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情寫理

區區有啖好食

預計到2040年,65歲或以上長者佔總人口超過三成以上,當中年屆85歲或以上的人口將增至超過50萬。開拓長者樂齡產品和服務,不單可滿足長者需要和提升其生活質素,更帶來商機。 社聯一直關注人口高齡化帶來的社會需要,除了發展樂齡科技,也著力推動「照護食」,制定統一和本地化的《照護食標準指引》,也以一系列研討會及工作坊、「照護食種子餐廳」計劃,增加社區照護食供應和促進業界交流,全面發 ...

社區為本。好生善終

本港正值人口高齡化,未來將有三成人口為長者,隨著政府和社會積極推動居家安老,將會越來越多長者在社區渡過晚年,並經歷晚期照顧歷程,在這個過程中,社區的參與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紓緩照顧服務或生死教育,都必須貼合長者和照顧者的需要,以社區為本,也要多元化。 晚期照顧需要並非本港獨有,其他面對人口高齡化的國家也有類似現象,最近日本國立大學法人靜岡大學竹之内裕文教授,泰國Peaceful ...

以樂齡科技應對認知障礙症

研究估計現時香港的認知障礙症患者超過十萬人,隨著人口急速高齡化,如何有效支援患者和其照顧者近年受到廣泛關注。筆者上一篇文章提及要為未來社會建立可持續支援系統的關鍵在於善用科技,社聯的工作也循這方向發展,剛舉辦的認知障礙症照顧策略行動方案國際研討會,不少國際和本地專家分享真知灼見,涵蓋研究、預防、生活支援、政策及社會服務實踐經驗等範疇。 國際老齡聯合會前國際及機構聯繫總監Greg ...

一步一腳印

這是筆者第一篇AM730網誌,先和讀者自我介紹,我是社工陳文宜GRACE,在社福界工作超過30年,而在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也有18年了,本月初接任行政總裁一職。 人生或工作上的轉變,總會回想當初,我的起點源於一次探訪兒童院,孩子眼中的渴望令人畢生難忘,他們需要的不只是資源上的分配,而是對未來有希望,這關乎信念的傳遞,讓他們得到陪伴與支持的力量。這項工作和使命不易,而多年來的 ...

後會有期

下星期初便卸任社聯行政總裁一職,這是筆者本欄最後一篇文章。當年上任不久便在 AM730 撰寫網上專欄,至今也超過 10 年了。這些年來有幸與讀者分享許多與市民息息相關的議題,這些議題不僅反映了社會現實,也代表著我們共同的關懷與希望。 其中,不少文章談及本港貧窮問題,這不僅是數字上的貧困,更是生活中的無奈與掙扎。許多家庭因經濟困難而無法維持合理生活,屈身於不適切的住房中,經濟下行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