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情寫理

宜早「規劃」:為晚晴照顧者拆解「不惑」

香港人口高齡化速度驚人,我們正在努力實踐「居家安老」,除了必須妥善照顧長者,還有一群每天承受巨大壓力的照顧者。他們承載的不僅是日常起居的勞碌,更是在摯愛步入晚晴時,那份對未知、對生死抉擇的沉重困惑。 社聯最近發佈的《照顧者生死素養研究報告》,本港照顧者的「生死素養」平均分僅4.97(滿分10分),低於新加坡的5.66分。「生死素養」並非空泛概念,它關乎照顧者在面對病患、討論生死 ...

同行共創「舌尖美味與安全」

社聯八年前開始將「照護食」概念帶入香港,向長者、照顧者、業界從業員推廣如何讓長者有尊嚴地進食,並便利家人及從業員的照顧工作。時至今日,照護食不僅獲得政府、商界、社福、醫護及教育等界別的認同及應用,更成功地以《適老易食食品(適老照護食)通用要求》納入《灣區標準》,日前獲廣東省人民政府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建設的「粵港澳大灣區標準化研究中心」正式頒發《灣區標準》確認證書,並探討 ...

共築銀髮未來

隨著全球人口結構的急速轉變,高齡化已不僅是單一國家或地區的挑戰,而是整個國際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長期議題。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數據,到2050年,全球60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1億,其中80歲以上的人口超過4億,如何讓長者擁有健康、尊嚴與充實的晚年,是跨代的承擔和責任。 香港作為全球最長壽的地區之一,我們體會到高齡化社會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從醫療健康、社會照顧到經濟參與,每一個環節都需要 ...

「照護食」灣區標準出爐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邁向深度融合,關乎長者福祉與產業發展的關鍵標準——《適老易食食品(適老照護食)通用要求》剛於九月正式納入「灣區標準」清單。這不僅是首個由香港業界主導制定的銀髮經濟領域大灣區標準,更為三地照護食產業的標準化與協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石。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與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於去年簽署合作備忘錄,攜手深圳市分析測試協會及粵港澳四十多個社福、商界與學術機構,共同推動《照護 ...

風雨中的守護者

超強颱風樺加沙吹襲本港,雖然今次市民都較以往做好準備,但天氣難測,對市面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幸而未造成傷亡。在狂風暴雨中,大多數市民可以在家中躲避風雨,但仍有不少人逆風而行執行職務,而院舍的工作人員也緊守崗位,默默守護著社會中較脆弱的一群。 院舍在風暴中必須維持足夠人手照顧院友,並制訂不同程度的應變計劃,包括儲備足夠物資,如食物、藥物和護理用品等。同時,要審視院舍環境並作出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