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投身社會服務的初心?
源於十三歲時的經歷,看到不少關於棄嬰和殘障兒童的報導,這些故事深深觸動了我,中學時有機會參與義工活動探訪兒童院,很想陪伴他們成長,第一次萌生成為「同行者」的志願,其後的暑期工作也選在社會服務單位服務,並於大學主修殘疾研究,之後攻讀社會工作碩士學位,加入社工行列,不單陪伴有需要的人一起走,也希望為他們帶來一些改變。
Q2:最關注的社會議題?
每年時代都有不同的社會議題,本港現在面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衍生許多社會需要,包括長期照顧服務需求大增、照顧者壓力沉重,制訂全面的高齡社會政策十分迫切。同時,必須正視青少年精神健康及自殺問題,關鍵是要真心聆聽年輕人的想法。
Q3:印象最深刻的時刻?
加入社福界初期負責在屋邨開拓長者服務,當時看到院舍治療室在老友記午睡時騰空,不若善用這空檔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士,便於醫院合作將之轉化為社區共享的「無牆醫院」,打破資源壁壘,善用閒置空間與人力,讓服務變得更靈活扎根社區。另一個最深刻的時刻是在社聯發展樂齡科技,看到結合社會服務和科技,以至跨界別合作的無限可能。
Q4:社聯的未來角色?
在推動社會發展上,社聯一直擔當重要角色,尤其在創新和促進跨界別合作方面。社聯擁有很優秀的團隊,不斷創新,而開創不僅是積極主動地推出新事物,更需要深刻的洞察力,了解大環境的變化。社聯善於動員社會力量,鼓勵共同參與,即使是微小的活動和參與,都能匯聚成強大的社會力量。今後社聯會繼續致力成為不同界別和群體的橋樑,發揮最大的協同力量,就像接力賽,共同努力才能走得更遠。
Q5:工作以外的嗜好?
最喜歡砌LEGO積木,親自動手創造,從不同的配件中自由組合,並不是只追求完成某一套固定的模型,而是享受創造過程中的無限可能性。過程中,經常會產生新的想法,並希望將這些想法實現。我也喜歡開車,探索新路線,放鬆和自由,體驗生活的趣味。此外,我對烹飪也很感興趣,完全投入準備材料和烹調,可以忘卻煩惱,也獲得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