+健康平台」,透過社區工作將基層醫療帶入屋。

那打素護理學院運用新科技(例如以人工智能分析眼底照的微絲血管),及安排護理人員到戶為居民評估健康狀況。中大的研究團隊將嘗試培訓過渡性房屋的社工、活動助理或街坊,共同跟進居民的健康習慣。

把過渡性房屋與基層醫療連結,助住戶從改善居住環境到提升個人身心健康。陳紹銘認為,將來這種「醫社合作」模式可擴展至其他過渡性房屋應用。「改善住屋硬件質素之餘,社會房屋還可另外提供基層醫療服務予街坊。未來興建社會房屋時,我們可以多從健康角度出發,想想除了讓基層市民住大些,還可以做些甚麼?」

讓基層醫療落地生根

「醫」、「社」在促進市民健康的工作上,各有獨特優勢與專業角色。社聯總主任(政策研究及倡議)黃和平表示,基層醫療服務不能只由醫護界提供,尤其公營醫療系統已長期超負荷,必須盡快加強市民在醫療系統外,預防疾病及自我管理健康的能力。基層醫療系統若要有落地、全面的發展,他建議政府必須整合基層醫療服務管理架構,增設由政務司督導的「基層醫療健康專責小組」,從而有利跨部門合作制訂促進市民建康的策略和指標。同時,在18區設立專責小組,以便協調地區的醫社相關持份者的工作,並設立健康促進基金,撥款予團體推行與健康相關的計劃。

下載電子版本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