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聯剛公布一項低收入劏房住戶調查,除了解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同時收集住屋設施及居住環境問題、健康行爲及意識,以至相關醫療服務介入等資料。結果顯示,無論生理及心理健康,九成半以上受訪劏房住戶自評低於平均值50分,其中單親家庭及獨居人士有較高的健康風險。
這也不難理解,劏房居住環境惡劣,灰塵、噪音、蟲害、霉菌問題都影響住戶的身心健康,而由於地方狹小,根本難有伸展空間;許多獨居人士更不會在劏房煮食,平常以外賣解決三餐;至於醫療和預防疾病方面也得不到適當支援和資訊。
政府去年發表《基層醫療藍圖》,欲以地區康健中心為服務主軸,但如何透過「醫社合作」進一步擴大基層醫療服務的覆蓋範圍,尤其是接觸基層人士/家庭和有特別需要的群體,從而做到「治未病」的效果,則仍然有待探究和具體實踐。
事實上,許多社會服務機構早已植根社區,亦正在推行與基層醫療相關的服務計劃。在早前的社聯會議上,機構分享一些服務計劃經驗,例如由香港仔坊會營運的社區藥房,嘗試處理不同社群的用藥問題。對於一般街坊,其團隊設計不同活動以介紹用藥知識,藥劑師也為街坊提供藥物諮詢,提高街坊自我照顧的能力。對於長期病患者,其「社區取藥易」計劃則提供免費、免診取藥和跟進用藥服務,提高病患者的用藥遵從性。
另一個項目則是社聯位於深水埗的組合社會房屋項目「昌新一號」,住戶以前多為劏房住戶,孤立無援,生活壓力極大,身心或有隱疾。聖雅各福群會作為營運機構,透過社區工作將基層醫療帶入屋,除了安排護理人員到戶為居民評估健康狀況,同時協助培養居民的健康習慣。
這些都是很具成效的服務計劃,如政府能夠善用社會服務網絡及其多元性,促進巿民健康將能事半功倍。