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指每七名市民就有一人出現精神健康困擾,而開心指數亦跌破新低,情況令人擔憂,除了社會服務和醫療服務上提供適切支援,許多有心人也在參與精神健康工作。因此,在下月初舉辦的「S+高峰會暨博覽」,我們除了有研討會探討青少年精神健康課題,亦邀請了創作「白熊和男孩」的本地圖文作家「大泥」帶領藝術工作坊,讓參加者探索自己內心世界和更多可能性。
同事們早前與大泥談及精神健康工作,他不時收到讀者電郵,例如有人會把自己失戀經歷投射,看了畫作而產生共鳴,即使他當初未必有這個動機。後來他再思考創作初心,在創作「白熊和男孩」時,也可能是在安慰自己尋找依賴。
大泥說在繪畫時或會把不好的情緒放在作品中,同時還隱含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他最愛在工作坊中請參加者繪出自畫像,當中的線條形像往往可反映當事人的性格特徵,可以從作品中找到密碼,令人面對自己,從而可釋放自己。
他於2016年確診鼻咽癌,病癒後著力學習如何避開令自己生命無益的事情,把人生的力量留及關心的人。大泥坦言,自己患過癌症,康復後回看醫病時的情緒有很多體會,令他能更明瞭一些病人和照顧者的情緒。
除藉著筆下的治癒系圖畫和文字故事觸動人心,大泥也利用自己專長舉辦工作坊,如邀請同樣患癌症的病人及其伴侶釋放情緒;跟醫院合作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病人辦活動;也到大專院校、中小學從事插圖、生命及情緒教育工作。
他說:「一個很小的鼓勵,一個很小的活動,原來都有其作用;如果能夠做到一點東西,能安慰或給身邊的人少少開心和希望,其實已經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